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2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包括:玻壳,所述玻壳内部一端粘接固定有左封装体,且玻壳内部位于左封装体对称位置粘接固定有右封装体,所述左封装体内部封装固定有阳极引脚,且右封装体内部封装固定有阴极引脚,所述阳极引脚与阴极引脚结构相同;装配块,所述装配块粘接固定在右封装体内侧端;金属触丝,所述金属触丝嵌入固定在装配块内部,且金属触丝端部与阳极引脚接触连接;N型晶片,所述N型晶片固定粘接在右封装体内端面,此二极管的金属触丝通过装配块进行封装固定,在装置生产装配时直接将装配块与阳极引脚装配固定就完成了对金属触丝的安装固定,安装精度较高,金属触丝的位置精确,降低了成产难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最早诞生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电路中,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进行合理的连接,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整流、对调制信号检波、限幅和钳位以及对电源电压的稳压等多种功能。无论是在常见的收音机电路还是在其他的家用电器产品或工业控制电路中,都可以找到二极管的踪迹。点接触二极管是常见的一种二极管,传统的点接触二极管的金属触丝生产安装比较难矫正,导致生产难度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包括:玻壳,所述玻壳内部一端粘接固定有左封装体,且玻壳内部位于左封装体对称位置粘接固定有右封装体,所述左封装体内部封装固定有阳极引脚,且右封装体内部封装固定有阴极引脚,所述阳极引脚与阴极引脚结构相同;装配块,所述装配块粘接固定在右封装体内侧端;金属触丝,所述金属触丝嵌入固定在装配块内部,且金属触丝端部与阳极引脚接触连接;N型晶片,所述N型晶片固定粘接在右封装体内端面,且N型晶片与阴极引脚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触丝与N型晶片挤压接触。优选的,所述装配块靠近阳极引脚一端嵌入固定有触片,且金属触丝与触片固定连接,所述阳极引脚与触片挤压接触。优选的,所述玻壳表面对称嵌入密封固定有硅胶体。优选的,所述左封装体和右封装体均采用的是导热灌封胶体。优选的,所述玻壳的边角均开设有圆角。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自定位功能的钻尾钉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阳极引脚和阴极引脚进行连接使用,通过金属触丝与N型晶片的接触形成较小的PN结,适用于高频电路,装置的金属触丝通过装配块进行封装固定,在装置生产装配时直接将装配块与阳极引脚装配固定就完成了对金属触丝的安装固定,安装精度较高,金属触丝的位置精确,降低了成产难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金属触丝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玻壳,2、阳极引脚,3、阴极引脚,4、左封装体,5、右封装体,6、装配块,7、金属触丝,8、N型晶片,9、硅胶体,10、触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金属触丝安装结构示意图。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包括:玻壳1、装配块6、金属触丝7和N型晶片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玻壳1,所述玻壳1内部一端粘接固定有左封装体4,且玻壳1内部位于左封装体4对称位置粘接固定有右封装体5,所述左封装体4内部封装固定有阳极引脚2,且右封装体5内部封装固定有阴极引脚3,所述阳极引脚2与阴极引脚3结构相同;装配块6,所述装配块6粘接固定在右封装体5内侧端;金属触丝7,所述金属触丝7嵌入固定在装配块6内部,且金属触丝7端部与阳极引脚2接触连接;N型晶片8,所述N型晶片8固定粘接在右封装体5内端面,且N型晶片8与阴极引脚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触丝7与N型晶片8挤压接触。所述装配块6靠近阳极引脚2一端嵌入固定有触片10,且金属触丝7与触片10固定连接,所述阳极引脚2与触片10挤压接触,增加阳极引脚2和金属触丝7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玻壳1表面对称嵌入密封固定有硅胶体9,增加装置的散热效果。所述左封装体4和右封装体5均采用的是导热灌封胶体,封装紧密稳定,具有较好的绝缘散热效果。所述玻壳1的边角均开设有圆角,避免边角产生毛刺,提高装置的整体质量。本技术提供的具有自定位功能的钻尾钉的工作原理如下:装置通过阳极引脚2和阴极引脚3进行连接使用,通过金属触丝7与N型晶片8的接触形成较小的PN结,适用于高频电路,装置的金属触丝7通过装配块6进行封装固定,在装置生产装配时直接将装配块6与阳极引脚2装配固定就完成了对金属触丝7的安装固定,安装精度较高,金属触丝7的位置精确,降低了成产难度,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壳(1),所述玻壳(1)内部一端粘接固定有左封装体(4),且玻壳(1)内部位于左封装体(4)对称位置粘接固定有右封装体(5),所述左封装体(4)内部封装固定有阳极引脚(2),且右封装体(5)内部封装固定有阴极引脚(3),所述阳极引脚(2)与阴极引脚(3)结构相同;/n装配块(6),所述装配块(6)粘接固定在右封装体(5)内侧端;/n金属触丝(7),所述金属触丝(7)嵌入固定在装配块(6)内部,且金属触丝(7)端部与阳极引脚(2)接触连接;/nN型晶片(8),所述N型晶片(8)固定粘接在右封装体(5)内端面,且N型晶片(8)与阴极引脚(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触丝(7)与N型晶片(8)挤压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壳(1),所述玻壳(1)内部一端粘接固定有左封装体(4),且玻壳(1)内部位于左封装体(4)对称位置粘接固定有右封装体(5),所述左封装体(4)内部封装固定有阳极引脚(2),且右封装体(5)内部封装固定有阴极引脚(3),所述阳极引脚(2)与阴极引脚(3)结构相同;
装配块(6),所述装配块(6)粘接固定在右封装体(5)内侧端;
金属触丝(7),所述金属触丝(7)嵌入固定在装配块(6)内部,且金属触丝(7)端部与阳极引脚(2)接触连接;
N型晶片(8),所述N型晶片(8)固定粘接在右封装体(5)内端面,且N型晶片(8)与阴极引脚(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触丝(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朗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