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40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下模下方与上固定板固定,上固定板上设置螺孔,螺旋芯轴旋接在所述螺孔中,螺旋芯轴的下方插入下固定板的通孔中,螺旋芯轴的中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与中间轮啮合,中间轮还和主动轮啮合,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型腔旁均设置液体冷却腔,每个液体冷却腔均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螺旋芯轴设置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出气管,出气管的出气端的高度低于上固定板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了气体冷却抽芯及液体冷却模具本体的技术方案,避免了过于复杂的结构,减少了模具成本,且冷却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注塑
,对于具有较大壁厚的零件,其注塑时的冷却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冷却不好,会造成零件的收缩率不同,尺寸会发生偏差;而对于具有螺旋孔的注塑件,难度更大,因为,抽芯要旋转以后才能卸料,由此便限制了抽芯处的冷却结构,而如果冷却不好,又会造成工件与抽芯的粘连,无法卸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注塑口及注塑通道,所述下模下方与上固定板固定,上固定板上设置螺孔,螺旋芯轴旋接在所述螺孔中,螺旋芯轴的下方插入下固定板的通孔中,螺旋芯轴的中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与中间轮啮合,中间轮还和主动轮啮合,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型腔旁均设置液体冷却腔,每个液体冷却腔均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螺旋芯轴设置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出气管,出气管的出气端的高度低于上固定板的高度。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多根立柱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气管通过多个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盲孔中,且固定环轴向设置通气孔。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了气体冷却抽芯及液体冷却模具本体的技术方案,避免了过于复杂的结构,减少了模具成本,且冷却效果良好;此外,由于冷却效果好,减少了注塑后的冷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上模2和下模1,上模2上设置注塑口及注塑通道3,所述下模下方与上固定板4固定,上固定板4上设置螺孔,螺旋芯轴10旋接在所述螺孔中,螺旋抽芯的外部设置螺纹,这样在注塑时形成螺纹凹孔9;螺旋芯轴10的下方插入下固定板5的通孔中,螺旋芯轴的中部设置转轮11,所述转轮11与中间轮14啮合,中间轮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中间轮14还和主动轮15啮合,主动轮15固定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电机16固定在下固定板5上;所述上模2和下模1的型腔旁均设置液体冷却腔6,每个液体冷却腔6均与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连通;所述螺旋芯轴10设置盲孔18,所述盲孔内设置出气管12,出气管12的出气端的高度低于上固定板的高度,这样才能保证螺旋芯轴下移时不会与出气管发生干涉。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通过多根立柱连接成一体。所述出气管通过多个固定环19设置在所述盲孔中,且固定环轴向设置通气孔,以保证气体的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注塑口及注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下方与上固定板固定,上固定板上设置螺孔,螺旋芯轴旋接在所述螺孔中,螺旋芯轴的下方插入下固定板的通孔中,螺旋芯轴的中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与中间轮啮合,中间轮还和主动轮啮合,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型腔旁均设置液体冷却腔,每个液体冷却腔均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螺旋芯轴设置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出气管,出气管的出气端的高度低于上固定板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冷螺旋抽芯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设置注塑口及注塑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下方与上固定板固定,上固定板上设置螺孔,螺旋芯轴旋接在所述螺孔中,螺旋芯轴的下方插入下固定板的通孔中,螺旋芯轴的中部设置转轮,所述转轮与中间轮啮合,中间轮还和主动轮啮合,主动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下固定板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型腔旁均设置液体冷却腔,每个液体冷却腔均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螺旋芯轴设置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出气管,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日逵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天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