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具体步骤为:步骤1:留置构造柱,以先退后进,三退三进设置;步骤2: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步骤3:按构造柱马牙槎的形状,使用双面海绵胶条粘贴;步骤4:靠模板一侧的海绵胶条不撕掉面层;步骤5:填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步骤6:待构造柱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清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大大提高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效果,提高了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了墙体的整体性,达到抗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造柱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内墙多为填充墙,而高层建筑均有抗震要求墙体建筑的整体性要求越高,势必要求内墙砌筑时设置构造柱结构,与圈梁等结构相连,形成一整体,满足房屋的抗震要求,而构造柱的浇筑成型质量已经成为墙体质量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构造柱浇筑施工工艺一般不会考虑混凝土浇筑溢浆问题,且由于砖块尺寸、表面不平等原因,模板与砖块间隙过大,造成混凝土水泥浆外溢,构造柱出现麻面,漏浆等质量问题,影响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效果,提高了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了墙体的整体性,达到抗震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1:留置构造柱,以先退后进,三退三进设置;步骤2: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步骤3:按构造柱马牙槎的形状,使用双面海绵胶条粘贴;步骤4:靠模板一侧的海绵胶条不撕掉面层;步骤5:填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步骤6:待构造柱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清理。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每边大于构造柱马牙槎边10公分。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混凝土规定强度为C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传统方法浇筑时因为未贴海绵胶条,使用砂浆或者其他材料对模板与砖墙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构造柱振捣时因为有较大的振捣,导致刚性封堵材料发生变形起不到封堵密封的效果,造成水泥浆外溢,而使用有弹性变形的海绵胶带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混凝土振捣时有效抑制水泥浆的外溢;2、传统构造柱施工时,由于混凝土里的水泥浆外溢,会造成混凝土配合比不对,混凝土的强度打不到设计规定的要求,而溢出的水泥浆也污染了墙体表面,后续在粉刷施工前必须将突出墙面的水泥浆剔除,而因为水泥浆的溢出势必导致混凝土边角出现蜂窝,麻面,掉角等质量缺陷,造成修补材料及人工的损失,而新构造柱混凝土防溢浆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水泥浆的流失,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构造柱的混凝土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维修修补的人工及材料费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构造柱柱模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具体步骤为:步骤1:留置构造柱,以先退后进,三退三进设置;步骤2: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步骤3:按构造柱马牙槎的形状,使用双面海绵胶条粘贴;步骤4:靠模板一侧的海绵胶条不撕掉面层;步骤5:填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步骤6:待构造柱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清理。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每边大于构造柱马牙槎边10公分。在本实施例中,步骤6中,混凝土规定强度为C20。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成型质量,传统方法浇筑时因为未贴海绵胶条,使用砂浆或者其他材料对模板与砖墙间的间隙进行封堵,构造柱振捣时因为有较大的振捣,导致刚性封堵材料发生变形起不到封堵密封的效果,造成水泥浆外溢,而使用有弹性变形的海绵胶带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混凝土振捣时有效抑制水泥浆的外溢;传统构造柱施工时,由于混凝土里的水泥浆外溢,会造成混凝土配合比不对,混凝土的强度打不到设计规定的要求,而溢出的水泥浆也污染了墙体表面,后续在粉刷施工前必须将突出墙面的水泥浆剔除,而因为水泥浆的溢出势必导致混凝土边角出现蜂窝,麻面,掉角等质量缺陷,造成修补材料及人工的损失,而新构造柱混凝土防溢浆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水泥浆的流失,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构造柱的混凝土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维修修补的人工及材料费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步骤1:留置构造柱,以先退后进,三退三进设置;/n步骤2: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n步骤3:按构造柱马牙槎的形状,使用双面海绵胶条粘贴;/n步骤4:靠模板一侧的海绵胶条不撕掉面层;/n步骤5:填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n步骤6:待构造柱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清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构造柱防溢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1:留置构造柱,以先退后进,三退三进设置;
步骤2:构造柱按尺寸制作模板;
步骤3:按构造柱马牙槎的形状,使用双面海绵胶条粘贴;
步骤4:靠模板一侧的海绵胶条不撕掉面层;
步骤5:填充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
步骤6:待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益龙丁华虞丰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联精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