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及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434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用于将预制外墙板与梁连接在一起,包括预埋卡件和承重牛腿,预埋卡件为底侧设有凹槽的平板或盒体结构,承重牛腿包括连接为整体的预埋部和连接部,预埋部和连接部均为板状体,连接部设置在预埋部的第一端,预埋卡件的凹槽卡在连接部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外墙板和梁,梁为叠合梁或全预制梁,预制外墙板底侧通过上述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与梁连接在一起,预埋卡件锚固在预制外墙板底部的混凝土中,预制外墙板室内侧底面开设有与凹槽等高的缺口,凹槽从缺口露出;承重牛腿的预埋部第二端锚固在梁顶端的混凝土中,连接部从梁的顶面端部露出,凹槽卡在连接部的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及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外墙板在工程生产完成之后,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现有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等不利组合及主体结构变形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构造,连接节点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和防火措施,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安全性。按照预制外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形式可分为悬挂式和侧连式两种:1)悬挂式连接是指墙板顶端或底端其中一端与梁可靠连接,墙板两侧与竖向构件不连接,墙板另一端宜采用限位连接。2)侧连式连接是指墙板顶端与梁可靠连接,墙板两侧伸出钢筋锚入竖向构件,墙板底部可采用限位连接构造。现有技术中对预制外墙板和梁可靠连接多通过支撑组件或者后浇带实现,采用后浇带的构造包括:预制外墙板顶端伸出钢筋,伸出钢筋锚固在叠合梁的现浇部中,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外墙板和叠合梁之间的连接;这种构造存在生产时模具复杂、运输时伸出钢筋容易折弯、现场施工操作复杂、混凝土浇筑量较大等技术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组件,多存在结构复杂、可调节空间很小、突出于室内影响美观需进行后期装修等技术问题。因此,现在需要针对预制外墙板与梁之间的可靠连接研发出一种方便调节、现场安装简单、不突出于室内且防火防锈能力强的支撑组件,以及采用该支撑组件的预制外墙板与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制外墙板连接的支撑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支撑组件调节不便、施工操作复杂等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支撑组件突出于室内影响美观,支撑组件防火防锈处理麻烦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用于将预制外墙板与梁连接在一起,包括预埋卡件和承重牛腿,所述预埋卡件为底侧设有凹槽的平板或盒体结构,所述承重牛腿包括连接为整体的预埋部和连接部,所述预埋部和连接部均为板状体,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预埋部的第一端,所述预埋卡件的凹槽卡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顶侧敞口的盒体结构,所述盒体结构的一个侧板顶端卡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预埋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板状体,所述板状体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固定在两块板状体的第一端顶面。优选的,两块所述板状体的第二端底面固定有加强垫片。优选的,所述预埋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穿过两块所述板状体的第二端。优选的,所述预埋卡件上还设置有锚固钢筋。本技术还公开一种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外墙板和梁,所述梁为叠合梁或全预制梁,所述预制外墙板底侧通过上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与所述梁连接在一起,所述预埋卡件锚固在预制外墙板底部的混凝土中,所述预制外墙板室内侧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等高的缺口,所述凹槽从所述缺口露出;所述承重牛腿的预埋部第二端锚固在所述梁顶端的混凝土中,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梁的顶面端部露出,所述凹槽卡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优选的,所述叠合梁包括现浇部和预制部,所述预埋部第二端锚固在所述现浇部的混凝土中。优选的,所述预制外墙板为三明治外墙板,包括两侧的混凝土层和中间的保温层,所述三明治外墙板底部的两侧混凝土层相通形成预埋部,所述预埋卡件锚固在所述预埋部中。优选的,所述预埋卡件上的锚固钢筋延伸至两侧的混凝土层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方案中的预埋卡件锚固在预制外墙板底部的混凝土中,承重牛腿的预埋部第二端锚固在梁顶端的混凝土中,预埋卡件底部的凹槽卡在连接部的顶端,这样实现将预制外墙板压在梁的端部,从而将预制外墙板的荷载传递给梁,通过该支撑组件能实现预制外墙板和梁的受力传递,现场操作简单,实用性强。2、本方案中的预制外墙板与梁的连接结构,外墙板顶部通过支撑组件与梁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外墙板底部与结构主体限位连接,形成了悬挂式的柔性连接构造,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而且支撑组件全部锚固在混凝土中,能满足防腐、防锈和防火的要求。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实施例1中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预制外墙板和预制柱的连接结构的竖向剖视图;附图标记:01-支撑组件,1-预埋卡件,2-凹槽,3-预埋部,4-连接部,5-板状体,6-加强筋,7-加强垫片,8-锚固钢筋,02-预制外墙板,03-预制楼板,04-叠合梁,41-预制部,42-现浇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实施例1参考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用于将预制外墙板与梁连接在一起,包括预埋卡件1和承重牛腿,预埋卡件1为底侧设有凹槽2的平板或盒体结构,承重牛腿包括连接为整体的预埋部3和连接部4,连接部4设置在预埋部3的第一端,预埋卡件1的凹槽2卡在连接部4的顶端。将预埋卡件1锚固在预制外墙板的底部混凝土中,承重牛腿锚固在梁顶部混凝土中,然后将预埋卡件1卡在连接部4顶端,也即将预制外墙板底端压在梁上,实现了将预制外墙板的荷载传递到梁上;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参见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预埋部3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板状体5,两块板状体5的第二端底面固定有加强垫片7。板状体5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连接部4固定在两块板状体5的第一端顶面。连接部4为顶侧敞口的盒体结构,盒体结构的一个侧板顶端卡在凹槽2内。这样设置,预埋部3的整体性更强,同时增强了预埋部3与梁端混凝土的锚固能力和抗拉拔能力;连接部4设置为盒体结构,其整体性和受力性能更强,抗压能力强,能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继续参见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埋卡件1为顶侧敞口的盒体结构,顶侧面和竖向侧面均设置有锚固钢筋8,且部分锚固钢筋8穿过预埋卡件1的两侧表面。这样设置,预埋卡件1锚固在预制外墙板混凝土中时,混凝土能注入盒体结构内,同时锚固钢筋8增强了盒体结构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和抗拉拔力。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制外墙板为三明治外墙板时,在预埋卡件1的侧表面上可以固定U型的锚固钢筋8,锚固钢筋8的两条支腿向上延伸,分别置于两侧的混凝土中,以提高预埋卡件1与三明治外墙板之间的锚固力,同时也增强外墙板的整体性。参见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实施例中,预埋部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用于将预制外墙板与梁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卡件和承重牛腿,所述预埋卡件为底侧设有凹槽的平板或盒体结构,所述承重牛腿包括连接为整体的预埋部和连接部,所述预埋部和连接部均为板状体,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预埋部的第一端,所述预埋卡件的凹槽卡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用于将预制外墙板与梁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卡件和承重牛腿,所述预埋卡件为底侧设有凹槽的平板或盒体结构,所述承重牛腿包括连接为整体的预埋部和连接部,所述预埋部和连接部均为板状体,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预埋部的第一端,所述预埋卡件的凹槽卡在所述连接部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顶侧敞口的盒体结构,所述盒体结构的一个侧板顶端卡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板状体,所述板状体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所述连接部固定在两块板状体的第一端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板状体的第二端底面固定有加强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穿过两块所述板状体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有谭志勇姚小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