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隔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40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箱隔离阀。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外壳、电磁阀、上盖、下盖、弹簧、膜片,其特征在于:隔离阀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上端连接若干伞形阀;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上方设有膜片,膜片的上方通过弹簧连接上盖;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下方通过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连接下盖;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一侧嵌设有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盖。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油箱隔离阀,与混合动力汽车相配合,提供混合动力汽车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隔离阀
本技术涉及隔离阀
,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箱隔离阀。
技术介绍
油箱隔离阀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油箱及碳罐之间,一边连接油箱内排气系统,另一边连接碳罐,通过电信号驱动,起到与大气交换,平衡油箱内压力的功能。而目前市面上,只有针对普通汽车的隔离阀结构,并没有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隔离阀结构,使得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箱隔离阀,与混合动力汽车相配合,提供混合动力汽车的整体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外壳、电磁阀、上盖、下盖、弹簧、膜片,其特征在于:隔离阀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上端连接若干伞形阀;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上方设有膜片,膜片的上方通过弹簧连接上盖;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下方通过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连接下盖;位于隔离阀外壳的一侧嵌设有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盖。所述的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包括密封钉、密封垫、底座、负压弹簧、固定座、高压弹簧,底座的顶部通过密封垫连接密封钉;位于底座的底部通过负压弹簧连接固定座,位于负压弹簧及固定座的外侧套设有高压弹簧。所述的密封钉的下部嵌设在底座内。所述的负压弹簧的顶部抵接底座的底部,负压弹簧的底部抵接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的高压弹簧的顶部抵接底座的底部,高压弹簧的底部抵接下盖的顶部凹槽内。所述的电磁阀的一端与隔离阀外壳之间设有O型圈。所述的弹簧的顶部抵接上盖的底部,弹簧的底部抵接膜片的上端凹槽内。所述的隔离阀外壳的一端连接油箱,隔离阀外壳的另一端连接碳罐。所述的伞形阀至少设有4个。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油箱隔离阀,与混合动力汽车相配合,提供混合动力汽车的整体性能。由于电池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油箱可能长时间不工作,这时油箱隔离阀关闭,需要起到阻止燃油从燃油挥发到大气的作用。当燃油箱内部燃油压力随着温度不断增加或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油箱隔离阀要在油箱压力传感器识别到高压油箱内极限压力时及时开启,起到释放高压油箱内部过压/负压的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不工作时,油箱隔离阀有主动释放过压/负压的功能。在每次加油前,高压油箱要在得到加油信号后,通过打开燃油隔离阀,及时释放油箱内部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过压打开原理示意图。图5,图6为本技术负压打开原理示意图。图7至图9为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工作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1为上盖,2为弹簧,3为膜片,4为伞形阀,5为隔离阀外壳,6为O型圈,7为电磁阀,8为电磁阀盖,9为下盖,10为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1为密封钉,10-2为密封垫,10-3为底座,10-4为负压弹簧,10-5为固定座,10-6为高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隔离阀外壳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端连接若干伞形阀4;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方设有膜片3,膜片3的上方通过弹簧2连接上盖1;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下方通过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连接下盖9;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一侧嵌设有电磁阀7的一端,电磁阀7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盖8。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包括密封钉、密封垫、底座、负压弹簧、固定座、高压弹簧,底座10-3的顶部通过密封垫10-2连接密封钉10-1;位于底座10-3的底部通过负压弹簧10-4连接固定座10-5,位于负压弹簧10-4及固定座10-5的外侧套设有高压弹簧10-6。密封钉10-1的下部嵌设在底座10-3内。负压弹簧10-4的顶部抵接底座10-3的底部,负压弹簧10-4的底部抵接固定座10-5的顶部。高压弹簧10-6的顶部抵接底座10-3的底部,高压弹簧10-6的底部抵接下盖9的顶部凹槽内。电磁阀7的一端与隔离阀外壳5之间设有O型圈6。弹簧2的顶部抵接上盖1的底部,弹簧2的底部抵接膜片3的上端凹槽内。隔离阀外壳5的一端连接油箱,隔离阀外壳5的另一端连接碳罐。伞形阀4至少设有4个。如图1所示,隔离阀外壳5在装好四个伞形阀4后,再把膜片3安装到隔离阀外壳5相应卡槽内,然后将弹簧2沿膜片3和上盖1的固定筋安装,再把上盖1和隔离阀外壳5进行激光焊接。下部将装好的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装入隔离阀外壳5和下盖9之间,然后将下盖9和隔离阀外壳5进行激光焊接。最后将O型圈6安装到电磁阀7,装入隔离阀外壳5内,最后盖上电磁阀盖8。如图2所示,密封垫10-2在安装到底座10-3之后,密封钉10-1在从密封垫10-2往下穿,再套上负压弹簧10-4,卡在固定座10-的上面,最后和高压弹簧10-6一起放入隔离阀外壳5和下盖9之间。如图3所示,过压打开原理,油箱内压力升高时,油箱内的压力会充满膜片3下面的腔体,并通过四个伞形阀4中的伞形阀A,进入膜片3上方带有弹簧2的腔体,膜片3上下因为压力相同,膜片3会随着压力增大时,密封碳罐的管口越来越紧。如图4所示,当电磁阀接到打开指令时,电磁阀开启,弹簧所在腔压力迅速流向最上部腔体,随后迅速通过伞形阀D排向碳罐,由于膜片上部压力迅速卸掉,膜片下部压力将膜片推起,从而达到油箱内压力开始迅速沿箭头方向流入碳罐,直到油箱压力释放到无法克服膜片开启。如图5所示,负压打开原理,油箱内负压升高时,油箱内的负压会充满膜片下方,并通过伞形阀B,进入最上方的腔体,此时如果有负压泄漏到弹簧所在的腔体,伞形阀出C会及时从碳罐补充大气压,以避免膜片被负压吸起。油箱内负压越高,膜片会被吸得越紧,以此达到油箱和碳罐之间的密封。如图6所示,当电磁阀接到打开指令时,电磁阀开启,弹簧所在腔压力迅速流向最上部腔体,随后迅速通过伞形阀B吸回油箱,膜片所在腔体迅速行程负压,将膜片吸起,从而达到外界大气压开始迅速沿箭头方向补充到油箱中,直到油箱负压无法客服膜片形变阻力,膜片弹回。如图7所示,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工作原理,正常情况时,在安全阀关闭时,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密封垫被压紧在壳体上。如图8所示,当油箱内部压力大于高压安全阀打开压力,高压安全阀打开。如图9所示,当油箱内部负压大于负压安全阀打开压力,负压安全阀打开。由于电池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油箱可能长时间不工作,这时油箱隔离阀关闭,需要起到阻止燃油从燃油挥发到大气的作用。当燃油箱内部燃油压力随着温度不断增加或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油箱隔离阀要在油箱压力传感器识别到高压油箱内极限压力时及时开启,起到释放高压油箱内部过压/负压的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不工作时,油箱隔离阀有主动释放过压/负压的功能。在每次加油前,高压油箱要在得到加油信号后,通过打开燃油隔离阀,及时释放油箱内部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外壳、电磁阀、上盖、下盖、弹簧、膜片,其特征在于:隔离阀外壳(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端连接若干伞形阀(4);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方设有膜片(3),膜片(3)的上方通过弹簧(2)连接上盖(1);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下方通过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连接下盖(9);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一侧嵌设有电磁阀(7)的一端,电磁阀(7)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盖(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隔离阀,包括隔离阀外壳、电磁阀、上盖、下盖、弹簧、膜片,其特征在于:隔离阀外壳(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管,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端连接若干伞形阀(4);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上方设有膜片(3),膜片(3)的上方通过弹簧(2)连接上盖(1);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下方通过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连接下盖(9);位于隔离阀外壳(5)的一侧嵌设有电磁阀(7)的一端,电磁阀(7)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压/负压安全阀模块(10)包括密封钉、密封垫、底座、负压弹簧、固定座、高压弹簧,底座(10-3)的顶部通过密封垫(10-2)连接密封钉(10-1);位于底座(10-3)的底部通过负压弹簧(10-4)连接固定座(10-5),位于负压弹簧(10-4)及固定座(10-5)的外侧套设有高压弹簧(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箱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钉(10-1)的下部嵌设在底座(10-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嘉杜小侠宁龙翔
申请(专利权)人:艾福迈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