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弯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39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弯头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塑料管弯头模具,提高冷却效果,提高模具本体使用寿命;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还包括内部带有盛放腔的箱体、冷却水管、移动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和往复丝杠,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模具本体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管,模具本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液管,箱体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过渡管,过渡管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与进液管通过两组第一法兰连通,箱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二法兰连通设置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三法兰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管弯头模具
本技术涉及弯头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塑料管弯头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塑料管弯头模具是一种用于塑料管弯头注塑过程中,使塑料管弯头成型的辅助装置,其在弯头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塑料管弯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现有的塑料管弯头模具使用时,模具本体安装在外界动模座上,模具本体与外界静模、抽拉机构相互配合完成弯头制作;现有的塑料管弯头模具使用中发现,模具本体的冷却效果较差,造成模具本体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效果,提高模具本体使用寿命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还包括内部带有盛放腔的箱体、冷却水管、移动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和往复丝杠,所述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模具本体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管,模具本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箱体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过渡管,过渡管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与进液管通过两组第一法兰连通,箱体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二法兰连通设置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三法兰连通,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左滑动孔、驱动孔和右滑动孔,所述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分别穿过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的两端均与冷却腔内侧壁连接,所述往复丝杠螺装穿过驱动孔,往复丝杠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模具本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口,每组所述安装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两组所述转轴分别与两组所述机械密封可转动连接,一组所述转轴顶端设置有电机,移动板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与冷却腔内壁接触的刷毛组,箱体左侧壁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过渡口,所述冷却水管外侧壁与两组所述过渡口内侧壁密封连接。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所述出液管上连通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所述过渡管上设置有Y型过滤器。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还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端设置有过渡环,所述回流管内顶部设置有支撑环,过渡环穿过支撑环,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透明板。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所述箱体顶部连通设置有呼吸阀。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还包括挡盖,所述箱体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液管,加液管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挡盖与加液管通过螺纹配合。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所述冷却水管在箱体内部呈螺旋状。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所述箱体前侧壁连通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处密封设置有第二透明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模具本体安装在外界动模座上,模具本体与外界静模、抽拉机构相互配合完成弯头制作,冷却水管与外界冷媒连通,箱体内部放置冷却液,循环泵通电后带动冷却液沿箱体、过渡管、第一软管、进液管、出液管、第二软管和回流管流动形成循环,冷却液在通过模具本体冷却腔时对模具本体进行降温,升温后冷却液进入到箱体内部,冷媒为冷却液降温使冷却液保持一定的温度,当冷却腔内部需进行清理时,在移动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往复丝杠、两组转轴和两组机械密封的配合下,开启电机使刷毛组上下往复移动,将冷却腔内壁上附着的杂质清理下来,提高冷却效果,提高模具本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移动板和刷毛组的俯视图;图4是冷却水管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模具本体;2、箱体;3、冷却水管;4、移动板;5、左固定杆;6、往复丝杠;7、进液管;8、出液管;9、过渡管;10、循环泵;11、第一软管;12、回流管;13、第二软管;14、转轴;15、机械密封;16、电机;17、刷毛;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Y型过滤器;21、转动板;22、过渡环;23、支撑环;24、呼吸阀;25、挡盖;26、加液管;27、第二透明板;28、第一透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还包括内部带有盛放腔的箱体2、冷却水管3、移动板4、左固定杆5、右固定杆和往复丝杠6,模具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模具本体1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管7,模具本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液管8,箱体2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过渡管9,过渡管9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11,第一软管11与进液管7通过两组第一法兰连通,箱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二法兰连通设置有第二软管13,第二软管13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三法兰连通,移动板4设置有左滑动孔、驱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分别穿过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的两端均与冷却腔内侧壁连接,往复丝杠6螺装穿过驱动孔,往复丝杠6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4,模具本体1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口,每组安装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15,两组转轴14分别与两组机械密封15可转动连接,一组转轴14顶端设置有电机16,移动板4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与冷却腔内壁接触的刷毛17组,箱体2左侧壁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过渡口,冷却水管3外侧壁与两组过渡口内侧壁密封连接;模具本体安装在外界动模座上,模具本体与外界静模、抽拉机构相互配合完成弯头制作,冷却水管与外界冷媒连通,箱体内部放置冷却液,循环泵通电后带动冷却液沿箱体、过渡管、第一软管、进液管、出液管、第二软管和回流管流动形成循环,冷却液在通过模具本体冷却腔时对模具本体进行降温,升温后冷却液进入到箱体内部,冷媒为冷却液降温使冷却液保持一定的温度,当冷却腔内部需进行清理时,在移动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往复丝杠、两组转轴和两组机械密封的配合下,开启电机使刷毛组上下往复移动,将冷却腔内壁上附着的杂质清理下来,提高冷却效果,提高模具本体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出液管8上连通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8,进液管7上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9;当模具本体内部冷却液需全部排出时,关闭循环泵,同时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冷却液沿排污管流出。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过渡管9上设置有Y型过滤器20;杂质被刷毛组清理后被Y型过滤器拦截,定期清理Y型过滤器即可。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还包括转动板21,转动板21顶端设置有过渡环22,回流管12内顶部设置有支撑环23,过渡环22穿过支撑环23,回流管12上设置有第一透明板28;在过渡环和支撑环的配合下,转动板可随冷却液流动而转动,可通过观察转动板的角度观察冷却液流速。本技术的塑料管弯头模具,箱体2顶部连通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管弯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带有盛放腔的箱体(2)、冷却水管(3)、移动板(4)、左固定杆(5)、右固定杆和往复丝杠(6),所述模具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模具本体(1)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管(7),模具本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液管(8),所述箱体(2)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过渡管(9),过渡管(9)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11),第一软管(11)与进液管(7)通过两组第一法兰连通,箱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二法兰连通设置有第二软管(13),第二软管(13)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三法兰连通,所述移动板(4)设置有左滑动孔、驱动孔和右滑动孔,所述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分别穿过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的两端均与冷却腔内侧壁连接,所述往复丝杠(6)螺装穿过驱动孔,往复丝杠(6)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4),模具本体(1)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口,每组所述安装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15),两组所述转轴(14)分别与两组所述机械密封(15)可转动连接,一组所述转轴(14)顶端设置有电机(16),移动板(4)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与冷却腔内壁接触的刷毛(17)组,箱体(2)左侧壁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过渡口,所述冷却水管(3)外侧壁与两组所述过渡口内侧壁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管弯头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弯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带有盛放腔的箱体(2)、冷却水管(3)、移动板(4)、左固定杆(5)、右固定杆和往复丝杠(6),所述模具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模具本体(1)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管(7),模具本体(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液管(8),所述箱体(2)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过渡管(9),过渡管(9)输出端连通设置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11),第一软管(11)与进液管(7)通过两组第一法兰连通,箱体(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二法兰连通设置有第二软管(13),第二软管(13)另一端通过两组第三法兰连通,所述移动板(4)设置有左滑动孔、驱动孔和右滑动孔,所述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分别穿过左滑动孔和右滑动孔,左固定杆(5)和右固定杆的两端均与冷却腔内侧壁连接,所述往复丝杠(6)螺装穿过驱动孔,往复丝杠(6)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4),模具本体(1)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口,每组所述安装口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15),两组所述转轴(14)分别与两组所述机械密封(15)可转动连接,一组所述转轴(14)顶端设置有电机(16),移动板(4)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有与冷却腔内壁接触的刷毛(17)组,箱体(2)左侧壁底端和顶端均设置有过渡口,所述冷却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彬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欧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