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47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包括大腿支撑件、小腿支撑件和两个中间连接件;两个中间连接件设于大腿支撑件和小腿支撑件的两侧;中间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固定单元,滑动板与固定板滑动套接,固定单元用于固定固定板和滑动板,滑动板与大腿支撑件连接,固定板与中间连接部连接,下连接部与小腿支撑件连接。该膝关节矫形支具的双侧长度易调节,使患者能够自行方便佩戴并调整矫形支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
技术介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水平。在该病的病程中,下肢力线的失衡是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当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往往只能通过膝关节截骨矫形术或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手术治疗除了昂贵的费用、术后康复周期长外,对于较年轻患者,可能还存在二次手术更换假体的风险。故此,使用保守治疗减缓病程发展成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膝关节矫形支具可以通过对膝关节两侧施加不同矫形力,重新分配膝关节内外两侧受力情况,从而矫正下肢力线,减轻患侧膝关节间室负荷,在不减少舒适度的情况下减轻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解决双侧调节困难的问题,使患者能够自行方便佩戴并调整矫形支具。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包括大腿支撑件、小腿支撑件和两个中间连接件;所述两个中间连接件设于所述大腿支撑件和所述小腿支撑件的两侧;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固定单元,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套接,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大腿支撑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小腿支撑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从远中间连接部端至近中间连接部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第一单元、连接轴和固定板第二单元;所述滑动板包括近中间连接部端的滑动板第一单元和远中间连接部端的滑动板第二单元;所述滑动板第一单元与所述固定板第一单元滑动套接,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与所述大腿支撑件连接。更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固定板第一单元设有多个固定板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板第一单元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第一通孔匹配的滑动板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单元经所述固定板第一通孔和所述滑动板第一通孔实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的连接;2)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上设有若干滑动板第二通孔和若干滑动板固定单元,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板第二通孔匹配的大腿支撑件通孔,所述滑动板固定单元经所述滑动板第二通孔和所述大腿支撑件通孔实现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和所述大腿支撑件的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大腿支撑件和所述小腿支撑件均为U形开口结构且开口方向面向腿前侧;2)所述大腿支撑件设有大腿支撑面,所述大腿支撑面与患者大腿外表面贴合;所述小腿支撑件设有小腿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患者小腿外表面贴合。更优选地,所述大腿支撑件上设有大腿支撑件镂空部,所述小腿支撑件上设有小腿支撑件镂空部。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双轴底盘、用于对所述上连接部旋转范围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卡扣和用于对所述下连接部旋转范围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卡扣,所述双轴底盘设有容纳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旋转的容纳空腔,所述双轴底盘与所述上连接部经所述第一限位卡扣转动连接,所述双轴底盘与所述下连接部经所述第二限位卡扣转动连接。更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双轴底盘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用于限位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设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的同侧,所述第一层板经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层板连接;2)所述上连接部的旋转范围为0°~80°;3)所述下连接部旋转范围为0°~90°。更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所述第一限位卡扣包括第一连接螺柱、第一限位连接单元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连接;所述双轴底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柱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柱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双轴底盘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孔;2)所述第二限位卡扣包括第二连接螺柱、第二限位连接单元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连接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连接;所述双轴底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柱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柱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所述双轴底盘围绕所述第二连接通孔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孔。进一步更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11)特征1)中,所述固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对应的固定板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柱贯穿所述固定板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设有提供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活动空间的固定板缺口,所述固定板缺口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活动范围的固定板限位挡壁;12)特征1)中,所述第一连接螺柱与所述双轴底盘的连接方式为活动铆接;13)特征1)中,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螺柱近双轴底盘上设有若干第一防磨损垫片;21)特征2)中,所述下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对应的下连接部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柱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所述下连接部设有提供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活动空间的下连接部缺口,所述下连接部缺口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活动范围的下连接部限位挡壁;22)特征2)中,所述第二连接螺柱与所述双轴底盘的连接方式为活动铆接;23)特征2)中,所述容纳空腔内,所述第二连接螺柱近双轴底盘上设有若干第二防磨损垫片。优选地,所述下连接部设有若干下连接部第二连接通孔和下连接部固定单元,所述小腿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下连接部第二连接通孔匹配的小腿支撑件通孔,所述下连接部固定单元经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小腿支撑件通孔实现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小腿支撑件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项: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内外翻等疾病患者佩戴该膝关节矫形支具后,能够减轻中较窄一侧膝关节间室压力,延缓患侧间室病情进一步发展,延缓或避免手术治疗。2)佩戴膝关节矫形支具后,减少因膝关节内外侧压力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痛苦,通过膝关节矫形支具对膝关节进行减荷并矫正下肢力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该膝关节矫形支具具有更为方便的矫形调节装置,双侧长度易调节,使患者能够自行方便佩戴并调整,为患者减少调节时间,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4)该膝关节矫形支具中大腿支撑件和小腿支撑件均为U形开口结构且开口方向面向腿前侧,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减少膝关节矫形支具滑脱频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大腿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小腿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上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膝关节矫形支具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支撑件(1)、小腿支撑件(2)和两个中间连接件(3);/n所述两个中间连接件(3)设于所述大腿支撑件(1)和所述小腿支撑件(2)的两侧;/n所述中间连接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31)、中间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33),所述上连接部(31)包括固定板(311)、滑动板(312)和固定单元(313),所述滑动板(312)与所述固定板(311)滑动套接,所述固定单元(313)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311)和所述滑动板(312),所述滑动板(312)与所述大腿支撑件(1)连接,所述固定板(311)与所述中间连接部(32)连接,所述下连接部(33)与所述小腿支撑件(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支撑件(1)、小腿支撑件(2)和两个中间连接件(3);
所述两个中间连接件(3)设于所述大腿支撑件(1)和所述小腿支撑件(2)的两侧;
所述中间连接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部(31)、中间连接部(32)和下连接部(33),所述上连接部(31)包括固定板(311)、滑动板(312)和固定单元(313),所述滑动板(312)与所述固定板(311)滑动套接,所述固定单元(313)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311)和所述滑动板(312),所述滑动板(312)与所述大腿支撑件(1)连接,所述固定板(311)与所述中间连接部(32)连接,所述下连接部(33)与所述小腿支撑件(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1)从远中间连接部端至近中间连接部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第一单元(3111)、连接轴(3112)和固定板第二单元(3113);所述滑动板(312)包括近中间连接部端的滑动板第一单元(3121)和远中间连接部端的滑动板第二单元(3122);所述滑动板第一单元(3121)与所述固定板第一单元(3111)滑动套接,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3122)与所述大腿支撑件(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固定板第一单元(3111)设有多个固定板第一通孔(31111),所述滑动板第一单元(3121)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第一通孔(31111)匹配的滑动板第一通孔(31211),所述固定单元(313)经所述固定板第一通孔(31111)和所述滑动板第一通孔(31211)实现所述固定板(311)和所述滑动板(312)的连接;
2)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3122)上设有若干滑动板第二通孔(31221)和若干滑动板固定单元(31222),所述大腿支撑件(1)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板第二通孔(31221)匹配的大腿支撑件通孔(11),所述滑动板固定单元(31222)经所述滑动板第二通孔(31221)和所述大腿支撑件通孔(11)实现所述滑动板第二单元(3122)和所述大腿支撑件(1)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大腿支撑件(1)和所述小腿支撑件(2)均为U形开口结构且开口方向面向腿前侧;
2)所述大腿支撑件(1)设有大腿支撑面,所述大腿支撑面与患者大腿外表面贴合;所述小腿支撑件(2)设有小腿支撑面,所述小腿支撑面与患者小腿外表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件(1)上设有大腿支撑件镂空部(12),所述小腿支撑件(2)上设有小腿支撑件镂空部(21)。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部(32)包括双轴底盘(321)、用于对所述上连接部(31)旋转范围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卡扣(322)和用于对所述下连接部(33)旋转范围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卡扣(323),所述双轴底盘(321)设有容纳所述上连接部(31)和所述下连接部(33)旋转的容纳空腔(3211),所述双轴底盘(321)与所述上连接部(31)经所述第一限位卡扣(322)转动连接,所述双轴底盘(321)与所述下连接部(33)经所述第二限位卡扣(32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膝关节矫形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双轴底盘(321)包括第一层板(3212)、第二层板(3213)和用于限位的连接壁(3214),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武柳毅浩许苑晶刘子凡刘同有万克明吴萍戴尅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