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64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感,i根第一线束绕制在第一支架上,(n‑i)根第一线束绕制在第二支架上,i根第一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方向与(n‑i)根第一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方向相反;(n‑i)根第二线束绕制在第一支架上,i根第二线束绕制在第二支架上,(n‑i)根第二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轨迹与i根第一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轨迹相同,i根第二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轨迹与(n‑i)根第一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轨迹相同;本实施例提出的电感可以减少共模电感的漏感,磁芯不会饱和失效,可以正常滤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感。
技术介绍
在电子电路中,会产生共模高频干扰,为消除此类干扰,常在电路中增加共模电感,但现有的共模电感漏感过大,漏感过大,磁芯容易饱和失效,导致无法滤波,同时会影响差模电感的滤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共模电感,包括n根第一线束、n根第二线束、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i根第一线束绕制在第一支架上,(n-i)根第一线束绕制在第二支架上,i根第一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方向与(n-i)根第一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方向相反;(n-i)根第二线束绕制在第一支架上,i根第二线束绕制在第二支架上,(n-i)根第二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轨迹与i根第一线束在第一支架上的绕制轨迹相同,i根第二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轨迹与(n-i)根第一线束在第二支架上的绕制轨迹相同;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上由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所绕制线圈的轴线与第二支架上由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所绕制线圈的轴线平行。优选地,所述电感还包括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n根第一线束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第一线束(11)、n根第二线束(1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ni根第一线束(11)绕制在第一支架(21)上,(n-i)根第一线束(11)绕制在第二支架(22)上,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方向与(n-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二支架(22)上的绕制方向相反;/n(n-i)根第二线束(12)绕制在第一支架(21)上,i根第二线束(12)绕制在第二支架(22)上,(n-i)根第二线束(12)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轨迹与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轨迹相同,i根第二线束(12)在第二支架(22)上的绕制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第一线束(11)、n根第二线束(12)、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
i根第一线束(11)绕制在第一支架(21)上,(n-i)根第一线束(11)绕制在第二支架(22)上,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方向与(n-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二支架(22)上的绕制方向相反;
(n-i)根第二线束(12)绕制在第一支架(21)上,i根第二线束(12)绕制在第二支架(22)上,(n-i)根第二线束(12)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轨迹与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一支架(21)上的绕制轨迹相同,i根第二线束(12)在第二支架(22)上的绕制轨迹与(n-i)根第一线束(11)在第二支架(22)上的绕制轨迹相同;
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1)上由第一线束(11)和第二线束(12)所绕制线圈的轴线与第二支架(22)上由第一线束(11)和第二线束(12)所绕制线圈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还包括第三支架(23)和第四支架(24),n根第一线束(11)绕制在第三支架(23)上,n根第二线束(12)绕制在第四支架(24)上,n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三支架(23)上的绕制方向与n根第二线束(12)在第四支架(24)上的绕制方向相同,n根第一线束(11)在第三支架(23)上的绕制圈数与n根第二线束(12)在第四支架(24)上的绕制圈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还包括第一线槽(31)、第二线槽(32)、第三线槽(33)和第四线槽(34);
第一线槽(31)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1)和第三支架(23)连接,i根第一线束(11)布置在第一线槽(31)中;
第二线槽(32)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1)和第四支架(24)连接,(n-i)根第二线束(12)布置在第二线槽(32)中;
第三线槽(33)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22)和第三支架(23)连接,(n-i)根第一线束(11)布置在第三线槽(33)中;
第四线槽(34)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22)和第四支架(24)连接,i根第二线束(12)布置在第四线槽(3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还包括第五线槽(35)、第六线槽(36)、第七线槽(37)、第八线槽(38)、第九线槽(39)、第十线槽(310)、第十一线槽(311)和第十二线槽(312);
第五线槽(35)端部和第六线槽(36)端部与第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金大利余乐知朱爱洲方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微新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