【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激光通信,具体地是一种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及星间激光通信方法,尤其适用于为同轨面的微小卫星平台间的激光高速通信。
技术介绍
1、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结合无线电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点,以激光为载波进行通信,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率高、无电磁频谱限制等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星间和星地通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互联网能承载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遥感、探测、导航定位等信息,还能承载终端用户的多媒体信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是解决未来星间高速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而大型卫星的研制、发射和在轨维护成本高昂,因此卫星的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激光通信终端作为卫星的重要载荷,同样必须要考虑简化设计,降低系统复杂性、减小尺寸、减少重量和降低功耗。
2、传统激光通信终端为实现大范围扫描,通常包含用于大范围扫描和粗跟踪的转台式机构,一般采用包含电磁电机、步进电机、轴系或者其他复杂的传动机构等组成,光学天线安装在转台式机构上,转台式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激光通信终端减小体积、降低重量和降低功耗的空间。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壳体、收发光学组件、捕获跟踪组件以及通信收发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共光路设置的发射接收组件、λ/2波片、第一转折镜、22.5°波长分束镜、第二转折镜;所述大行程快速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折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大行程快速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λ/4波片和太阳滤光片,并最终通向终端顶部的光学窗口;所述四象限探测器通过QD接收组件接收来自所述22.5°波长分束镜的反射光束,且在所述QD接收组件的光路入口前设置有光阑和窄带滤光片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壳体、收发光学组件、捕获跟踪组件以及通信收发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光学组件包括依次共光路设置的发射接收组件、λ/2波片、第一转折镜、22.5°波长分束镜、第二转折镜;所述大行程快速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折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大行程快速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λ/4波片和太阳滤光片,并最终通向终端顶部的光学窗口;所述四象限探测器通过qd接收组件接收来自所述22.5°波长分束镜的反射光束,且在所述qd接收组件的光路入口前设置有光阑和窄带滤光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行程快速反射镜的机械偏转角为两轴±6 mrad,配置于22.5°的光束入射角光路中,实现水平方向±12mrad和竖直方向±11.1mrad的光束偏转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接收组件采用三片式透镜结构,光学焦距为86.4 mm;所述qd接收组件采用三透镜缩束结构,焦距为150 mm,跟踪视场为2 mra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跟一体化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收发模块通过一根收发共用光纤与所述发射接收组件连接,实现发射通信光、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浜,李佳蔚,杨燕,贺辉,万渊,罗宏伟,胡胜男,杨雪,彭瑜,侯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