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色苷D和有效组分,及其制法、药物组合物与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芦荟中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和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药理活性和医药用途。芦荟中的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β-分泌酶抑制活性和神经细胞保护活性,作用机理明确,是前景很好的对抗老年痴呆症的有效药物。芦荟中的有效组分AV(芦荟色苷D的含量为30%~50%),可通过95%的乙醇提取,提取物用大孔吸附树脂经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回收溶剂制得,可期待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确切地说芦荟中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和富含芦荟色苷D有效组分,可期待制成对抗老年痴呆症的有效药物。
技术介绍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在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病理机制研究认定β-淀粉样蛋白(Aβ)的非正常堆积是老年痴呆症最重要的成因。β-分泌酶是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和进行密切相关的一个新靶点。它可将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裂解成40肽或42肽的Aβ;在动物体内证明,β-分泌酶的抑制剂可以大大降低Aβ的水平,并改善与AD类似的发病症状。现已报道的β-分泌酶抑制剂绝大多数是多肽和拟肽类化合物,仅有少数是合成的小分子杂环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抑制剂仅在2003年11月才有第一次报道(儿茶酚类化合物,IC5010-6M水平)。在药理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芦荟属植物芦荟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制β-分泌酶的活性(10-5μg/mL水平),虽然芦荟的化学成分因品种而有很大差异,而且对芦荟已有不少化学成分研究,但从中发现新结构的β-分泌酶抑制剂却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对其β-分泌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色原酮苷类化合物芦荟色苷D为芦荟中抑制β-分泌酶的主要有效成份,而芦荟色苷D含量在80%的有效组分也具有显著的β-分泌酶抑制活性和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其特点是1)有效成份和有效组分明确;2)作用显著,机制明确;3)结果稳定,各实验结果均可重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芦荟中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和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药理活性和医药用途,它包括1.芦荟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其特征为芦荟有效成分——芦荟色苷D,结构式如下 芦荟色苷D2.上述芦荟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其特征在于芦荟色苷D的三维空间化学结构,芦荟色苷D的色原酮苷类衍生物的三维空间化学结构。3.上述芦荟有效成份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的药理活性,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不仅具有较好的β-分泌酶抑制活性,还具有抗氧化活性(芦荟色苷D的活性水平在10-6μg/mL),可对抗Aβ聚合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因此,上述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有可能从减少Aβ生成和保护神经细胞两个机理对抗老年痴呆症4.上述芦荟有效成份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的医药用途,其特征为上述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可作为制备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有效药物。5.上述芦荟有效成份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a.芦荟有效组分AV(芦荟色苷D含量为30%~50%)的制备方法,95%的乙醇水溶液热回流提取三次,回收乙醇水溶液,提取液浓缩后用5%的乙醇水溶液溶解,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层析材料,经过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定量收集洗脱液,浓缩,薄层层析检查,收集40%~60%乙醇洗脱液,即含芦荟色苷D的组分,回收溶剂即得。(其中所用醇可以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碳链小于32烷醇、碳链小于32烯醇及苯酚等;其中所用大孔树脂包括各种非极性、弱极性、中极性、极性的国产或进口大孔吸附树脂。)b.芦荟有效组分AV中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的薄层检查方法薄层板为GF254正相硅胶薄层板,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水(80∶20∶2)三相溶剂系统,观察方法是在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芦荟色苷D呈现蓝色荧光。c.芦荟有效组分AV中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系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用外标法法确定有效成分芦荟色苷D的含量。6.上述芦荟有效成份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其特征为a.上述芦荟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的及其衍生物和有效组分,包括加入各种辅料的各种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缓释剂等口服制剂和注射水针剂、粉针剂、冻干剂等注射制剂。b.各种辅料包括葡萄糖、蔗糖、微晶纤维素、各种高分子辅料等。c.其缓释制剂包括缓释包衣微丸剂、缓释骨架片剂、缓释脉冲释放片剂、缓释渗碳透泵片剂、缓释包衣片剂等口服缓释、控释剂型。其中应用的缓释包衣技术包括PH依赖型缓释包衣技术、溶蚀延迟包衣技术、基于结肠酶降解缓释包衣技术等。d.在制备工艺和制剂中加入抗氧化剂,防止芦荟有效组分的分解和变化,抗氧化剂包括各种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脂溶性抗氧化剂,及其混合使用。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包括Vc、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甲醛合亚硫酸氢钠、硫脲、半胱氨酸、蛋氨酸、硫代乙酸、硫代甘油等;脂溶性抗氧化剂包括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二丁甲苯酚(BHT)、培酸丙酯(PG)、生育酚(Ve)、卵磷脂等,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制剂总量的0.01%-9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芦荟醇提物精制提纯得到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和制备为有效成份含量在30%-50%的有效组分,可以除去大量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等杂质,药效明确,副作用小,提供了可期待用于治疗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医药用途的有效部位,本实验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制成药物剂型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有效组分AV对静息状态下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无Mg2+的Hanks液中,各种不同浓度有效组分AV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无影响;在有Mg2+的Hanks液中,10ug/ml的有效组分AV能降低Hanks液中PC12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结果用平均值±SD表示,n=4,*P<0.05。(有效组分AV的3个浓度,AV10.1ug/ml,AV21ug/ml,AV310ug/ml)图2.有效组分对于由KCl刺激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的影响将预先给AV或不给AV的细胞经Fura-2负载后用含100mmol/L KCl的培养液吻孵。结果用平均值±SD表示,**P<0.01。(有效组分AV的3个浓度,AV10.1ug/ml,AV21ug/ml,AV310ug/ml) 图3.SH-SY5Y细胞用64mmol NaN3孵育4小时后,再用10μmol/L JC-1负载。用Polarstar在激发波长490nm处检测535nm和595nm发射波长的荧光强度。结果用红色荧光/绿色荧光值的平均值±SD表示。n=4,*P<0.05。(有效组分AV的3个浓度,AV10.1ug/ml,AV21ug/ml,AV310ug/ml)图4.在96孔板中加入线粒体,用不同浓度的有效组分温孵,然后在孔中加入5μmol/L resazurin,经孵育30分钟后检测荧光强度(530nm激发光/590nm发射光)。结果用平均值±SD表示,n=4,*P<0.05。(有效组分AV的3个浓度,AV10.1ug/ml,AV21ug/ml,AV310ug/ml)图5.有效组分AV对由半胱氨酸亚铁诱导的大鼠脑组织中MDA生成量的影响的体外实验。半胱氨酸亚铁50μmoL/L硫酸亚铁,200μmol/L半胱氨酸。结果用平均值±SD表示,n=4,**P<0.01。(有效组分AV的3个浓度,AV10.1ug/ml,AV21ug/ml,AV310ug/ml)。图6.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有效组分对大鼠寻找平台时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芦荟中的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及其色原酮苷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和医药用途,它包括芦荟中的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其特征为:芦荟有效成份-芦荟色苷D,结构式如下:***芦荟色苷D。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唯硕杜冠华杨庆云王月华曹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