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9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涉及齿轮组减震技术领域,包括齿轮箱、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与第三齿轮轴,所述齿轮箱的底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置移机构,且置移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置移机构包括有置物箱、设于置物箱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绕旋槽、设于绕旋槽内部的第一减震杆、固定安装于置物箱下端外表面的滑移板、设于第一减震杆一侧的固定孔、设于第一减震杆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绕旋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减震杆上端外表面的固定板、设于置物箱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三减震杆,可以使得齿轮组的整体得以减震,可以使得减震机构与齿轮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
本技术涉及齿轮组减震
,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
技术介绍
开卷机是金属板材校平的专用设备,机体为焊接箱形结构,变频调速电机通过齿轮箱减速后驱动卷筒轴为开卷机提供主动力,齿轮减速箱内部的齿轮在传递动能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震动现象,这种震动既会缩短齿轮的使用寿命又会增添能耗,因此,在齿轮箱的内部更进一步说是在齿轮上需要安装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震动的幅度与力度。现有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在结构与功能方面不够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首先,现有技术的开卷机齿轮组机构在运转时其减震装置的减震效率不够高,而且多为齿轮的局部减震,未考虑到齿轮组的整体减震,其次,现有技术的减震装置在拆卸与安装时不够简单方便,时常需要拆卸下齿轮后才能安装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齿轮减震装置没有过多考虑齿轮组的整体减震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装置较难拆卸与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包括齿轮箱、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与第三齿轮轴,所述齿轮箱的底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置移机构,且置移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置移机构包括有置物箱、设于置物箱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绕旋槽、设于绕旋槽内部的第一减震杆、固定安装于置物箱下端外表面的滑移板、设于第一减震杆一侧的固定孔、设于第一减震杆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绕旋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减震杆上端外表面的固定板、设于置物箱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三减震杆、设于置物箱上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第二减震杆。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环、设于第一减震环内表面的弹簧柱、固定连接于弹簧柱一端外表面的第二减震环、设于第二减震环一端外表面的第一插杆、设于第一减震环一端外表面的第二插杆、贯穿第一减震环外表面靠近另一端位置的连接螺栓。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数量为三组,且弹簧柱均匀分布于第一减震环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减震环通过弹簧柱与第一减震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内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内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杆的内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杆通过绕旋板与绕旋槽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绕旋槽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放置槽,且绕旋槽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绕旋槽、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宽度之和略大于固定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置物箱、第三减震杆与第一减震杆的尺寸完全相同,所述齿轮箱的底端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所述滑移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滑移槽。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设置有置移机构,置移机构包括有置物箱、第二减震杆与第三减震杆等,通过设置的滑移板能够使得置物箱在齿轮箱的内部改变位置,而且改变位置后能够固定于该位置,通过设置的第二减震杆、第一减震杆与第三减震杆可以将减震装置连接于主要的齿轮轴上,可以使得齿轮组的整体得以减震。2、该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减震环、弹簧柱与第二减震环等,通过设置的第二减震环,可以限定齿轮轴的震动范围,通过设置的弹簧柱可以减少震动时产生的力,通过设置的第二插杆与第一插杆可以使得减震机构与齿轮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齿轮箱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置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减震杆与绕旋槽的相配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齿轮箱;2、第一齿轮轴;3、第二齿轮轴;4、置移机构;401、置物箱;402、第二减震杆;403、第三减震杆;404、滑移板;405、第一减震杆;406、绕旋槽;407、固定板;408、固定孔;409、绕旋板;5、减震机构;501、第一减震环;502、弹簧柱;503、第二减震环;504、第一插杆;505、连接螺栓;506、第二插杆;6、第三齿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包括齿轮箱1、第一齿轮轴2、第二齿轮轴3与第三齿轮轴6,齿轮箱1的底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置移机构4,且置移机构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5。请参阅图2-3,置移机构4包括有置物箱401、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绕旋槽406、设于绕旋槽406内部的第一减震杆405、固定安装于置物箱401下端外表面的滑移板404、设于第一减震杆405一侧的固定孔408、设于第一减震杆405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绕旋板409、固定安装于第一减震杆405上端外表面的固定板407、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三减震杆403、设于置物箱401上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第二减震杆402,第一减震杆405通过绕旋板409与绕旋槽40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绕旋槽40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放置槽,且绕旋槽406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绕旋槽406、第一放置槽与第二放置槽宽度之和略大于固定板407的长度,置物箱401、第三减震杆403与第一减震杆405的尺寸完全相同,齿轮箱1的底端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滑移板404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齿轮箱1的内部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槽与滑移板404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置物箱401的移动较为平稳。请参阅图4,减震机构5包括第一减震环501、设于第一减震环501内表面的弹簧柱502、固定连接于弹簧柱502一端外表面的第二减震环503、设于第二减震环503一端外表面的第一插杆504、设于第一减震环501一端外表面的第二插杆506、贯穿第一减震环501外表面靠近另一端位置的连接螺栓505,弹簧柱502的数量为三组,且弹簧柱502均匀分布于第一减震环501的内表面,第二减震环503通过弹簧柱502与第一减震环501固定连接,第二减震环503的内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一减震环501的内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插杆506的内部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可以使得第二插杆506与连接螺栓505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选取齿轮组内较为合适的三根转动轴,将贯穿置物箱401与第三减震杆403以及第二减震杆402与滑移板404的两组固定螺栓拧出,推动置物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包括齿轮箱(1)、第一齿轮轴(2)、第二齿轮轴(3)与第三齿轮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的底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置移机构(4),且置移机构(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5);/n所述置移机构(4)包括有置物箱(401)、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绕旋槽(406)、设于绕旋槽(406)内部的第一减震杆(405)、固定安装于置物箱(401)下端外表面的滑移板(404)、设于第一减震杆(405)一侧的固定孔(408)、设于第一减震杆(405)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绕旋板(409)、固定安装于第一减震杆(405)上端外表面的固定板(407)、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三减震杆(403)、设于置物箱(401)上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第二减震杆(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包括齿轮箱(1)、第一齿轮轴(2)、第二齿轮轴(3)与第三齿轮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的底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置移机构(4),且置移机构(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5);
所述置移机构(4)包括有置物箱(401)、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的绕旋槽(406)、设于绕旋槽(406)内部的第一减震杆(405)、固定安装于置物箱(401)下端外表面的滑移板(404)、设于第一减震杆(405)一侧的固定孔(408)、设于第一减震杆(405)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绕旋板(409)、固定安装于第一减震杆(405)上端外表面的固定板(407)、设于置物箱(401)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的第三减震杆(403)、设于置物箱(401)上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的第二减震杆(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开卷机用齿轮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第一减震环(501)、设于第一减震环(501)内表面的弹簧柱(502)、固定连接于弹簧柱(502)一端外表面的第二减震环(503)、设于第二减震环(503)一端外表面的第一插杆(504)、设于第一减震环(501)一端外表面的第二插杆(506)、贯穿第一减震环(501)外表面靠近另一端位置的连接螺栓(5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荣良郎克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晟瑞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