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聚肽及其治疗HIV感染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7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抗HIV感染生物活性并具有氨基酸序列(Z↓[1]-LE-X↓[1]-IP-X↓[2]-X↓[3]-X↓[4]-P-X↓[5]-X↓[6]-X↓[7]-X↓[8]-X↓[9]-X↓[10]-K-X↓[11]-X↓[12]-X↓[13]-X↓[14]-X↓[15]-Z↓[2])↓[n]的寡聚肽,其中n表示单体肽链的数目,其中n是2、3或4;X↓[1]是赖氨酸、丙氨酸或天冬氨酸;X↓[2]是半胱氨酸、甲硫氨酸或异亮氨酸;X↓[3]是丝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或甘氨酸;X↓[4]是异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或半胱氨酸;X↓[5]是脯氨酸、D-脯氨酸或者取代的L-或D-脯氨酸;X↓[6]是半胱氨酸或谷氨酸;X↓[7]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或半胱氨酸;X↓[8]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或半胱氨酸;X↓[9]是具有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0]是甘氨酸、丙氨酸或天冬酰胺;X↓[11]是脯氨酸、天冬氨酸、八氢吲哚基-2-羧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2]是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3]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4]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5]是苯丙氨酸或缺失;Z↓[1]是NH↓[2]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Z↓[2]是COOH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和是其片段和/或衍生物的寡聚肽,尤其是酰胺化、烷基化、酰基化、硫酸化、PEG化、磷酸化和/或糖基化的衍生物,及其突变体;前提条件是(a)如果X↓[12]是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和/或(b)如果X↓[12]是苯丙氨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缺失;和(c)肽中最多有三个半胱氨酸残基;和(d)所述寡聚肽不具有序列(LEAIPCSIPPEFLFGKPFVF)↓[2](VIR-576);和(e)所述单体肽链不经一条肽链的N-端与另一条肽链的C-端之间的肽键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细胞表现抑制活性的寡聚肽。特别地,它们包括包含氨基酸序列(Z1-LE-X1-IP-X2-X3-X4-P-X5-X6-X7-X8-X9-X10-K-X11-X12-X13-X14-X15-Z2)n的单体肽链的寡聚肽,其中n表示单体肽链的数目,其中n是2、3或4;X1是赖氨酸、丙氨酸或天冬氨酸;X2是半胱氨酸、甲硫氨酸或异亮氨酸;X3是丝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或甘氨酸;X4是异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或半胱氨酸;X5是脯氨酸、D-脯氨酸或取代的L-或D-脯氨酸;X6是半胱氨酸或谷氨酸;X7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或半胱氨酸;X8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或半胱氨酸;X9是具有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0是甘氨酸、丙氨酸或天冬酰胺;X11是脯氨酸、天冬氨酸、八氢吲哚基-2-羧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2是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3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4是具有疏水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5是苯丙氨酸或缺失;Z1是NH2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Z2是COOH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和是其片段和/或衍生物的寡聚肽,尤其是酰胺化、烷基化、酰基化、硫酸化、PEG化、磷酸化和/或糖基化的衍生物,及其突变体;并且前提是(a)如果X12是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和/或(b)如果X12是苯丙氨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缺失;和(c)在寡聚肽的任意单体肽链中最多有三个半胱氨酸残基;和(d)所述寡聚肽不具有序列(LEAIPCSIPPEFLFGKPFVF)2(VIR-576);和(e)所述单体肽链不经过一条肽链的N-端至另一条肽链的C-端之间的肽键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编码本专利技术寡聚肽的单体肽链的核酸分子,但编码WO 2004/056871中已公开的单体肽链的核酸分子除外。本专利技术也涉及特异性结合所述寡聚肽的抗体,以及包含所述肽、核酸和/或抗体的药物。本专利技术寡聚肽在制造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也被公开。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本专利技术至少一种寡聚肽的测试,用于确定能与HIV的融合肽相互作用的分子。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含本专利技术至少一种寡聚肽、和/或本专利技术至少一种核酸分子和/或本专利技术至少一种抗体的诊断剂。还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寡聚肽在所述测试中的用途,以及所述诊断剂在测试分离的血浆、组织、尿、精液和/或脑脊液中HIV感染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最近这些年,对于具有抗HIV感染活性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和测试了几种药物,它们延迟和抑制艾滋病的发作并降低血液中HIV水平。在美国,艾滋病发作后感染HIV的患者的寿命从1984年的11个月延长到1997年的46个月。在寻找治疗法中应用了多种策略,得到了几种类型的药物,如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酶的蛋白酶阻滞剂,以及抑制逆转录病毒复制必需的病毒逆转录酶的药物。最近刚开发的一组活性剂是融合抑制剂,它们将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已经表明,提供白细胞介素-2与其它活性剂的组合能增加免疫应答的强度。通过阻断病毒附着和进入宿主细胞期间发生的其中一个分子步骤,进入抑制剂阻断HIV病毒颗粒与血细胞的附着。一个重要的步骤是HIV与一种主要趋化因子共受体CCR5和CXCR4(CC趋化因子受体5和CXCR趋化因子受体4)的结合。这些共受体位于血细胞表面,在病毒进入前与HIV包膜蛋白结合时需要它们。进入所需要的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另一步骤是HIV包膜蛋白gp120与细胞CD4受体的结合。这些步骤经常被称为病毒颗粒与细胞靶标的附着。已经显示,阻断HIV与趋化因子共受体相结合可以抑制病毒进入(Strizki J.M.,Proc.Natl.Acad Sci.USA,2001,98,12718-12723)。据报告通过阻断gp120与CD4受体相互作用也可以实现相同目的(Lin et al.,Proc.Natl.Acad Sci.USA,2003,100,11013-11018)。HIV蛋白gp41也已经被识别为开发抗HIV药物的靶标(Gordon et al.,AIDS Research and HumanRetroviruses 11,677-686,1995)。第一个批准的融合抑制剂是enfuvirtide(T-20,Fuzeon,DP178)(WO 01/51673 A2;WO 96/40191;Cervia J.S et al.,Clin.Infect.Dis,2003,37,1102-1106;Kilby J.M.,Nature Medicine,1998,4,1302-1307)。这种融合抑制剂与HIV包膜蛋白gp41中被称为HR-2的部分相同,它通过与gp41的HR-1区段(HR=七价重复)相结合来抑制HIV-细胞融合,从而阻止HR-2与gp41的HR-1区段相结合并进而阻止六螺旋束的形成,而病毒颗粒与血细胞融合需要这种六螺旋束。T-20未显示可与HIV gp41的HR-1以外的蛋白质区段或者甚至病毒或真核起源的其它分子相结合。具有抗HIV生物活性的另一种药剂最近描述于WO 01/34640。所公开的是名为VIRIP(病毒抑制肽)的20个氨基酸的肽,它分离自人血滤出物(human hemofiltrate)并发现可抑制HIV感染人细胞。具有抗HIV生物活性的VIRIP的合成衍生物公开于WO 2004/056871。尽管有这些努力以及可用的不同药物,问题仍未解决,还不能治愈艾滋病,因为已知治疗方法尽管能显著降低体内和感染HIV的血细胞中HIV水平,却不能完全去除病毒。一种特别的缺点是HIV尤其容易突变,经常导致产生对某种治疗方法的抗性。一般来说,已知治疗法仅仅在它们与其它治疗法联合施用时才足够有效。这种联合治疗在目前延长了普通患者的寿命,但不能治愈,并且通常伴随严重副作用,经常不允许患者过“正常”的生活。对于提供新治疗法和改进的治疗法有很大的医学需求,这样的治疗方法将导致治疗改善、副作用降低、和显著延长HIV感染者在艾滋病发作前后的期望寿命。本专利技术面对提供新治疗法的问题,该治疗法将克服上述问题,并将允许高效的治疗或者有助于高效的联合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令人惊奇地,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寡聚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述寡聚肽至少与HIV gp41的融合肽相互作用。该融合肽是gp41的氨基最末端的部分,由约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目前的模型中,gp41的疏水融合肽充当连接病毒颗粒与细胞宿主膜的锚(Dimitrov A.S.et al.,Biochemistry,2003,42,14150-14158;Mobley et al.,Biochim.Biophys.Acta,1999,1418,1-18),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肽干扰HIV的进入细胞过程,从而阻止病毒进入。本专利技术的肽具有抗HIV感染的生物活性,包含氨基酸序列(Z1-LE-X1-IP-X2-X3-X4-P-X5-X6-X7-X8-X9-X10-K-X11-X12-X13-X14-X15-Z2)n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寡聚肽,其具有抗HIV感染的生物活性,并包含氨基酸序列(Z↓[1]-LE-X↓[1]-IP-X↓[2]-X↓[3]-X↓[4]-P-X↓[5]-X↓[6]-X↓[7]-X↓[8]-X↓[9]-X↓[10]-K-X↓[11]-X↓[12]-X↓[13]-X↓[14]-X↓[15]-Z↓[2])↓[n]的单体肽链,其中n表示单体肽链的数目,其中n是2、3或4;X↓[1]是赖氨酸、丙氨酸或天冬氨酸;X↓[2]是半胱氨酸、甲硫氨酸或异亮氨酸;X ↓[3]是丝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或甘氨酸;X↓[4]是异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或半胱氨酸;X↓[5]是脯氨酸、D-脯氨酸或取代的L-或D-脯氨酸;X↓[6]是半胱氨酸或谷氨酸;X↓[7]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 侧链的氨基酸或者半胱氨酸;X↓[8]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或者半胱氨酸;X↓[9]是具有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0]是甘氨酸、丙氨酸或天冬酰胺;X↓[11]是脯氨酸、天冬氨酸、八氢吲哚基-2-羧酸或 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2]是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X↓[13]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侧链的氨基酸;X↓[14]是具有疏水性或芳香侧链的氨基 酸;X↓[15]是苯丙氨酸或缺失;Z↓[1]是NH↓[2]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Z↓[2]是COOH或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和是其片段和/或衍生物的寡聚肽,尤其是酰胺化、烷基化、酰基化、硫酸化、 PEG化、磷酸化和/或糖基化的衍生物,及其突变体;其前提条件是(a)如果X↓[12]是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D-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苯丙 氨酸;和/或(b)如果X↓[12]是苯丙氨酸,那么X↓[13]、X↓[14]和X↓[15]分别是缬氨酸、苯丙氨酸和缺失;和(c)寡聚肽的任何单体肽链中最多有三个半胱氨酸残基;和(d)所述寡聚肽不是(LEAIPCSIP PEFLFGKPFVF)↓[2](VIR-576);和(e)所述单体肽链不经一条肽链的N-端至另一条肽链的C-端之间的肽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努特阿德曼弗兰克基希霍夫扬明希阿克塞尔舒尔茨沃尔夫格奥尔格福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IPF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