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867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属于汽车行车安全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电子换挡、中控总成、制动开关、前转向器总成、后转向器总成和提醒装置;所述电子换挡和制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总成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提醒装置相连。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驾驶员可以主动选择倒车时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逐渐适应四轮转向倒车泊车。合理设定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的控制逻辑及提示功能,避免驾驶员发生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行车安全控制,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车辆的车轮转向轨迹示意图,标记1为无后轮辅助的转向中心,标记2为低强度后轮辅助的转向旋转中心,标记3为高强度后轮辅助的转向旋转中心,从中可以看出前轮转向和四轮转向的车辆瞬心及车辆轨迹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本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其包括:整车控制器、电子换挡、中控总成、制动开关、前转向器总成、后转向器总成和提醒装置;所述电子换挡和制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总成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提醒装置相连;所述前转向器总成包括前转向机MCU、转角传感器、前齿条、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所述前齿条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相连;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总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齿条连接,并且所述转角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输出端,所述转角传感器与所述前转向机MCU相连,所述前转向机MCU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器总成包括后转向机MCU、后转向驱动电机、后齿条、左后拉杆和右后拉杆,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齿条相连,所述后齿条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后拉杆和右后拉杆相连。其中,所述中控总成优选为中控面板总成。其中,所述中控面板总成内预设有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设定有:强介入档位,对应档位值d为1;弱介入档位,对应档位值d为1/2;和无辅助档位,对应档位值d为0。其中,所述提醒装置包括控制器、左倒车档位提示灯、右倒车档位提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倒车档位提示灯、右倒车档位提示灯和蜂鸣器相连。其中,所述左倒车档位提示灯安装在左反光镜总成的左侧边缘,所述右倒车档位提示灯安装在右反光镜总成的右侧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驾驶员可以主动选择倒车时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逐渐适应四轮转向倒车泊车。合理设定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的控制逻辑及提示功能,避免驾驶员发生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轮转向的轨迹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轮主动转向汽车倒车控制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中的动力总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中的转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中的中控总成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中的倒车档位提示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实施例1为了避免驾驶员对四轮转向的适应性问题,避免出现倒车时发生挂蹭现象。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2所示的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其包括VCU80(VCU即整车控制器)、电子换挡器100、中控总成90、制动开关120、前转向器总成30、后转向器总成40和提醒装置150。所述电子换挡100和制动开关120的输出端与所述VCU8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总成90与所述VCU80的控制端连接,并且所述VCU80的控制端与所述提醒装置150相连。所述提醒装置150包括控制器110、左倒车档位提示灯51、右倒车档位提示灯61和蜂鸣器70,所述控制器110的输入端与所述VCU80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倒车档位提示灯51、右倒车档位提示灯61和蜂鸣器70相连。如图7所示,所述左倒车档位提示灯51安装在左反光镜总成50的左侧边缘,所述右倒车档位提示灯61安装在右反光镜总成60的右侧边缘。结合图4所示,所述前转向器总成30包括前转向机MCU31(MCU即微控制单元)、转角传感器32、前齿条35、左前拉杆33和右前拉杆34,所述前齿条35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左前拉杆33和右前拉杆34相连。方向盘10通过转向管柱总成2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齿条35连接,并且所述转角传感器32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总成20的输出端,所述转角传感器32与所述前转向机MCU31相连,所述前转向机MCU31与所述VCU80的控制端相连。如图5所示,所述后转向器总成40包括后转向机MCU41、后转向驱动电机42、后齿条45、左后拉杆43和右后拉杆44,所述后转向机MCU41的输入端与所述VCU80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机MCU41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42相连,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4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齿条45相连,所述后齿条45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后拉杆43和右后拉杆44相连。在本实施例所述中控总成90优选为设置有触摸屏控制输入的中控面板总成。所述中控面板总成内预设有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以解决驾驶员在使用后轮辅助转向倒车时的适应性问题。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设定为强介入档位(档位值d为1),弱介入档位(档位值d为1/2)和无辅助档位(档位值d为0)。在车辆倒车时,所述VCU80通过公式β=δ×di/k确定所述后轮转角。其中,d为所述通过中控面板总成90选定的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值d;所述i为倒车后轮辅助转向介入强度参数,其值i定义为βmax/αmax,其中βmax的为后轮转向的最大转向角,αmax为前轮转向的最大转向角;δ为转角传感器32测量的方向盘转角。k对特定的车辆而言为常数,具体来说k为标定的方向盘转角与前轮转角比值,存储于VCU。所述VCU80将计算得到的后轮转角β传输给所述后转向机MCU,所述后转向机MCU通过公式L=β×f计算后齿轮条变化量L,所述f为标定值,具体来说所述f为标定的齿条与所述后轮转角的比值。所述后转向机MCU依据后齿轮条变化量L并通过所述后转向电机42驱动后齿条43,进而通过左后拉杆43和右后拉杆44控制后轮转向。本实施例在中控总成90增加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选择,按照图2所示的控制流程,以解决驾驶员在使用后轮辅助转向倒车时的适应性问题。在车辆每次启动后,VCU80将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重置为无辅助档位(档位值d为0),以保证对于初次驾驶该车的驾驶员在倒车时避免因驾驶习惯问题在倒车中存在挂蹭;由于每次车辆启动后均保持倒车后轮辅助转向强度档位为无辅助档位,亦可是驾驶员保持每次启动后初次倒车变更后轮辅助转向介入强度档位习惯,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电子换挡、中控总成、制动开关、前转向器总成、后转向器总成和提醒装置;所述电子换挡和制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总成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提醒装置相连;所述前转向器总成包括前转向机MCU、转角传感器、前齿条、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所述前齿条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相连;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总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齿条连接,并且所述转角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输出端,所述转角传感器与所述前转向机MCU相连,所述前转向机MCU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器总成包括后转向机MCU、后转向驱动电机、后齿条、左后拉杆和右后拉杆,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齿条相连,所述后齿条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后拉杆和右后拉杆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倒车后轮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电子换挡、中控总成、制动开关、前转向器总成、后转向器总成和提醒装置;所述电子换挡和制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总成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提醒装置相连;所述前转向器总成包括前转向机MCU、转角传感器、前齿条、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所述前齿条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左前拉杆和右前拉杆相连;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总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前齿条连接,并且所述转角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输出端,所述转角传感器与所述前转向机MCU相连,所述前转向机MCU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器总成包括后转向机MCU、后转向驱动电机、后齿条、左后拉杆和右后拉杆,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入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后转向机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相连,所述后转向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后齿条相连,所述后齿条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后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泰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