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88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设置在墙体本体上的连接节点单元;连接节点单元包括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两侧用于墙体本体之间连接或者墙体本体与建筑柱体结构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下端用于墙体本体与建筑基础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节点,以及能够活动设置在墙体本体侧面上用于对墙体本体在装配时进行支撑的第三连接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所提出的第一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墙体与建筑基础进行有效地连接,所提出的第三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在对装配式建筑墙体进行装配时进行有效地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的优点,因此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大量应用至现代建筑中。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但建造方式大多仍以现场浇筑为主,装配式建筑比例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与发展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以及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有技术中,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中,会将预制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安装在基础梁上。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建造中通常会使用灌浆套筒的方式将转配饰建筑与基础梁进行连接,但是其在实际的建造中由于其需要较为繁琐的工艺导致不易安装;并且其墙体与墙体之间多采用箍筋连接,需要用环筋进行扣合,整体的连接节点规格不统一进一步地导致了建造工艺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简单的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以及设置在墙体本体上的连接节点单元;所述连接节点单元包括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两侧用于墙体本体之间连接或者墙体本体、建筑柱体结构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下端用于墙体本体与建筑基础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节点,以及能够活动设置在墙体本体侧面上用于对墙体本体在装配时进行支撑的第三连接节点;所述墙体本体包括钢筋结构,以及包裹在钢筋结构上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结构包括至少一列依次均匀排列的第一纵向支撑钢筋,设置在同一列相邻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钢筋之间的第一横向连接钢筋,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钢筋之间的横向连接箍筋,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节点与垂直支撑钢筋的固定钢筋;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为外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的轻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节点具体采用与所述纵向连接钢筋同规格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并列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下端,且连接筋通过第二横向连接钢筋与第一连接节点连接;所述建筑基础结构上设置有与连接筋对应的预制钢筋,所述预制钢筋与连接筋焊接;所述第三连接节点包括开口向下水平倾斜30~60°的套筒,以及能够活动插入所述套筒内且能够活动支撑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能够活动安装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安装板,以及能够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与套筒之间的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轻钢结构具体采用方形管或者工字型轻钢;以方形管或者工字型轻钢作为第一连接节点不仅具备连接功能,还能够为墙体提供较佳的支撑效果;且采用轻钢结构能够有效地满足装配式墙体轻质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本体还包括搭配层;所述钢筋结构、混凝土结构形成墙体基层;所述搭配层能够活动安装在墙体基层上;利用搭配层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能够根据保温性、防水性、防火性、装饰美化性等不同的要求来选择墙体本体的性能,使其在实际的使用中实用性更佳。进一步地,所述搭配层具体为保温层、防水层、装饰层;保温层具体采用保温聚苯板,防水层具体采用JS聚合物涂料防水层,装饰层采用石膏板饰面层;其中,装饰层、保温层均能够通过拉结件安装在墙体基层上,防水层涂刷在墙体基层上,且装饰层、保温层、防水层从外至内依次分布在墙体基层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的高度较墙体本体的高度高5~20cm,且第一连接节点的下端凸出在墙体本体外;第一连接节点的下端上设置有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的连接板;所述建筑基础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预制固定板;利用连接板以及凸出的第一连接节点一方面能够更便捷的与建筑基础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在后续的现浇墙体底部的支撑时连接板以及凸出的第一连接节点作为支撑骨架能够提供更佳的牢固性,并且,能够使后续的现浇部分与墙体本体具备整体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钢筋至少有两组;其中一组固定钢筋位于墙体本体外部,且固定钢筋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节点外侧面的两侧端,另一端连接在距离第一连接节点最近的垂直支撑钢筋上;其余的固定钢筋位于墙体本体内部;利用多组固定钢筋能够有效地对第一连接节点进行紧固,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连接节点与墙体本体连接不牢固导致的安全隐患,有效地提高墙体的质量。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一致;采用孔径一致在实际的装配中能够满足同规格的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实际的施工中更加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所提出的第一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墙体与建筑基础进行有效地连接,所提出的第三连接节点能够实现在对装配式建筑墙体进行装配时进行有效地支撑;所提出的第一连接节点、第二连接节点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易安装的特点;其中,通过第一连接节点通过墙体间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墙体与建筑柱体结构直接连接,且第二连接节与预留的预制钢筋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工艺的简化,有效地避免了常规中进行箍筋捆绑、浆锚搭接等繁琐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墙体本体的局部横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纵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墙体本体的局部横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墙体本体的局部横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墙体本体的局部横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墙体本体、11-钢筋结构、111-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2-第一横向连接钢筋、113-横向连接箍筋、114-固定钢筋、12-混凝土结构、13-搭配层、2-第一连接节点、200-第一连接孔、21-连接板、210-第二连接孔、3-第二连接节点、30-连接筋、300-第二横向连接钢筋、4-第三连接节点、41-套筒、42-支撑件、421-安装板、422-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以及设置在墙体本体1上的连接节点单元;连接节点单元包括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两侧用于墙体本体1之间连接或者墙体本体1、建筑柱体结构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2,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下端用于墙体本体1与建筑基础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节点3,以及能够活动设置在墙体本体1侧面上用于对墙体本体1在装配时进行支撑的第三连接节点4;如图2所示,墙体本体1包括钢筋结构11,以及包裹在钢筋结构11上的混凝土结构12;钢筋结构11包括两列依次均匀排列的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设置在同一列相邻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之间的第一横向连接钢筋112,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以及设置在墙体本体(1)上的连接节点单元;所述连接节点单元包括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两侧用于墙体本体(1)之间连接或者墙体本体(1)与建筑柱体结构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2),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下端用于墙体本体(1)与建筑基础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节点(3),以及能够活动设置在墙体本体(1)侧面上用于对墙体本体(1)在装配时进行支撑的第三连接节点(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包括钢筋结构(11),以及包裹在钢筋结构(11)上的混凝土结构(12);所述钢筋结构(11)包括至少一列依次均匀排列的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设置在同一列相邻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之间的第一横向连接钢筋(112),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之间的横向连接箍筋(1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节点(2)与垂直支撑钢筋(111)的固定钢筋(114);所述第一连接节点(2)为外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00)的轻钢结构;/n所述第二连接节点(3)具体采用与所述纵向连接钢筋(111)同规格的连接筋(30),所述连接筋(30)并列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下端,且连接筋(30)通过第二横向连接钢筋(300)与第一连接节点(2)连接;所述建筑基础结构上设置有与连接筋(30)对应的预制钢筋,所述预制钢筋与连接筋(30)焊接;/n所述第三连接节点(4)包括开口向下水平倾斜30~60°的套筒(41),以及能够活动插入所述套筒(41)内且能够活动支撑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包括能够活动安装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安装板(421),以及能够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1)与套筒(41)之间的支撑杆(4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易安装节点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本体(1),以及设置在墙体本体(1)上的连接节点单元;所述连接节点单元包括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两侧用于墙体本体(1)之间连接或者墙体本体(1)与建筑柱体结构之间连接的第一连接节点(2),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下端用于墙体本体(1)与建筑基础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节点(3),以及能够活动设置在墙体本体(1)侧面上用于对墙体本体(1)在装配时进行支撑的第三连接节点(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1)包括钢筋结构(11),以及包裹在钢筋结构(11)上的混凝土结构(12);所述钢筋结构(11)包括至少一列依次均匀排列的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设置在同一列相邻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之间的第一横向连接钢筋(112),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钢筋(111)之间的横向连接箍筋(1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节点(2)与垂直支撑钢筋(111)的固定钢筋(114);所述第一连接节点(2)为外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00)的轻钢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节点(3)具体采用与所述纵向连接钢筋(111)同规格的连接筋(30),所述连接筋(30)并列镶嵌设置在墙体本体(1)下端,且连接筋(30)通过第二横向连接钢筋(300)与第一连接节点(2)连接;所述建筑基础结构上设置有与连接筋(30)对应的预制钢筋,所述预制钢筋与连接筋(30)焊接;
所述第三连接节点(4)包括开口向下水平倾斜30~60°的套筒(41),以及能够活动插入所述套筒(41)内且能够活动支撑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包括能够活动安装在建筑基础结构上的安装板(421),以及能够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1)与套筒(41)之间的支撑杆(4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娜赵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