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建造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砂浆)3D打印设备无法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筋笼周围进行现场打印施工,因此,目前的3D打印建筑多采用在工厂进行3D打印预制构件的生产,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的形式,这种施工形式不仅增加了现场拼装的施工工序,没有体现出3D打印建筑智慧建造的特点,而且拼装节点的安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增加了建筑物的制造成本,影响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及其建造方法,要解决现有3D打印设备无法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筋笼周围进行现场打印施工只能采用拼装节点,产生建筑物成本高,影响施工质量,现场3D打印建筑施工结构柱建筑整体性差,结构安全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包括混凝土结构底板、预埋钢筋、钢筋套筒、搭接钢筋、结构柱钢筋笼、3D打印外墙体、3D打印内墙体、3D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底板(1)、预埋钢筋(2)、钢筋套筒(3)、搭接钢筋(7)、结构柱钢筋笼、3D打印外墙体(4)、3D打印内墙体(6)、3D打印墙体内肋(5)和现浇柱混凝土(9),所述结构柱钢筋笼包括竖向主筋(8)和水平钢筋,/n所述3D打印外墙体(4)和3D打印内墙体(6)的形状相同均为L型,3D打印内墙体(6)位于3D打印外墙体(4)的内侧,3D打印外墙体(4)的角部与3D打印内墙体(6)的角部以及两道3D打印墙体内肋(5)共同围合形成供现浇柱混凝土(9)浇筑的柱模板,所述3D打印墙体内肋(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3D打印内墙体(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3 CN 20191110857161.一种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底板(1)、预埋钢筋(2)、钢筋套筒(3)、搭接钢筋(7)、结构柱钢筋笼、3D打印外墙体(4)、3D打印内墙体(6)、3D打印墙体内肋(5)和现浇柱混凝土(9),所述结构柱钢筋笼包括竖向主筋(8)和水平钢筋,
所述3D打印外墙体(4)和3D打印内墙体(6)的形状相同均为L型,3D打印内墙体(6)位于3D打印外墙体(4)的内侧,3D打印外墙体(4)的角部与3D打印内墙体(6)的角部以及两道3D打印墙体内肋(5)共同围合形成供现浇柱混凝土(9)浇筑的柱模板,所述3D打印墙体内肋(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3D打印内墙体(6)的外侧和3D打印外墙体(4)的内侧,
所述柱模板围合范围的混凝土结构底板(1)处预埋有一组预埋钢筋(2),所述预埋钢筋(2)的个数与竖向主筋(8)的个数相同,预埋钢筋(2)的底部埋入混凝土结构底板(1)中,预埋钢筋(2)的顶部伸出混凝土结构底板(1)的上侧,伸出部分具有外螺纹,所述钢筋套筒(3)与预埋钢筋(2)的个数一一对应,钢筋套筒(3)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预埋钢筋(2)的顶部伸入钢筋套筒(3)的底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搭接钢筋(7)的底部具有外螺纹,搭接钢筋(7)与预埋钢筋(2)的个数一一对应,搭接钢筋(7)的底部伸入钢筋套筒(3)的顶部并螺纹连接,
所述竖向主筋(8)的底部落置在钢筋套筒(3)的顶端面上并紧靠搭接钢筋(7)的一侧,所述柱模板内浇筑有现浇柱混凝土(9)并包裹露出混凝土结构底板(1)上侧的预埋钢筋(2)、钢筋套筒(3)、搭接钢筋(7)和结构柱钢筋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3D打印的墙柱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外墙体(4)、3D打印内墙体(6)和3D打印墙体内肋(5)的材料为混凝土或者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戢文占,李景芳,李国友,苏凯,彭琳,蔺喜强,张涛,霍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二局广东建设基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