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34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模具常规状态下成型产品侧面型面的级进模成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上脱料板、下脱料板、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模成型冲头Ⅰ、上模成型冲头Ⅱ、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导柱,所述上脱料板固定于上模导柱上,所述上模导柱与所述上模座滑配,所述上模氮气弹簧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上模氮气弹簧用于驱动上脱料板压料,所述上脱料板设有引导针入块,所述引导针入块内设有滑配连接的引导针。产品的成型更加稳定,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调试和维护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级进模具制造行业飞速发展,很多汽车冲压零部件生产都由人工往自动化冲压转换,级进模具开发实现自动化生产,解决了传统人工生产问题。在级进模具制造中,模具设计是整个制造的核心。通过级进模具的方式设计产品成型工序时,往往会碰到一些难以成型的位置,如何和解决这些难题,往往决定模具的生产效率及模具制造成本。以往碰到这种不方便成型的产品时,会通过侧斜契成型结构的方式解决,这样就会出现两个成型方向,成型力不能完整作用于成型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增加了模具成本,增加模具调试维护难度。面临此问题,针对改善成型方向,减少成型力的损失,降低模具成本,方便后期的模具调试维护,展开了设计部开会讨论方案。若按照级进模具一般结构只能在该工序增加单工序模,但是这样以来就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增加了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模具常规状态下成型产品侧面型面的级进模成型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上脱料板、下脱料板、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上模成型冲头Ⅰ、上模成型冲头Ⅱ、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上模氮气弹簧、上模导柱,所述上脱料板固定于上模导柱上,所述上模导柱与所述上模座滑配,所述上模氮气弹簧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上模氮气弹簧用于驱动上脱料板压料,所述上脱料板设有引导针入块,所述引导针入块内设有滑配连接的引导针;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成型冲头Ⅰ、下模成型冲头Ⅱ、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Ⅰ、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Ⅱ、下模氮气弹簧、下模导柱,所述下脱料板固定于下模导柱上,所述下模导柱与所述下模座滑配,所述下模氮气弹簧固定于下模座上,所述下模氮气弹簧用于驱动下脱料板压料,所述下脱料板上设有引导针避位孔。本技术级进模成型结构的优点是:1、本技术级进模成型结构,产品的成型更加稳定,相比传统侧成型结构,此机构方式通过成形冲头与系带成型冲头的配合使成型力完全作用于成型面,减少了力的损失,比斜契加工简单,生产稳定,调试和维护更加便捷。2、本技术级进模成型结构,解决了模具成本的问题,原来多套模具,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模具,通过此结构可以使产品可以在一套级进模里,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闭模状态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3的带有产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5的带有产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1、上脱料板2、下脱料板3、下模组件4,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上设有上模成型冲头Ⅰ12、上模成型冲头Ⅱ13、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14、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15、上模氮气弹簧16、上模导柱17,上模成型冲头Ⅰ12、上模成型冲头Ⅱ13、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14、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15和上模座11采用定位键定位,螺丝销钉背面锁到上模座11里。所述上脱料板2固定于上模导柱17上,所述上模导柱17与所述上模座11滑配,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固定于上模座11上,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用于驱动上脱料板2压料,所述上脱料板2设有引导针入块21、引导针入块21背面用螺丝销钉固定在上脱料板2,所述引导针入块21内设有滑配连接的引导针22;所述下模组件4包括下模座41,所述下模座41上设有下模成型冲头Ⅰ42、下模成型冲头Ⅱ43、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Ⅰ44、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Ⅱ45、下模氮气弹簧46、下模导柱47,下模成型冲头Ⅰ42、下模成型冲头Ⅱ43、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Ⅰ44、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Ⅱ45和下模座41采用定位键定位,螺丝销钉正面锁到下模座41里。所述下脱料板3固定于下模导柱47上,所述下模导柱47与所述下模座41滑配,所述下模氮气弹簧46固定于下模座41上,所述下模氮气弹簧46用于驱动下脱料板3压料,所述下脱料板3上设有引导针避位孔31。工作过程为:如图1、2、7、8所示,上模座11在冲床上滑块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导腿和下模座导正,再向下运动,上脱料板2由上模导柱17导正,下脱料板3由下模导柱47导正,引导针22装在上脱料板2上,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引导针22插入产品料带导正,再插入下脱料板3的引导针避位孔31中,至此上脱料板2与下脱料板3闭合,在上模氮气弹簧16、下模氮气弹簧46作用下压住料带,再向下运动,上模成型冲头Ⅰ12、上模成型冲头Ⅱ13、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14、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15、下模成型冲头Ⅰ42、下模成型冲头Ⅱ43、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Ⅰ44、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Ⅱ45和产品5接触完成成型,同时完成的还有带料点系带的硬化成型、旨在强化系带,使产品5旋转稳定。在冲床的上滑块带动下,上模组件1、上脱料板2、下脱料板3、下模组件4依次分开,此过程为产品5在本工序的的成型过程。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本技术作出各种修改或变型,这些修改或变型当然也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1)、上脱料板(2)、下脱料板(3)、下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上设有上模成型冲头Ⅰ(12)、上模成型冲头Ⅱ(13)、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14)、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15)、上模氮气弹簧(16)、上模导柱(17),所述上脱料板(2)固定于上模导柱(17)上,所述上模导柱(17)与所述上模座(11)滑配,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固定于上模座(11)上,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用于驱动上脱料板(2)压料,所述上脱料板(2)设有引导针入块(21),所述引导针入块(21)内设有滑配连接的引导针(22);所述下模组件(4)包括下模座(41),所述下模座(41)上设有下模成型冲头Ⅰ(42)、下模成型冲头Ⅱ(43)、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Ⅰ(44)、下模系带成型冲头Ⅱ(45)、下模氮气弹簧(46)、下模导柱(47),所述下脱料板(3)固定于下模导柱(47)上,所述下模导柱(47)与所述下模座(41)滑配,所述下模氮气弹簧(46)固定于下模座(41)上,所述下模氮气弹簧(46)用于驱动下脱料板(3)压料,所述下脱料板(3)上设有引导针避位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进模成型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1)、上脱料板(2)、下脱料板(3)、下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所述上模座(11)上设有上模成型冲头Ⅰ(12)、上模成型冲头Ⅱ(13)、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Ⅰ(14)、上模系带成型冲头Ⅱ(15)、上模氮气弹簧(16)、上模导柱(17),所述上脱料板(2)固定于上模导柱(17)上,所述上模导柱(17)与所述上模座(11)滑配,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固定于上模座(11)上,所述上模氮气弹簧(16)用于驱动上脱料板(2)压料,所述上脱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曹建兵张述龙孙大凯陈亮梁玉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宇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