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4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预制构件为预制双面叠合墙板,预制双面叠合墙板的端部设有一对预留企口,预留企口部位预埋有一垂直贯穿双面叠合墙板的对拉PVC套管;所述预留企口用于现浇时现浇暗柱模板贴合定位的部位;所述预留企口以及所述现浇暗柱的外侧设有相平齐的抹灰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的节点处理均在工厂生产完成,现场操作得以简化;减少了现场抹灰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场施工更加简洁,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安装构造,具体来说,是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用于双面叠合剪力墙施工。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叠合剪力墙使用过程中,由于边缘约束构件(暗柱)设置的原因,双面叠合剪力墙两端分别存在现浇暗柱的情况,如图1所示。目前,典型的双面叠合剪力墙的边缘构造,如图2所示。根据目前的施工工序:①叠合墙板吊装与调整→②现浇暗柱钢筋绑扎→③现浇暗柱模板安装→④模板的加固与固定→⑤混凝土浇筑→⑥拆模→⑦交界处加强网片→⑧表面抹灰。现浇暗柱模板的设置位置在叠合墙外侧,即浇筑完成后,现浇暗柱的边界和叠合墙板保持齐平,如图3-4所示。但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质量验收的相关规范,现浇和预制部分连接处的处理存在如下两点问题: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对达到要求的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为3-4mm,根据工艺的不同,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度可以达到这一要求,而现浇结构墙体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的要求分别为3mm和8mm,需要进行抹灰处理后,方可达到后续工序验收要求;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中有明确说明“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取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因此,尽管双面叠合剪力墙表面达到了免抹灰的要求,仍需整体抹灰,如图5所示。施工仍然比较麻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发挥预制构件表面免抹灰的优点,同时满足上述两点规范的要求,由此对双面叠合剪力墙和暗柱构造节点进行改良。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预制构件为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的端部设有一对预留企口6,预留企口6部位预埋有一垂直贯穿双面叠合墙板1的对拉PVC套管2;所述预留企口6用于现浇时现浇暗柱模板13贴合定位的部位;所述预留企口6以及所述现浇暗柱的外侧设有相平齐的抹灰层。优选的,所述预留企口6呈矩形状。优选的,所述现浇暗柱内部设有现浇暗柱钢筋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的节点处理均在工厂生产完成,现场操作得以简化;2)此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的节点减少了现场抹灰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3)此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的节点的现场施工更加简洁,实用性强,操作方便;4)设计巧妙,实施方便,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双面叠合剪力墙与暗柱连接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的边缘构造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预制构件企口处与暗柱合模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和现浇暗柱连接处浇筑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和现浇结构柱连接处的抹灰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边缘节点构造示意图。图7是制作预留企口时的示意图。图8是双面叠合剪力墙边缘节点与现浇段钢筋的组合示意图。图9是盖上现浇段模板后的示意图。图10是采用对拉螺栓和钢管将现浇段模板压紧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浇筑混凝土后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拆除对拉钢筋后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铺设加强网片后的示意图。图14是图13涂覆抹灰层后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边缘节点构造的立体示意图。图16是双面叠合剪力墙边缘节点与现浇段钢筋的组合立体图。图中,1.预制双面叠合墙板,2.对拉螺杆pvc管套,3.竖向分布筋,4.水平分布筋,5.钢筋桁架,6.预留企口,7.钢框边摸,8.混凝土,9.钢筋,10.塑料模板,11.模台,12.现浇段钢筋,13.现浇段模板,14.钢管,15.木枋,16.对拉螺栓,17.加强网片,18.抹灰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6、8、9、12、及13-16,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预制构件为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的端部设有一对预留企口6,预留企口6部位预埋有一垂直贯穿双面叠合墙板1的对拉PVC套管2;所述预留企口6用于现浇时现浇暗柱模板13贴合定位的部位;所述预留企口6以及所述现浇暗柱的外侧设有相平齐的抹灰层。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6及15-16,所述预留企口6呈矩形状。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8-9,所述现浇暗柱内部设有现浇暗柱钢筋12。一种上述的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端部具有预留企口6的双面叠合墙板1,如图6-7所示;S2、利用所述预留企口6,现场搭设模具并实施浇筑;如图9-12所示;S3、拆除模具,并在预制构件和现浇暗柱交界处通过钢丝网片17加强处理;如图13所示;S4、在所述企口部位,以及所述现浇暗柱的外侧实施抹灰施工,并使所述抹灰层的高度与所述预留企口6的高度平齐;如图14所示。步骤S1中,通过在模台11上设置塑料模板10来形成所述预留企口6,如图7所示。步骤S2中,依次包括以下细分步骤:S2-1.预制构件吊装与调整;S2-2.暗柱钢筋绑扎;S2-3.预制构件企口处与暗柱合模;S2-4.模板加固和固定;S2-5.混凝土浇筑,如图9所示。步骤S2-4中,在所述现浇暗柱模板13的外侧设置若干木枋15,木枋15的外侧设置钢管14,采用对拉螺栓16穿过所述钢管14、现浇暗柱模板13、以及所述对拉PVC套管2,并通过配套的螺母压紧所述钢管14。如图10-13所示。步骤S4中,抹灰层18高度做到预留企口的凹槽边缘平齐的部位,并保持水平。如图14所示。本技术最大程度发挥预制构件表面免抹灰的优点,同时满足规范的要求,由此对双面叠合剪力墙和暗柱构造节点进行改良。在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内外页墙板外侧均留设一道深10mm,宽250mm的从底到顶的企口。通过这一节点处理,后续抹灰仅需做到凹槽边缘,不仅保证了现浇构件的表面平整性和两材料基体交接处需增加加强网的规范要求,也做到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抹灰,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n预制构件为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的端部设有一对预留企口(6),预留企口(6)部位预埋有一垂直贯穿双面叠合墙板(1)的对拉PVC套管(2);/n所述预留企口(6)用于现浇时现浇暗柱模板(13)贴合定位的部位;/n所述预留企口(6)以及所述现浇暗柱的外侧设有相平齐的抹灰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暗柱与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预制构件为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板(1)的端部设有一对预留企口(6),预留企口(6)部位预埋有一垂直贯穿双面叠合墙板(1)的对拉PVC套管(2);
所述预留企口(6)用于现浇时现浇暗柱模板(13)贴合定位的部位;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恽燕春丁泓魏爽方松青周轩
申请(专利权)人: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