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73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该技术方案以烟气余热作为热源,首先在换热仓中采用迷宫管路与烟气进行接触式换热,使管路中的换热介质充分升温,而后,将换热介质导入水箱外部的夹套中,对水箱中的水分进行隔壁加热,换热介质通过由夹套、排出管、迷宫管路、输入管等所构成的回路完成循环,而水箱中的水分则通过介质输出管和介质回流管形成另外的独立回路,用于对模具进行升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换热介质为媒介,实现了以烟气为热源对模温机用水进行加热的目的,模温机用水、换热介质、烟气三种流体各自循环、相互独立,而且烟气仅与迷宫管路相接触,而其他大部分管路均无需进行表面防腐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
本技术涉及塑胶制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
技术介绍
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压铸、橡胶轮胎、辊筒、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多个行业,根据模温机传热介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水温机、油温机等多个类别。在利用模具对工件进行成型的过程中,不平均或不适当的模具温度会导致铸件尺寸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顶出铸件变形,产生热压力、黏模、表面凹陷、内缩孔及热泡等缺陷。对生产周期也产生影响,如填充时间、冷却时间及喷涂时间都产生不稳定的变数。模具的寿命也会因受到过冷过热的冲击而导致昂贵的钢材产生热裂,加速其老化。因此模温机对保证加工品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具有积极意义。现有技术中,模温机由水箱、加热系统、介质循环系统、注入口等器件组成。通常情况下,介质循环系统中的泵使热流体从装有内置加热器的水箱中到达模具,再从模具回到水箱,这一过程中,介质的加热主要依靠电热组件实现,部分输出温度较高的模温机还采用了燃烧器作为加热方式,以达到较高的输出温度和较快的升温速度。现有技术中,常规模温机无法利用其他设备的余热进行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可以利用烟气余热进行模具升温的模温机,则有望改善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模温机无法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升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当采烟气余热作为模温机热源时,如何避免烟气对水箱及输出管路造成腐蚀。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包括基座,换热仓,烟气输入管,排烟管,迷宫管路,输入干管,输入管,水箱,排出干管,毛细管,排出管,仓体,手孔,介质输出管,介质回流管,顶架,其中在基座上固定连接有换热仓,烟气输入管和排烟管分别与换热仓相连通,迷宫管路固定连接在换热仓中,所述迷宫管路的末端伸出至换热仓外部并与输入干管相连接,在输入干管上连接有若干输入管,在水箱的外部具有一夹套,输入管连接至所述夹套上,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夹套相连接,排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末端连接至排出干管,所述排出干管与迷宫管路相连接;输入干管、输入管、毛细管位于仓体中,在仓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手孔,介质输出管的一端连接至水箱中,介质输出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模具,介质回流管的一端连接至模具,介质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水箱中,在水箱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顶架。作为优选,迷宫管路、输入干管、输入管、夹套、排出管、毛细管、排出干管共同构成回路,在该回路上连接有液泵。作为优选,水箱、介质输出管、介质回流管共同构成回路,在该回路上连接有液泵。作为优选,仓体的侧端呈敞开状态,在所述仓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轴流风机。作为优选,仓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换热仓位于仓体的侧端;在烟气输入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筛网。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基座用于承载换热仓及仓体,并将装置整体垫起,避免各管路接触地面;换热仓用于供烟气与迷宫管路外壁接触,从而起到换热作用,使迷宫管路内的换热介质升温;烟气输入管用于向换热仓中输入烟气;排烟管用于排出换热后的烟气;迷宫管路是呈不规则状态盘绕于换热仓中的管路,由于其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输入干管用于将在迷宫管路中升温后的换热介质经由输入管输送至水箱外部的夹套中,从而使夹套中的换热介质与水箱内的水隔壁换热,对水起到升温作用;排出管用于将换热后的换热介质从夹套中导出,再经由毛细管流入排出干管,从而回流至迷宫管路中,完成换热介质整个回路的循环,在该回路中设有液泵,为换热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毛细管的设置是为了使换热介质的回路上有一部分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常规情况下,毛细管笼罩于仓体中,因而不会存在较大的热损失,而当需要适当降低换热介质温度时,可在仓体中增设风机,对毛细管进行风冷散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当然,对换热介质温度的降低也可通过控制烟气的温度及流速来实现;仓体用于对输入干管、输入管、毛细管等管路起到保护及保温作用;手孔便于执行检修;介质输出管用于将水箱中的水输入至模具,从而对模具起到升温作用,升温后的水从介质回流管回流至水箱中,完成循环,这一循环过程也是依赖于液泵实现的;顶架用于包绕在水箱外周,对水箱起到保护作用。在本技术中,所述换热介质可以选自水、油等常规流体。所述毛细管是直径不超过排出管直径1/6的管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该技术方案以烟气余热作为热源,首先在换热仓中采用迷宫管路与烟气进行接触式换热,使管路中的换热介质充分升温,而后,将换热介质导入水箱外部的夹套中,对水箱中的水分进行隔壁加热,换热介质通过由夹套、排出管、迷宫管路、输入管等所构成的回路完成循环,而水箱中的水分则通过介质输出管和介质回流管形成另外的独立回路,用于对模具进行升温。本技术以换热介质为媒介,实现了以烟气为热源对模温机用水进行加热的目的,模温机用水、换热介质、烟气三种流体各自循环、相互独立,而且烟气仅与迷宫管路相接触,而其他大部分管路均无需进行表面防腐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主视视角观察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从俯视视角观察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为避免视线遮挡,因此输入干管及输入管未画出;图3是本技术从左视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其中,为避免视线遮挡,因此仓体内管路均未画出;图中:1、基座2、换热仓3、烟气输入管4、排烟管5、迷宫管路6、输入干管7、输入管8、水箱9、排出干管10、毛细管11、排出管12、仓体13、手孔14、介质输出管15、介质回流管16、顶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如图1~3所示,包括基座1,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排烟管4,迷宫管路5,输入干管6,输入管7,水箱8,排出干管9,毛细管10,排出管11,仓体12,手孔13,介质输出管14,介质回流管15,顶架16,其中在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和排烟管4分别与换热仓2相连通,迷宫管路5固定连接在换热仓2中,所述迷宫管路5的末端伸出至换热仓2外部并与输入干管6相连接,在输入干管6上连接有若干输入管7,在水箱8的外部具有一夹套,输入管7连接至所述夹套上,排出管11的一端与所述夹套相连接,排出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的末端连接至排出干管9,所述排出干管9与迷宫管路5相连接;输入干管6、输入管7、毛细管10位于仓体12中,在仓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排烟管(4),迷宫管路(5),输入干管(6),输入管(7),水箱(8),排出干管(9),毛细管(10),排出管(11),仓体(12),手孔(13),介质输出管(14),介质回流管(15),顶架(16),其中在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和排烟管(4)分别与换热仓(2)相连通,迷宫管路(5)固定连接在换热仓(2)中,所述迷宫管路(5)的末端伸出至换热仓(2)外部并与输入干管(6)相连接,在输入干管(6)上连接有若干输入管(7),在水箱(8)的外部具有一夹套,输入管(7)连接至所述夹套上,排出管(11)的一端与所述夹套相连接,排出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的末端连接至排出干管(9),所述排出干管(9)与迷宫管路(5)相连接;输入干管(6)、输入管(7)、毛细管(10)位于仓体(12)中,在仓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手孔(13),介质输出管(14)的一端连接至水箱(8)中,介质输出管(14)的另一端连接至模具,介质回流管(15)的一端连接至模具,介质回流管(15)的另一端连接至水箱(8)中,在水箱(8)的外周固定连接有顶架(16)。/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胶制品加工用模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排烟管(4),迷宫管路(5),输入干管(6),输入管(7),水箱(8),排出干管(9),毛细管(10),排出管(11),仓体(12),手孔(13),介质输出管(14),介质回流管(15),顶架(16),其中在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换热仓(2),烟气输入管(3)和排烟管(4)分别与换热仓(2)相连通,迷宫管路(5)固定连接在换热仓(2)中,所述迷宫管路(5)的末端伸出至换热仓(2)外部并与输入干管(6)相连接,在输入干管(6)上连接有若干输入管(7),在水箱(8)的外部具有一夹套,输入管(7)连接至所述夹套上,排出管(11)的一端与所述夹套相连接,排出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的末端连接至排出干管(9),所述排出干管(9)与迷宫管路(5)相连接;输入干管(6)、输入管(7)、毛细管(10)位于仓体(12)中,在仓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手孔(13),介质输出管(14)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日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雅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