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77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的上方设置有托架,所述运输车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织轴的托块,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驱动托架竖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托架的四个端角开设有供托块穿过的让位孔。借助运输车和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了织轴的自动化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轴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织轴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AutomatedGuidedVehicle,简称AGV,指装备有电磁或者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的车,由计算机控制,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自带动力或动力转换装置,并且备有能够沿着规定的导引路径自行形式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安全防护、移栽等多种功能。激光导航AGV是采集激光反射板定位,是在AGV实行路径的周围安装定位精确的激光反射板,AGV通过发射激光束,同时采集由反射板反射的激光束,来确定其当前的位置和方向,并通过连续的三角几何运算实现AGV的导引。激光导航AGV是AGV行也中最先进、最稳当的导航方式,是AGV生产厂家优先采用的先进导引方式之一。纺织业开始越来越趋向科技化与自动化,同时倾向于结合人工智能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织轴智能运输设备。织轴的仓储运输,一直是各厂商的优化的重点,织轴体积大,搬运麻烦,目前仓库大多采用人工搬运或者推车辅助作业,此方式不仅操作复杂,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而且还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织轴智能运输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具有工作效率高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的上方设置有托架,所述运输车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织轴的托块,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驱动托架竖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托架的四个端角开设有供托块穿过的让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车移动到整经机上需要拆卸的织轴旁,升降机构先将托架抬升到托块上方,工作人员将织轴推下,织轴由于自重会落在托架上,升降机构将托架降下,托块凸出于托架,托块代替托架来支撑织轴,托块和织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托块和织轴间摩擦力大,防止运输过程中织轴晃动脱落。运输车采用AGV,不需要人工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根垂直固定在托架底面的支撑杆,所述运输车上开设有供四根支撑杆贴合插入的导向槽,所述托架的底面中间竖直设置有丝杆,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套,所述螺套可相对运输车原地自转,所述螺套外设置有外齿轮,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与外齿轮啮合的动齿轮,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驱动动齿轮自转的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后,动齿轮带动外齿轮转动,螺套就会在运输车上自转,丝杆与螺套螺纹连接,由于螺套只能原地自转,但又需要相对丝杆转动,因此丝杆会沿竖直方向升降,从而实现了托架的升降,借助支撑杆和导向槽的配合,保证了托架只能竖直升降。作为优选,所述螺套的底端设置外径大于螺套的定位盘,所述运输车上延伸有供定位盘贴合卡入的定位框,所述螺套外套设有与定位框螺纹连接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螺套贴合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套与定位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套和定位框的配合,将螺套限定在运输车上,保证了螺套只能自转。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托块的固定座,所述托块贴合固定座的一面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和固定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螺栓和固定板的配合,将托块固定在固定座上,实现了托块和运输车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沿运输车宽度方向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供螺栓贴合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织轴的尺寸来调整同一侧两个托块的间距,保证运输装置同时适用大尺寸和小尺寸的织轴,不需要额外制造两款运输车,提高了运输车的适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凹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运输车平行的两边设置为波浪形,所述固定板的两边设置为贴合限位槽的波浪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固定板和限位槽的配合,保证了固定板被旋紧后,托块不会相对固定板偏移,提高了结构稳固性。作为优选,所述托块上表面远离运输车的一侧设置有防止织轴脱离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四个托块的卡块配合,保证了运输车急停时,织轴也不会掉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运输车和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了织轴的自动化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2.借助升降机构和托块的配合,实现了织轴的稳定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升降机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丝杆和螺套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固定板和固定座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运输车;2、托架;21、支撑杆;22、导向槽;23、丝杆;24、螺套;25、外齿轮;26、动齿轮;27、定位盘;28、定位框;29、定位套;31、托块;32、固定座;33、固定板;34、腰型孔;35、限位槽;36、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运输车1,运输车1的上方设置有托架2,运输车1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织轴的托块31,运输车1上设置有驱动托架2竖直升降的升降机构,托架2的四个端角开设有供托块31穿过的让位孔。运输车1移动到整经机上需要拆卸的织轴旁,升降机构先将托架2抬升到托块31上方,工作人员将织轴推下,织轴由于自重会落在托架2上,升降机构将托架2降下,托块31凸出于托架2,托块31代替托架2来支撑织轴,托块31和织轴的接触面积小,因此托块31和织轴间摩擦力大,防止运输过程中织轴晃动脱落。运输车1采用AGV,不需要人工运输。运输车1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导向运动单元和供电单元,车体的下方设置有四轮驱动系统和蓄电池。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四根垂直固定在托架2底面的支撑杆21,运输车1上开设有供四根支撑杆21贴合插入的导向槽22,托架2的底面中间竖直设置有丝杆23。如图2和图3所示,运输车1上设置有与丝杆23螺纹连接的螺套24,螺套24可相对运输车1原地自转,螺套24外设置有外齿轮25,运输车1上设置有与外齿轮25啮合的动齿轮26,运输车1上设置有驱动动齿轮26自转的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后,动齿轮26带动外齿轮25转动,螺套24就会在运输车1上自转,丝杆23与螺套24螺纹连接,由于螺套24只能原地自转,但又需要相对丝杆23转动,因此丝杆23会沿竖直方向升降,从而实现了托架2的升降,借助支撑杆21和导向槽22的配合,保证了托架2只能竖直升降。如图3所示,螺套24的底端设置外径大于螺套24的定位盘27,运输车1上延伸有供定位盘27贴合卡入的定位框28,螺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1)的上方设置有托架(2),所述运输车(1)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织轴的托块(31),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驱动托架(2)竖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托架(2)的四个端角开设有供托块(31)穿过的让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1)的上方设置有托架(2),所述运输车(1)的四个端角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织轴的托块(31),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驱动托架(2)竖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托架(2)的四个端角开设有供托块(31)穿过的让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根垂直固定在托架(2)底面的支撑杆(21),所述运输车(1)上开设有供四根支撑杆(21)贴合插入的导向槽(22),所述托架(2)的底面中间竖直设置有丝杆(23),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与丝杆(23)螺纹连接的螺套(24),所述螺套(24)可相对运输车(1)原地自转,所述螺套(24)外设置有外齿轮(25),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与外齿轮(25)啮合的动齿轮(26),所述运输车(1)上设置有驱动动齿轮(26)自转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轴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24)的底端设置外径大于螺套(24)的定位盘(27),所述运输车(1)上延伸有供定位盘(27)贴合卡入的定位框(2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徐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赫伽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