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及装配式围墙技术

技术编号:254734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及装配式围墙,锚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吊装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布置的金属螺纹套筒,各金属螺纹套筒的端部均延伸至预制墙体的侧部;提供与金属螺纹套筒相同数量的金属丝杆,并分别将各金属丝杆螺纹连接于各金属螺纹套筒内;于预制墙体连接有金属丝杆的侧部绑扎钢筋架,各金属丝杆的第二端均与钢筋架连接;于钢筋架上浇筑混凝土,在预制墙体的侧部形成与预制墙体连接的现浇结构,钢筋架均埋设于现浇结构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锚固方法既降低了预制墙体的侧存在钢筋伸出导致模具、生产制作和运输难度,又避免现场预制墙体安装时出现甩筋所致的干涉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及装配式围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及装配式围墙。
技术介绍
我国现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务院相关《指导意见》中,均在主要任务里提到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优化创新预制外围护墙与现浇部位的连接节点。现有技术中,针对装配式围墙的预制墙体,其一般是两侧设置有延伸出的钢筋,通过后续的现场浇筑混凝土包覆该外露的钢筋,实现浇筑出现浇结构与预制墙体连接,形成装配式围墙。然而,该种现有的施工方式,受制于预制墙体两侧钢筋伸出,直接导致生产、制作、运输的难度升高,并且还存在现场安装预制墙体时出现甩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及装配式围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围墙的施工方法存在生产、制作、运输难度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吊装预制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0:吊装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布置的金属螺纹套筒,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的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部;/nS200:提供与所述金属螺纹套筒相同数量的金属丝杆,并分别将各所述金属丝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内、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墙体之外;/nS300:于所述预制墙体连接有所述金属丝杆的侧部绑扎钢筋架,各所述金属丝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钢筋架连接;/nS400:于所述钢筋架上浇筑混凝土,在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部形成与所述预制墙体连接的现浇结构,所述钢筋架均埋设于所述现浇结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吊装预制墙体,所述预制墙体内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布置的金属螺纹套筒,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的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部;
S200:提供与所述金属螺纹套筒相同数量的金属丝杆,并分别将各所述金属丝杆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于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内、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预制墙体之外;
S300:于所述预制墙体连接有所述金属丝杆的侧部绑扎钢筋架,各所述金属丝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钢筋架连接;
S400:于所述钢筋架上浇筑混凝土,在所述预制墙体的侧部形成与所述预制墙体连接的现浇结构,所述钢筋架均埋设于所述现浇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纵向之间的间距≤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于所述预制墙体的厚度方向居中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螺纹套筒均连接有埋设于所述预制墙体内的套筒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墙体与现浇结构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加强筋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秦鄂
申请(专利权)人:中甄住工建设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