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44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机驱动倒包,可以与输送辊道、转运车等浇包输送设备紧密衔接,实现浇包转运和倾倒全过程无人化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液倒包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铸造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高温的金属液体从电炉到成型之间的转运过程包含数次倒包工艺,即将金属液从一个浇包中倒入另一个浇包。这项工作最初是人工操作的:由天车将浇包吊起后,工人旋转倒包手柄将浇包倾转从而完成该动作。随着全社会对于职业健康安全方便的关注度提高,这项工作逐渐由机械设备来替代完成。一种方式是采用特种叉车进行浇包的转运和倒包,另一种是采用自动化输送设备输送浇包,用液压翻转机构进行倒包。第一种方式中,叉车驾驶员仍然处于离危险源较近的位置,同时叉车转运对于车间的路线规划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用范围较小;更多的企业采用了第二种方式进行输送和倒包。现有的翻转机构多采用油缸驱动,具有结构简单、动力充足的特点,但是也有液压管路维护较难、液压油在高温条件下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框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转臂,两个所述转臂通过一个能对浇包进行限位的U形梁连接成一体,所述U形梁位于浇包的出液嘴侧,并配合地卡在浇包的外侧壁上的侧壁支撑板的下端以对浇包限位;所述转臂通过U形梁上安装的支撑轮与浇包的外侧面上固定的支撑板的一端的弧形槽配合装配。进一步的,所述转臂上形成与所述机架上的轴件配合的铰接孔。进一步的,所述转臂呈扇形板状结构,所述转臂的弧形端面上形成对所述的钢丝绳的限位槽,所述钢丝绳经过所述定滑轮后装配到所述限位槽中,然后再与所述翻转框的底部的钢丝绳固定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U形梁上有带有安装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轮的轮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安装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浇包上设有两个耳轴,用于起重设备吊装,固定在侧壁支撑板上。本技术采用电机驱动倒包,可以与输送辊道、转运车等浇包输送设备紧密衔接,实现浇包转运和倾倒全过程无人化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的三维图;图2所示为全电动金属液倒包倒液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不含浇包的侧视图;图4所示为翻转框的结构图;图5所示为翻转框与浇包的连接示意图;图6所示为金属液浇包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翻转框的后视图。图中:1.机架2.轴承座3.钢丝绳卷筒4.钢丝绳5.减速电机6.定滑轮7.翻转框8.浇包9.支撑轮10.轴件11.支撑板70.转臂71.U型连接梁72.弧形侧面73.钢丝限位槽74铰接孔80.包体81.侧壁支撑板82.耳轴.83.底板84.带有半圆形槽的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包括机架1、轴承座2、钢丝绳卷筒3、钢丝绳4、减速电机5、定滑轮6、翻转框7、浇包8、支撑轮10。其中,机架1由型材焊接而成,作为本装置其他部分安装的基体,轴承座是钢丝绳卷筒3的支撑部件。钢丝绳卷筒3为双卷筒形式,两端通过轴承座2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卷筒分布在两侧,各自缠绕一根钢丝绳4。钢丝绳共两根,各自一端缠绕在钢丝绳卷筒上,另一端通过对应的定滑轮6后固定在翻转框7的底部的钢丝绳固定块75上,减速电机安装在钢丝绳卷筒一端,驱动卷筒旋转,将钢丝绳拉回,带动翻转框绕7其支撑点旋转。本技术中,所述的定滑轮共两个,固定在机架上,作为钢丝绳支撑部件。本技术中,所述的翻转框7为U型结构,两侧各有一片片状的大体呈扇形板状的转臂70,中间通过螺栓连接U型连接梁71。两根钢丝绳装配在转臂的弧形侧面72上的钢丝限位槽73中后,分别固定到片状的转臂的底端,可以同步拉动转臂旋转。在U型连接梁中部支撑浇包,两侧托起浇包的侧壁的支点带动其翻转。所述的浇包8是储存金属熔液的容器,圆筒状的上端一侧带有出液嘴的包体80作为储存金属熔液的主体;下方焊接有底板83作为底部支撑,并可以在辊道上支撑运行;两侧有侧壁支撑板81,在翻转时U型连接梁两侧可以托住侧壁支撑板带动浇包翻转,固定焊接在包体的外壁上;最外侧有两个耳轴82,用于起重设备吊装,固定在侧壁支撑板上;在包体80的两侧焊接固定有两块带有半圆形槽的支撑板84用于通过前端的半圆形槽支撑在支撑轮9上,在翻转时作为翻转支点。其中的支撑轮9共两个,通过U形梁上的支撑板11安装在机架下部两侧。在翻转过程中支撑浇包两侧的半圆形支撑板,作为浇包翻转的回转支点。其中,所述翻转框的转臂上形成与所述机架上的轴件10配合的铰接孔74,这样实现翻转框受驱动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浇包的翻转。工作进,倒包装置安装于辊道端部上方,后边放置下一个空的容器。浇包盛满金属熔液后,从辊道上运行过来,缓慢停止在翻转框内,两侧的半圆形支撑板刚好卡入倒包装置的两个支撑轮位置。倒包装置的减速电机驱动钢丝绳卷筒回转,拉紧钢丝绳,带动翻转框缓慢向上翻转。翻转框架的U型连接梁中部支撑住浇包的前外壁,U型连接梁的两侧托起浇包两侧的侧壁支撑板,带动浇包向上翻转,开始将金属熔液倒入另外一个容器。翻转动作持续到浇包略微超过水平位置处,包内熔液倾倒完毕;在整个过程中,翻转架及浇包的重心始终处于回转支点的一侧,不会越过支点上方。然后减速电机带动钢丝绳卷筒反转,放松钢丝绳,翻转架及浇包在重力作用下平稳向下翻转,直至回到原始位置,完成倒包过程。本技术的倒包装置采用全电驱动,避免了液压系统渗漏带来的维护问题以及液压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危险性,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运行,没有人员参与,提高了倒包过程的安全性,易于实现车间自动化。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通过翻转框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的受驱动能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正反转的浇包,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驱动所述浇包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筒以及定滑轮,所述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一端经定滑轮后与所述翻转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电动金属液倒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框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转臂,两个所述转臂通过一个能对浇包进行限位的U形梁连接成一体,所述U形梁位于浇包的出液嘴侧,并配合地卡在浇包的外侧壁上的侧壁支撑板的下端以对浇包限位;所述转臂通过U形梁上安装的支撑轮与浇包的外侧面上固定的支撑板的一端的弧形槽配合装配。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陈剑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