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97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文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用于对具有机头和杯体的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机头具有朝下的搭持面,搭持面用于支撑在杯体的杯沿上;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件,位于机头的上方、并置于机头上;下防护件,位于杯体的下方、并置于杯体上;和内托,置于杯体内、并向上撑起机头,以使得搭持面与杯体的杯沿轴向间隔,在包装后搬运跌落以及碰撞时,机头虽然会因为上防护件卡位不牢或变形而上下窜动,但是由于搭持面与杯体的杯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该间距较大,机头窜动时不会与杯体发生撞击,避免了机头和杯体相互磕碰损伤的问题,其包装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组件
本技术涉及包装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护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豆浆机,机头安装在杯体上,机头和杯体通过上防护件和下防护件进行包装防护。在搬运跌落、碰撞时,机头会因为上防护件卡位不牢或变形而上下窜动,此时机头与杯体的撞击力较大,极容易损伤机头和杯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组件,能够更好地对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避免机头和杯体相互磕碰损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用于对具有机头和杯体的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所述机头具有朝下的搭持面,所述搭持面用于支撑在所述杯体的杯沿上;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件,位于所述机头的上方、并置于所述机头上;下防护件,位于所述杯体的下方、并置于所述杯体上;和内托,置于所述杯体内、并向上撑起所述机头,以使得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轴向间隔,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可选地,所述机头包括:上盖;下盖,其上端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搭持面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连接的位置处,所述下盖的下端面支撑在所述内托上;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盖内;和粉碎刀片,安装在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转轴上。可选地,所述内托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粉碎刀片和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容纳孔内。可选地,所述机头包括:上盖;下盖,其上端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搭持面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连接的位置处;粉碎罩,安装在所述下盖的下端,所述粉碎罩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内托上;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盖内;和粉碎刀片,位于所述粉碎罩内、并安装在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转轴上。可选地,所述内托上具有开口朝上的凹腔,所述机头的下端抵在所述凹腔的内底面上。可选地,所述凹腔的底壁的厚度不小于10mm。可选地,所述凹腔的侧壁的厚度不小于15mm。可选地,所述凹腔的侧壁的轴向高度不小于30mm。可选地,所述凹腔的侧壁与所述机头的下端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1mm。可选地,所述凹腔的侧壁与所述杯体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小于1mm。可选地,所述凹腔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轴向高度不小于所述内托轴向高度的1/3。可选地,所述凸起为环形凸起。可选地,所述凸起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弧形凸起。可选地,所述内托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杯体内侧面上的扰流筋。可选地,所述豆浆机还包括:过滤杯,安装在所述杯体内,所述内托置于所述过滤杯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内托置于杯体内、并向上撑起机头,以使得搭持面与杯体的杯沿轴向间隔,在包装后搬运跌落以及碰撞时,机头虽然会因为上防护件卡位不牢或变形而上下窜动,但是由于搭持面与杯体的杯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该间距较大,机头窜动时不会与杯体发生撞击,避免了机头和杯体相互磕碰损伤的问题,其包装性能更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组件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内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组件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内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组件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内托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内托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内托再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组件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组件使用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0机头,111搭持面,112粉碎刀片,113粉碎罩,114下盖,120杯体,121杯沿,130过滤杯,210上防护件,220下防护件,230内托,231凹腔,232凸起,233避让槽,234容纳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组件,如图1至图8所示,用于对具有机头110和杯体120的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机头110具有朝下的搭持面111,搭持面111用于支撑在杯体120的杯沿121上;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件210,位于机头110的上方、并置于机头110上;下防护件220,位于杯体120的下方、并置于杯体120上;和内托230,置于杯体120内、并向上撑起机头110,以使得搭持面111与杯体120的杯沿121轴向间隔,搭持面111与杯体120的杯沿121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该防护组件,内托230置于杯体120内、并向上撑起机头110,以使得搭持面111与杯体120的杯沿121轴向间隔,在包装后搬运跌落以及碰撞时,机头110虽然会因为上防护件210卡位不牢或变形而上下窜动,但是由于搭持面111与杯体120的杯沿121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该间距较大,机头110窜动时不会与杯体120发生撞击,避免了机头110和杯体120刚性冲击而磕碰损伤的问题,其包装性能更好。其中,如图1至图8所示,内托230上具有开口朝上的凹腔231,机头110的下端抵在凹腔231的内底面上,通过凹腔231的底壁对机头110进行支撑。为了确保防护效果更好,凹腔231的底壁的厚度配置为不小于10mm,凹腔231的侧壁的厚度配置为不小于15mm,凹腔231的侧壁的轴向高度配置为不小于30mm。而且,凹腔231的侧壁与机头110的下端之间的径向距离配置为不小于1mm,凹腔231的侧壁与杯体120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配置为不小于1mm,既保证豆浆机在各方向跌落时都能有效地进行防护、缓冲,还保证机头110径向摆动时其下端不会与杯体120发生磕碰。再者,如图5至图8所示,凹腔23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232,凸起232的轴向高度配置为不小于内托230轴向高度的1/3,以更好地实现内托230定位在杯体120内,凸起232的外侧面与杯体120的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配置为不小于1mm。可以是,如图5至图7所示,凸起232为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可以位于凹腔231的外侧面的上部,环形凸起也可以位于凹腔231的外侧面的中部等;或者可以是,如图8所示,凸起232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弧形凸起;以上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组件,用于对具有机头和杯体的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所述机头具有朝下的搭持面,所述搭持面用于支撑在所述杯体的杯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n上防护件,位于所述机头的上方、并置于所述机头上;/n下防护件,位于所述杯体的下方、并置于所述杯体上;和/n内托,置于所述杯体内、并向上撑起所述机头,以使得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轴向间隔,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组件,用于对具有机头和杯体的豆浆机进行包装防护,所述机头具有朝下的搭持面,所述搭持面用于支撑在所述杯体的杯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上防护件,位于所述机头的上方、并置于所述机头上;
下防护件,位于所述杯体的下方、并置于所述杯体上;和
内托,置于所述杯体内、并向上撑起所述机头,以使得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轴向间隔,所述搭持面与所述杯体的杯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
上盖;
下盖,其上端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搭持面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连接的位置处,所述下盖的下端面支撑在所述内托上;
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盖内;和
粉碎刀片,安装在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上设置有容纳孔,所述粉碎刀片和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容纳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
上盖;
下盖,其上端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搭持面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连接的位置处;
粉碎罩,安装在所述下盖的下端,所述粉碎罩的下端支撑在所述内托上;
电机,安装在所述下盖内;和
粉碎刀片,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