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9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孔径由入口至出口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直管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并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直管的孔径最小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所述直管的出口;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直管的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直管孔径最小处吸入水溶性尾气,使水溶性尾气随水一同在管道内流动,增加水溶性尾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水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的

技术介绍
对于水溶性尾气只需在容器内加上水,用管道将气体引入容器内,就可以很好的吸收。但是气体溶于水均会放热,使气液接触面的温度升高,但气体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液接触面温度的升高会影响气体的吸收,要使吸收完全,必须要采用多级吸收,如用多级吸收需要较多的设备,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造价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通过在直管孔径最小处吸入水溶性尾气,使水溶性尾气随水一同在管道内流动,增加水溶性尾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水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包括:直管,所述直管的孔径由入口至出口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直管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并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直管的孔径最小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所述直管的出口;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直管的入口。上述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内的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喷淋装置。上述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直管的出口与所述缓冲罐的顶部之间串联有吸收管,并且所述吸收管呈螺旋状。上述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中,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上述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上述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中,所述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换水口。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直管孔径最小处吸入水溶性尾气,使水溶性尾气随水一同在管道内流动,增加水溶性尾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水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直管;2、进气管;21、单向阀;3、吸收管;4、缓冲罐;41、喷淋装置;42、呼吸阀;43、换水口;5、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1,直管1的孔径由入口至出口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直管1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2,并且进气管2连通直管1的孔径最小处。缓冲罐4,缓冲罐4的顶部连接直管1的出口,并且在缓冲罐4的底部装有水。水泵5,水泵5的入口连接缓冲罐4的底部,水泵5的出口连接直管1的入口。水泵5将缓冲罐4底部的水抽出,使水经过直管1,然后从缓冲罐4的顶部回到缓冲罐4中。水流过直管1时,流速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并在直管1的孔径最小处打到最大流速,同时水压随流速增大而减小,水压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在直管1的孔径最小处水压最小,将进气管2内的水溶性尾气吸入水中,使水溶性尾气随水一同在管道中流动,增加水溶性尾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水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效果。不溶于水的气体随水一同流入缓冲罐4后,集中在缓冲罐4的顶部。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缓冲罐4内的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41,直管1的出口连接喷淋装置41。喷淋装置41将水洒下,在水洒落的过程中,与缓冲罐4顶部的气体接触,进一步吸收气体中未被吸收的水溶性尾气。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直管1的出口与缓冲罐4的顶部之间串联有吸收管3,并且吸收管3呈螺旋状。螺旋状的吸收管3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水流过更长的距离,增加水溶性尾气和水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水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效果。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进气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21,防止气体从进气管2处溢出。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缓冲罐4的顶部设置有呼吸阀42,在缓冲罐4内气压过大时,将缓冲罐4内的部分气体排出,减少事故的发生,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缓冲罐4的底部设置有换水口43,可以通过换水口43更换缓冲罐4内的液体,将溶解有大量水溶性尾气的水换撑较纯净水,从而继续进行对水溶性尾气的吸收。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直管,所述直管的孔径由入口至出口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直管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并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直管的孔径最小处;/n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所述直管的出口;/n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直管的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管,所述直管的孔径由入口至出口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所述直管的侧面设置有进气管,并且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直管的孔径最小处;
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所述直管的出口;
水泵,所述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直管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溶性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内的顶部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喷淋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石化西尼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