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54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在液体显影方式中具有足够的耐溶剂性和耐裂性、并且电特性也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其是包括导电性基体(1)、依次设置在导电性基体上的电荷产生层(3)和电荷传输层(4)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荷传输层含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和打印机等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在电荷传输层中含有特定的粘合剂树脂和空穴传输物质、从而耐溶剂性优良且电特性良好的液体显影用带负电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显影方式的电子照相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工艺中,作为使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可视化的显影方式,大致有使用粉体调色剂的干式显影方式、和使用使调色剂分散在绝缘性液体中而成的液体显影剂的液体显影方式。在普通的办公用途中,主要使用干式显影方式的装置。另一方面,在液体显影方式中,可使用比粉体调色剂(粒径:5~8μm)的粒径更小的调色剂(粒径:0.1~2μm),可实现比干式显影方式更高的分辨率,因此液体显影方式的装置具有可获得接近于胶版印刷的高画质、还能应对高速化的优点,作为胶版印刷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按需印刷(日文:オンデマンド印刷)等新型商业印刷系统。另一方面,关于作为电子照相工艺的核心的感光体,以往的主流是使用硒和硒合金、氧化锌、硫化镉等无机类光导电性材料的无机感光体,但是最近,利用无公害性、成膜性和轻量性等优点,正在积极进行使用有机类光导电性材料的有机感光体的开发。其中,具备由功能分离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层叠而成的感光层的所谓功能分离层叠型有机感光体中,由适合于各项功能的材料形成各层,因而容易控制特性等优点多,成为主流的有机感光体。电荷产生层主要作为在接收光时产生电荷的层发挥功能,电荷传输层主要作为在暗处保持静电位、并且在接收光时传输电荷的层发挥功能。将这种有机感光体用于液体显影方式的情况下,感光层对于液体显影剂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耐溶剂性很重要。作为液体显影剂的溶剂,因为要求高绝缘性,所以大多使用异链烷烃等烃类溶剂。如果这种烃类溶剂与感光体长时间接触,则电荷传输层中所含的电荷传输物质有时会溶出至液体显影剂中,产生各种问题。即,因为电荷传输物质的溶出,有时会发生电荷传输能力下降和灵敏度下降,因为内部应力和由烃类溶剂导致的粘合剂树脂的溶胀,有时会发生开裂(裂纹)等,使耐久性下降。为了解决该课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在感光体表面形成由热固性树脂构成的表面保护层,来防止电荷传输剂向液体显影剂中溶出。但是,在这种感光体中,由于新设表面保护层而产生灵敏度下降的副作用,以及制造成本高的新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在感光层中使用特定的聚芳酯树脂,来提高在液体显影体系中的耐裂性,然而,虽然确认有若干改善,但在耐裂性方面有所不足,在电特性方面也较差,因此并不具有足够的实用性能。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使用无机性值/有机性值(I/O值)在0.37以上、特别是在0.37~0.45的范围内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电荷传输层的粘合剂树脂,并且使空穴传输剂的分子量在900以上、特别是在900~1547.1的范围内,来提高耐裂性等。但是,即使是这种感光体,防止电荷传输剂向液体显影剂中溶出的效果也不足,不能说耐裂性足够。此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规定的三苯胺衍生物、使用该三苯胺衍生物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电子照相感光体,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在电荷传输层中使用特定的粘合剂树脂、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和抗氧化剂、并且规定了电荷传输层中的空穴传输物质的质量比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2218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9681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208880号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7/138566号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8/15069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所述的点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能装载于液体显影方式的装置、对于烃类溶剂具有足够的耐溶剂性和耐裂性、并且电特性也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通过在电荷传输层中含有特定的粘合剂树脂和空穴传输物质,可在维持优良的灵敏度特性的同时提高耐溶剂性和耐裂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是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包括导电性基体、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其中,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式(1)中,R1~R2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氟代烷基,m、n是满足0.4≤n/(m+n)≤0.6的数,链末端基团是1价芳香族基团或1价含氟脂肪族基团)并且含有作为空穴传输物质的具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式(2)中,R3~R20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芳基或芳基取代烯基,a表示0~2的整数)。这里,表示所述电荷传输层中的所述空穴传输物质的质量(H)在所述粘合剂树脂的质量(B)与所述空穴传输物质的质量(H)之和中所占的比例的质量比H/(B+H)优选满足下式(3)。20质量%≤H/(B+H)≤50质量%(3)此外,所述电荷传输层的膜厚优选在25μm以下。另外,所述电荷产生层优选含有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Y型氧钛酞菁。此外,关于所述感光体,使用感光体用的电特性试验装置,在初始静电位-1000V、从曝光到电位测定探针的移动时间0.03s、曝光光波长650nm、曝光量1.0μJ/cm2的条件下测得的初始灵敏度VL(-V)的绝对值优选在80以下。此外,关于所述感光体,将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室温下、100小时的条件下浸渍于液体显影用显影剂中所含的烃类溶剂中时的所述空穴传输物质从所述电荷传输层的溶出量优选在5×10-8g/cm3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是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制造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时、使用浸渍涂布法形成所述电荷产生层和所述电荷传输层的工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是一种电子照相装置,其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将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装置;使用使调色剂分散在烃类溶剂中而得的液体显影剂,将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将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构成,可提供灵敏度特性优良、并且与作为液体显影用的显影剂使用的烃类溶剂接触时空穴传输物质的溶出量也少、耐溶剂性和耐裂性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及电子照相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装置的一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是包括:/n导电性基体、/n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是包括:
导电性基体、
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



式(1)中,R1~R2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氟代烷基,m、n是满足0.4≤n/(m+n)≤0.6的数,链末端基团是1价芳香族基团或1价含氟脂肪族基团,
并且含有作为空穴传输物质的具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式(2)中,R3~R20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芳基或芳基取代烯基,a表示0~2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表示所述电荷传输层中的所述空穴传输物质的质量(H)在所述粘合剂树脂的质量(B)与所述空穴传输物质的质量(H)之和中所占的比例的质量比H/(B+H)满足下式(3),
20质量%≤H/(B+H)≤50质量%(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传输层的膜厚在25μm以下。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胜小林广高朱丰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