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府逐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技术

技术编号:258671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植物的含有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国际专利分类号35/79)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以中药材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血府逐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中设置桃仁、枳壳、甘草的鉴别项目,每粒胶囊含赤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2.20mg的定量指标及检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并确定最佳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使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服用剂量小,在体内吸收快,服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来源于植物的含有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国际专利分类号35/79)的
,具体地说是以中药材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血府逐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
技术介绍
血府逐瘀胶囊(Xuefu Zhuyu Jiaonang)是一种经典中成药,卫生部标准WS3-B-0928-91记载处方及质量标准桃仁(炒) 当归 枳壳(麸炒)川芎柴胡 红花 牛膝 赤芍地黄 桔梗 甘草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辛,味微苦。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黄色,贝壳形,壁一面较厚,层纹细密。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油管含黄色或棕黄色分泌物。螺纹导管直径8~23μm,加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2)取本品5g,加甲醇2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醋酸镁甲醇溶液,待甲醇挥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L)。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16∶8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甙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分离度应符合规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80℃干燥至恒重的芍药甙对照品2mg,精密称定,置1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芍药甙0.2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精密称定,混匀,称取约3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在水浴中回流提取4小时后,再超声提取1小时,取出,放冷,称定重量,补足损失的无水乙醇量,滤过,取续滤液25ml置水浴上浓缩至2ml,并转溶至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芍药甙的含量。本品每粒含芍药甙(C23H28O11)不得低于0.24mg。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胸痛或头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注意忌食辛冷食物。孕妇忌服。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原有制备工艺将桃仁100g、当归、赤芍、枳壳、川芎、柴胡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红花等五味及桃仁100g加水煎煮三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5(65~70℃)的稠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烘干,粉碎,过筛,装胶囊,即得。另有申请日2001.1.5,公开号CN1362075A“纳米血府逐瘀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记载处方纳米桃仁10-50份 纳米当归8-60份 纳米枳壳10-70份 纳米川芎8-60份纳米柴胡10-60份 纳米红花8-60份 纳米牛膝8-50份 纳米赤芍8-60份纳米地黄10-60份 纳米桔梗5-50份 纳米甘草5-30份记载纳米血府逐瘀制剂药物的制备方法,功能与主治可用于头痛、眩晕、脑损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6),第1-4页,彭康,郑有顺著“血府逐瘀汤的拆方研究——对微循环的药理作用”证明能够改善微循环,对因微血管阻力增加引起的血压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公开的血府逐瘀胶囊质量标准现有技术中还存在鉴别项目、鉴别手段、含量测定方法不完善,在制备方法上存在纳米血府逐瘀制剂药物的制备方法尚未得到药效证明且生产成本高,原胶囊剂型的制备方法,每次服用量6粒,服用剂量大在体内吸收慢,服用不方便等缺点,不符合三小、三效和五方便的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府逐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力求使研制出改进工艺后的血府逐瘀胶囊符合三小、三效和五方便的标准。为了严格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疗效,制定了质量标准1.在本品的定性鉴别的研究中,设计对处方中桃仁,枳壳,甘草,牛膝、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首先采用文献报道方法试验,结果制剂样品不理想,严重拖尾,多次换展开剂,分离仍较差。采用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和不同极性的展开系统进行分离,尤其是牛膝、桔梗干扰大,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呈重叠斑点,而且阴性有干扰。在样品处理上进行改进后,再点板鉴别,结果桃仁、甘草、枳壳药味分离较好,在与对照品相同位置上呈相同斑点,且阴性无干扰,重现性好。故建立了处方中桃仁、甘草、枳壳的薄层鉴别方法。2.本品在定量分析的设计中,首先以处方中臣药赤芍进行了成分分析的实验。根据文献报导,赤芍中含有芍药苷成分,所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按药典法选择检测波长λ=230nm试验,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样品前处理采用不同超声时间的进行提取,选定加入50%甲醇超声10分钟提取,有效成分基本提取出来。调整流动相的比例为乙睛-水(16∶84),流速为1.0ml/min,等色谱条件,经过对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的试验考察,确定了以芍药苷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重现性好,能快速准确的检测药品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质量标准中增加了桃仁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1g,加水20ml溶解,加入乙醚20ml萃取2次,弃去乙醚液,水溶液再用醋酸乙酯30ml萃取2次,收集醋酸乙酯液挥干,加2ml甲醇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45∶17∶5)放置12小时的下层液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甲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荧光斑点。枳壳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1g,加甲醇15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滤液减压蒸发至小体积,加砖胶(100-160目)0.5g,混匀,蒸干,加入硅胶柱上(柱直径1cm柱长25cm,硅胶100~160目5g,干法装柱)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为洗脱液,洗脱,收集16~21ml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洗脱剂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喷以磷钼酸溶液(磷钼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硫酸30ml混匀。)置105℃加热显色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甘草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2g,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min,滤过,弃去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府逐瘀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下述重量配比中药材为原料:当归162g桃仁216g红花162g牛膝162g地黄162g赤芍108g枳壳108g桔梗81g川芎81g柴胡54g甘草5 4g,制备方法是:取当归等十一味药用水提取1-3次,用水量6-10倍,每次0.5-1.5h,滤过,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1.35,60-70℃测定,待冷放置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匀,静置5-25h 使沉淀,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50,60-70℃测定,加入浸膏量10-15%的淀粉,于干燥箱中干燥5-12h,T=65-80℃,得干燥物,干膏率20-28%,加入干燥物重量2%-8%的二氧化硅,装入胶囊,粉碎过24-60目筛,每克胶囊相当于生药3.10~3.38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晶李凤阁马洪波王齐李永仓赵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