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0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包括拼接形成T字型的三个预制墙板,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相互拼接的竖向侧端面设置有竖向通长的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伸出端不超出所述预制墙板边缘的锚固筋(4),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缺口彼此相对围合形成墙板键槽(3),所述墙板键槽(3)的空腔内设置有螺旋箍筋(10)和竖向纵筋(9),所述墙板键槽(3)内填充现浇混凝土将三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本方案中,预制墙板侧端面设置有缺口,锚固钢筋未突出于预制墙板侧边缘,运输时锚固筋不容易被碰弯;3个预制墙板之间的缺口拼合成墙板键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向键槽内浇筑混凝土时,缺口边缘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三个墙板所形成的T字型连接结构,现有技术中主要有干法连接和湿法连接两种。采用干法连接时,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预埋的金属连接件进行对接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有两个缺点:首先,三个预制墙板对接时可操作的空间比较狭小,因此人工连接金属连接件时不方便;其次连接完成后预制墙板之间存在缝隙,需通过后期装修进行遮盖,而装修装饰材料在热胀冷缩情况下容易出现裂缝,造成后期维修麻烦。采用湿法连接主要是在预制墙板的侧端面预留缺口,缺口内预埋软索锚环,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的侧端面形成相互配合的台阶形,现场施工时向两个软索锚环中插入竖向通长钢筋,然后再向缺口内浇筑混凝土。具体方案参见专利文件《CN206337655U-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加强软索锚环连接结构》,这种连接也存在以下问题:1、单个墙板有3m左右高度,软索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当两个墙板拼合后,施工时插入竖向通长钢筋对准每个软索比较困难,软索一旦发生变形,竖向通长筋的穿插效率非常低;2、相邻墙体之间的现浇带和软索连接的受力性能一般,无法应用于地震烈度较大的地区。因此,现在需要研发一种新的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实现现场施工时无需搭设模板,提高施工效率,可保证墙板的可靠连接,提高抗震性能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墙板水平拼接结构受力性能不理想、施工麻烦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包括竖向端面相互拼接形成T字型的三个预制墙板,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相互拼接的竖向侧端面设置有竖向通长的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伸出端不超出所述预制墙板边缘的锚固筋4,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缺口彼此相对围合形成墙板键槽3,所述墙板键槽的空腔内设置有螺旋箍筋10和竖向纵筋9,所述墙板键槽内填充现浇混凝土将三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优选的,三个所述预制墙板包括设置成T型的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和第三预制墙板,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的侧端面上的缺口为台阶状,所述第三预制墙板的侧端面的缺口为两边浅中间深的C型凹槽,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的台阶状缺口与所述第三预制墙板的凹槽围合形成所述墙板键槽3。优选的,所述螺旋箍筋10和所述纵筋贯穿所述墙板键槽3。优选的,所述锚固筋为闭口箍筋12,所述闭口箍筋12一端预埋在预制墙板中,另一端置于所述缺口中。优选的,所述螺旋箍筋10与每个所述预制墙板的闭口箍筋12交叉的竖向空间内均插有所述竖向纵筋9。优选的,所述螺旋箍筋10与每个所述预制墙板的锚固筋交叉的空间内均插有所述竖向纵筋9。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为外墙板,包括外饰层、保温层和承重层,所述外饰层和保温层的竖向侧端面宽于所述承重层形成所述台阶状的缺口,所述第三预制墙板为内墙板。优选的,所述台阶状缺口设置有附加箍筋,所述螺旋箍筋10与所述附加箍筋交叉的空间内插有所述竖向纵筋9,所述附加箍筋与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侧端面的锚固筋4交叉的空间内插有所述竖向纵筋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方案中的预制墙板侧边端面伸出多个锚固筋,三个预制墙板水平拼接形成T字型墙板连接结构,在预制墙板所形成的墙板键槽内部设置螺旋箍筋和竖向纵筋,浇筑现浇混凝土将锚固筋、螺栓箍筋和竖向纵筋连接在一起,实现了T型预制墙板的可靠连接,现场施工操作非常方便,施工效率高。2、本方案的T字型墙板连接结构中,预制墙板侧端面设置有缺口,且锚固钢筋置于缺口内、未突出于预制墙板侧边缘,在运输时,锚固筋不容易被碰弯;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的缺口拼合成墙板键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向墙板键槽内浇筑混凝土时,缺口的边缘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减少了在施工现场搭设的模板数量。3、本方案的T型墙板连接结构中的三个预制墙板,可以为两个预制外墙板和一个预制内墙板,或者三个预制内墙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实施例1中的第三预制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T字型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水平方向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T字型预制墙板连接结构的水平方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附加箍筋,2-预制墙板,3-墙板键槽,4-锚固筋,5-第一预制墙板,6-第二预制墙板,7-钢筋网片,9-竖向纵筋,10-螺旋箍筋,11-第三预制墙板,12-闭口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实施例1参见示意图2,本实施例中的T字型预制墙板2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墙板5、第二预制墙板6和第三预制墙板11,三个预制墙板均为内墙板。其中第一预制墙板5和第二预制墙板6的一竖向侧端面设置有通长的台阶状缺口,第三预制墙板11的竖向侧端面设置有两边浅中间深的C型凹槽。前述三个预制墙板内设置有双面钢筋网片7,钢筋网片7的侧端面从台阶状缺口或C型凹槽中露出形成宽度不超出预制墙板2边缘的锚固筋4。第一和第二预制墙板6的台阶状缺口相对,且三个预制墙板的台阶边缘相接,第三预制墙板11的凹槽与第一和第二预制墙板6的台阶状缺口围合形成墙板键槽3。墙板键槽3内设置有与预制墙板2等高的螺旋箍筋10和竖向纵筋9,本实施例中螺旋箍筋10的外轮廓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每个预制墙板2的缺口宽度且小于墙板键槽3的直径。这样,螺旋箍筋10与每个所述预制墙板2的锚固筋4交叉的竖向空间内均设置有一根竖向纵筋9,通过竖向纵筋9将螺旋箍筋10和锚固筋4约束在一起。在墙板键槽3内填充满现浇混凝土,养护成型后第一预制墙板5、第二预制墙板6和第三预制墙板11连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预制墙板中还设置有闭口箍筋12,闭口箍筋12一部分从所述预制墙板2的竖向侧面露出并置于所述缺口中形成锚固筋4。通过在预制墙板2中设置闭口箍筋12,能提高预制墙板2凹槽处的混凝土强度,也能提高墙板键槽3的可靠性和抗震性能。本实施例中T字型预制墙板2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依次吊装和定位第一预制墙板5和第二预制墙板6,并将二者的台阶状缺口相对;再吊装和定位第三预制墙板11,并将其凹槽对准第一和第二预制墙板6的台阶状缺口;S2、向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制墙板11竖向侧端面伸出的锚固筋4内插入第一、第二和第三竖向纵筋9,然后将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包括竖向端面相互拼接形成T字型的三个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相互拼接的竖向侧端面设置有竖向通长的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伸出端不超出所述预制墙板边缘的锚固筋(4),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缺口彼此相对围合形成墙板键槽(3),所述墙板键槽(3)的空腔内设置有螺旋箍筋(10)和竖向纵筋(9),所述墙板键槽(3)内填充现浇混凝土将三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包括竖向端面相互拼接形成T字型的三个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相互拼接的竖向侧端面设置有竖向通长的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伸出端不超出所述预制墙板边缘的锚固筋(4),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缺口彼此相对围合形成墙板键槽(3),所述墙板键槽(3)的空腔内设置有螺旋箍筋(10)和竖向纵筋(9),所述墙板键槽(3)内填充现浇混凝土将三个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预制墙板包括设置成T型的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和第三预制墙板,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的侧端面上的缺口为台阶状,所述第三预制墙板的侧端面的缺口为两边浅中间深的凹槽,所述第一预制墙板、第二预制墙板的台阶状缺口与所述第三预制墙板的凹槽围合形成所述墙板键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箍筋(10)和所述纵筋贯穿所述墙板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有李俊杰陈甫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