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23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座,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的内部放置有转子线包,转子线包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线包端板,线包端板的顶部均开凿有漆包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支撑座的内腔约束线包的外形,同时通过盖板约束板簧夹的外形,并且由于斜面的缘故使得盖板在下压的过程中自动对正板簧夹,同时通过螺纹加推力轴承的结构,能够均匀地压住线包侧方的漆包线,从而可以通过一个工装同时实现去应力和粘接的工作,并且保证了接线片的位置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工装,特别涉及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属于工装

技术介绍
波音737NG系列飞机的IDG(整体驱动发电机)是一个高功率的发电机,其接受从飞机发动机传来的机械能,并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发出三相交流电,以向飞机的电路系统提供电力,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所需的空调、照明等所需的电力。IDG中的转子轴上安装有一个线包,线包主要由铁芯及绕在铁芯上的漆包线绕组构成,在线包的端部,漆包线出线处粘接有接线片。接线片同时被两条板簧夹卡紧,保证其在转子轴的高速转动(12,000RPM-24,000RPM)下不脱位,接线片上插接有汇流条将电流引向IDG的二级管组件进行整流,由于线包长时间工作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承受很大的离心力,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此时需要重新绕制线圈并重新粘接同时卡住接线片。在重绕绕组时,需要绷紧漆包线,否则松动的漆包线在离心力作用下容易引起震动,甚至因震动而导致绝缘层破裂、匝间绝缘失效,从而使IDG失效,但是绷紧的漆包线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而漆包线主要由纯铜制成,在长期工作下,内应力可能引起蠕变,这对线包的性能是不利的,因此需要在绕之后进行去应力的工作,去应力需要在200℃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并且需要保持线包的外形不变,因此必须使用装用工装对线包进行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板簧夹本身要安装到转子轴上,其安装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就要求其卡住的接线片在粘接时也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因此在对线包进行修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绕制的漆包线进行去应力的工作,同时在粘接接线片时固定保证其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是靠目视对正,并且在环氧树脂未完全固化前进行试装,若发现位置偏差则再次调整,反复观察及调整会浪费一些工时,另外由于去应力和固化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两次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也会浪费一些工时,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方便地一次性地实现对线包加热去应力以及固定接线片以实施粘接的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的内部放置有转子线包,所述转子线包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线包端板,所述线包端板的顶部均开凿有漆包线槽,所述线包端板的顶部且位于漆包线槽的一侧均开凿有漆包线出线口,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且位于转子线包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远离转子线包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力轴承,所述压板远离转子线包的一侧且位于推力轴承的外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盖,所述推力轴承的内部均安装有压线螺栓,所述压线螺栓均贯穿对应的轴承盖延伸至支撑座的外侧,且所述压线螺栓均与支撑座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鱼眼螺杆,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顶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定位环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之间放置有板簧夹,所述盖板顶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部均延伸至盖板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螺栓的外侧且位于轴承盖与推力轴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螺栓远离压板的一端均设置为标准的六方头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环端部的定位止口卡入支撑座上端的台阶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环的内腔与线包端板的外形相配合,所述定位环的内腔与线包端板之间的间隙为0.03-0.06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进行抛光处理的斜槽,所述盖板中心部位斜槽的度数与板簧夹两侧的斜面度数一致,且所述板簧夹的外径小于盖板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螺栓的顶部均延伸至盖板的顶部且螺纹连接有手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支撑座的内腔约束线包的外形,同时通过盖板约束板簧夹的外形,并且由于斜面的缘故使得盖板在下压的过程中自动对正板簧夹,同时通过螺纹加推力轴承的结构,能够均匀地压住线包侧方的漆包线,从而可以通过一个工装同时实现去应力和粘接的工作,并且保证了接线片的位置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半剖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图3沿B-B方向上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部分结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局部结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线包漆包线出线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座;3、转子线包;4、压板;5、轴承盖;6、推力轴承;7、压线螺栓;8、鱼眼螺杆;9、定位环;10、盖板;11、手柄;12、顶杆;13、线包端板;14、漆包线槽;15、漆包线出线口;16、板簧夹;17、环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座2,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2的内部放置有转子线包3,转子线包3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线包端板13,线包端板13的顶部均开凿有漆包线槽14,使得转子线包3的漆包线更好的从漆包线槽14的内部冒出,然后焊接在接线片上,接线片上会插入连接至外部电路的汇流条,这样转子线包3中产生的交流电动势便会输出至外部电路;线包端板13的顶部且位于漆包线槽14的一侧均开凿有漆包线出线口15,支撑座2的内部且位于转子线包3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板4,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力轴承6,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且位于推力轴承6的外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盖5,推力轴承6的内部均安装有压线螺栓7,压线螺栓7均贯穿对应的轴承盖5延伸至支撑座2的外侧,且压线螺栓7均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便于更好的调节压线螺栓7于支撑座2之间的相对位置;支撑座2顶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鱼眼螺杆8,支撑座2的顶部安装有定位环9,定位环9的顶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盖板10,定位环9的顶部与盖板10的底部之间放置有板簧夹16,盖板10顶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的底部均延伸至盖板10的底部,通过顶杆12便于更好的压紧接线片,使得接线片与板簧夹16更好的进行接触。进一步的,压线螺栓7的外侧且位于轴承盖5与推力轴承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7,环形板17的一面抵靠在推力轴承6的内孔端面,一面被两半式轴承盖5的内侧端面扣住,从而使得压线螺栓7无法从推力轴承6和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座(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2)的内部放置有转子线包(3),所述转子线包(3)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线包端板(13),所述线包端板(13)的顶部均开凿有漆包线槽(14),所述线包端板(13)的顶部且位于漆包线槽(14)的一侧均开凿有漆包线出线口(15),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且位于转子线包(3)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力轴承(6),所述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且位于推力轴承(6)的外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盖(5),所述推力轴承(6)的内部均安装有压线螺栓(7),所述压线螺栓(7)均贯穿对应的轴承盖(5)延伸至支撑座(2)的外侧,且所述压线螺栓(7)均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2)顶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鱼眼螺杆(8),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安装有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的顶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盖板(10),所述定位环(9)的顶部与盖板(10)的底部之间放置有板簧夹(16),所述盖板(10)顶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底部均延伸至盖板(10)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线包修理中的多用途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座(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座(2)的内部放置有转子线包(3),所述转子线包(3)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线包端板(13),所述线包端板(13)的顶部均开凿有漆包线槽(14),所述线包端板(13)的顶部且位于漆包线槽(14)的一侧均开凿有漆包线出线口(15),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且位于转子线包(3)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力轴承(6),所述压板(4)远离转子线包(3)的一侧且位于推力轴承(6)的外侧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盖(5),所述推力轴承(6)的内部均安装有压线螺栓(7),所述压线螺栓(7)均贯穿对应的轴承盖(5)延伸至支撑座(2)的外侧,且所述压线螺栓(7)均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2)顶部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鱼眼螺杆(8),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安装有定位环(9),所述定位环(9)的顶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盖板(10),所述定位环(9)的顶部与盖板(10)的底部之间放置有板簧夹(16),所述盖板(10)顶部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底部均延伸至盖板(10)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