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储物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1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储物盒,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撑板以及插接式连接在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档板,通过变换挡板的数量和插接位置,实现储物空间的多样化,实现多种储物空间的组合,以适应多种多样的行李物品,合理利用储物空间,提高储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储物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物盒,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备箱的插接式储物盒。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后备箱用行李箱储物盒都是固定式大小的箱式盒子,物体存放在箱体里面不能轻易分类,储物空间不可以变化。即使在箱体里存在可拆卸的隔板,被隔板分隔出的储物空间的大小也仅能进行简单的变化,比如由一个空间被隔板分为两个空间。但是汽车后备箱中需要存放的物品的大小是多样的,可能都是小件物品,需要多个小的储物空间,也可能都是大物品,仅需要少数大的储物空间,也可能是大、小物品同时存在,需要大、小不一的储物空间。这样就会造成储物盒内的储物空间利用率不高,可能存在有的格子需要存放多个小物品,如果有多个大物品却又无法全部放入储物盒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用物盒,通过多个可插接的挡板的位置变换,可以实现储物盒内储物空间的变化,以便于合理存放不同大小的物品,提高储物盒内的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储物盒,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以及插接式连接在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包括分别位于储物盒两侧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位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之间且平行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的中间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还包括加强隔板24,所述加强隔板24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垂直设置且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23及加强隔板24将储物盒内的空间平均分割成4个;在第一支撑板21的与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挡板3的第一插接凹槽41,在中间支撑板23的与第一支撑板21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第一插接凹槽41相对应的中间支撑板插接凹槽43,第一插接凹槽41与中间支撑板插接凹槽43配合设置用于容纳挡板3的插入;在第二支撑板22的与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挡板3的第二插接凹槽42,在中间支撑板23的与第二支撑板22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第二插接凹槽42相对应的中间支撑板插接凹槽43,第二插接凹槽42与中间支撑板插接凹槽43配合设置用于容纳挡板3的插入。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用储物盒,能够通过将多个插板插接如不同位置的凹槽中,形成多种大小的储物空间,比如大型空间,中型空间及小型空间的组合,以满足多种多样的物品的存储需求。优选地,所述汽车用储物盒的左右侧面为敞开的,不设置支撑板,与车后备箱的侧左侧围护板61、右侧围护板62共同形成储物空间,这样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汽车后备箱的左右侧壁,进一步增加储物盒内的空间,提供储物效果。为了避免储物箱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晃动,本技术进一步地设置,所述储物盒100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中间支撑板23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汽车车身的左侧围护板61和右侧围护板62通过储物盒固定部7进行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储物盒100的第二支撑板22的外侧靠近车尾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容纳汽车备件的工具盒8,以用于容纳汽车的备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汽车用储物盒内设置插接式挡板,实现储物空间的多样化,以适应多种多样的行李物品,合理利用储物空间,提高储物效果;将储物箱固定至汽车的左右侧围护板,防止储物箱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位移,同时设置储物箱的两侧与汽车的左右侧围护板共同形成储物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储物箱的空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与车身侧围护板结合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挡板插接方式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挡板插接方式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挡板插接方式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挡板插接方式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的挡板插接方式示意图。附图标记:储物盒100;底板1;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中间支撑板23,加强隔板24;挡板3;第一插接凹槽41,第二插接凹槽42,中间支撑板插接凹槽43;小型空间51,中型空间52,大型空间53;左侧围护板61,右侧围护板62;储物盒固定件7;工具盒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用储物盒100。所述的储物盒100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以及插接式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挡板3。其中支撑板2包括分别位于储物盒100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位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之间且平行于第一、第二支撑板的中间支撑板23。本技术的第一、第二支撑板21、22以及中间支撑板23均固定在底板1上,可以与底板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与底板1上。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储物盒100的第一、第二支撑板21、22的左右两端均分别与汽车车身的左侧围护板61和右侧围护板62通过储物盒固定部7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中间支撑板2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汽车车身的左侧围护板61和右侧围护板62通过储物盒固定部7进行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造成储物箱的移动。本技术的储物盒100的第二支撑板22的外侧靠近车尾的一端还设置有工具盒8,用于收纳安全警告牌、千斤顶等备件。所述工具盒8可以为两个。本技术的储物盒100左右面为敞开的,不设置支撑板,与车后备箱的侧左侧围护板61、右侧围护板62共同形成储物空间,这样设置可以节省储物盒100在后备箱中所占用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储物盒100的储物空间。如图1所示,储物盒100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及中间支撑板23上均分别设置有4个相互对应的凹槽,储物盒100还包括4个插接挡板3,可根据存放物品的大小和多少来选择合适的凹槽进行插接,以形成合适的容纳空间,进而提高储物盒的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储物盒100在第一支撑板21的与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插接式挡板3的第一插接凹槽41,在中间支撑板23的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储物盒,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以及插接式连接在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挡板(3),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板(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储物盒两侧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中间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还包括加强隔板(24),所述加强隔板(24)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23)及所述加强隔板(24)将储物盒内的空间平均分割成4个;/n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挡板(3)的第一插接凹槽(41),在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接凹槽(41)相对应的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所述第一插接凹槽(41)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配合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挡板(3)的插入;/n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挡板(3)的第二插接凹槽(42),在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插接凹槽(42)相对应的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所述第二插接凹槽(42)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配合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挡板(3)的插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储物盒,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以及插接式连接在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挡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储物盒两侧的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中间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还包括加强隔板(24),所述加强隔板(24)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垂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23)及所述加强隔板(24)将储物盒内的空间平均分割成4个;
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挡板(3)的第一插接凹槽(41),在所述中间支撑板(23)的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接凹槽(41)相对应的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所述第一插接凹槽(41)与所述中间支撑板(23)插接凹槽(43)配合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挡板(3)的插入;
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林梁孝成李现勤林乔荣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