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藓糖醇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03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赤藓糖醇提取过程料液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通过一种控制赤藓糖醇提取工艺过程中料液的电导率达到了解决过程料液的气味问题,达到最终产品的合格性,最后通过检测赤藓糖醇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指标的控制最终产品的气味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有羟基的无环的丁醇
,具体涉及赤藓糖醇(1,2,3,4-丁四醇)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赤藓糖醇(1,2,3,4-丁四醇)是四碳糖醇具有蔗糖甜度约75%的甜味物质。它存在于酱油、酱类、葡萄酒、干酪等发酵食品。现在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采用发酵法。发酵法是以淀粉水解葡萄糖为原料,经过耐高渗酵母菌株发酵产生赤藓糖醇及少量的核糖醇、丙三醇等副产物,经分离、提取、精制获得高纯度的赤藓糖醇产品。《生物技术》2005年8月第15卷第4期P63、64《赤藓糖醇发酵工艺研究》(杨晓伟,吴燕等)、CN1335391A、CN1369549A、CN1629299A、CN1932002A的中国专利都涉及采用发酵法制备赤藓糖醇,其公开的内容引用于此。赤藓糖醇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会产生气体并带有异味,若在后续的产品提取过程中控制不当,会导致产成品带有一定异味,在产品包装后再打开的瞬间异味十分明显,在客户对产品日益严格要求的形式下,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销售。因此,寻找一种稳定控制解决产品气味的有效方法,成为解决产品质量的关键。以往判定赤藓糖醇最终产品的气味主要依靠人的感官嗅觉对产品进行判断,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另外,从GMP、HACCP角度,也需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来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后提取结晶前料液的电导率,彻底解决了最终产品的气味问题,稳定的为客户提供质量合格的赤藓糖醇产品;通过检测最终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可稳定科学的控制最终产品的气味是否合格。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通过控制赤藓糖醇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来控制其气味指标。申请人通过试验证明,浓度为0.1%-50%赤藓糖醇水溶液的电导率≤10.0μs/cm,赤藓糖醇产品无异味。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实现控制最终产品气味指标的目的,具体是赤藓糖醇发酵液经脱色后得到透析液,透析液再经过阴阳树脂交换柱处理后得到赤藓糖醇过程料液,过程料液电导率小于100μm/cm。本专利技术的更加具体的方案是赤藓糖醇发酵液经膜过滤处理后得到透析液,透析液再经过阴阳树脂交换柱处理后得到赤藓糖醇过程料液,分析过程料液电导率合格,然后进行浓缩、结晶、离心、烘干、包装获得无异味的赤藓糖醇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控制电导率控制过程料液、最终产品的杂质,经申请人试验证明,赤藓糖醇的浓度对程料液和赤藓糖醇水溶液的电导率影响不大。现有技术赤藓糖醇的质量标准为 与现有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中间过程料液的电导率来控制最终产品的电导率,能够稳定如一的控制最终产品气味指标合格;2)本专利技术控制赤藓糖醇水溶液的电导率,使质量指标量化,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3)本专利技术中间过程料液的电导率可以实现在线控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赤藓糖醇发酵液35m3,糖醇浓度为15.6%,经过膜过滤进行分离除菌获得36m3透析液,糖醇浓度为15.1%,然后经过浓缩得浓缩液体积为8m3经过阴树脂交换柱,再经过阳树脂交换柱去除料液中的气味后,测得过程料液电导率为25.5μs/cm,再进行结晶、离心、烘干、包装等工序赤藓糖醇产品3.36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将20克赤藓糖醇产品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检测赤藓糖醇成品水溶液电导率为1.9μs/cm,产品为气味合格产品。实施例2-10按照下表控制过程料液和最终产品的电导率,其余同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组合,都应认为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对比例按照实施1的方法制备赤藓糖醇,经过阴阳离子交换后的过程料液电导率大于100μs/cm,如果继续按照实施1的方法分离提纯,则制得的赤藓糖醇产品具有强烈的发酵的异味,气味指标不合格。检测成品的电导率,20%的赤藓糖醇成品水溶液电导率为10.5μs/cm。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通过控制赤藓糖醇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来控制其气味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藓糖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浓度为0.1%-50%赤藓糖醇水溶液的电导率≤10.0μs/cm,赤藓糖醇产品无异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藓糖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赤藓糖醇发酵液经过滤脱色后得到透析液,透析液再经过阴阳树脂交换处理后得到赤藓糖醇过程料液,过程料液电导率控制≤100μs/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赤藓糖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赤藓糖醇发酵液经过滤脱色处理后得到透析液,透析液再经过阴阳树脂交换柱处理后得到赤藓糖醇过程料液,分析过程料液电导率合格,然后进行浓缩、结晶、离心、烘干、包装获得无异味的赤藓糖醇产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赤藓糖醇提取过程料液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通过一种控制赤藓糖醇提取工艺过程中料液的电导率达到了解决过程料液的气味问题,达到最终产品的合格性,最后通过检测赤藓糖醇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指标的控制最终产品的气味是否合格。文档编号G01N27/06GK101071115SQ200710014929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大林, 田淑彬 申请人:淄博中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赤藓糖醇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控制赤藓糖醇产品水溶液的电导率来控制其气味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林田淑彬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中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