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812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它包括第一球头、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第二球头套及套筒,第一球头传动连接于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传动连接于第二球头套,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分别连接于套筒两端,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套与套筒连接处均延伸出凸起,凸起与套筒内周壁相贴合并沿着套筒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当第一球头与第二球头进行旋转时凸起支撑于套筒内,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中心处相向延伸出用于引导信号线的通道,用来保护和引导穿过的信号线与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万向球头,使得内后视镜镜头与底座能分别调整角度,同时套筒与万向球头之间不,不仅提高灵活性,而且装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地是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
技术介绍
内后视镜是为不用太大地变换驾驶中向前的视线即可确认后方情景的镜子,它对于驾驶人员观察车身后的场景,进行安全驾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后视镜根据不同场景需要调整至不同角度,现在一般通过球头与球形槽配合形成万向头装置得以实现内后视镜各个角度的调节,通常万向头装置一端连接内后视镜形成万向调整,另一端固定于车内,与车内固定的该端通常与底座固定连接或由底座延伸而出,因此不具备调整角度功能,当转动万向头调整内后视镜时,内后视镜只能以一个万向头进行旋转调整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采用两个万向球头,使得内后视镜镜头与底座能分别调整角度,同时套筒与万向球头之间不,不仅提高灵活性,而且装配方便。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第一球头、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第二球头套及套筒,所述第一球头传动连接于第一球头套,所述第二球头传动连接于第二球头套,所述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分别连接于套筒两端,使得第一球头与第二球头分别能调节角度,所述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套与套筒连接处均延伸出凸起,所述凸起与套筒内周壁相贴合并沿着套筒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当第一球头与第二球头进行旋转时凸起支撑于套筒内,防止套筒与球头套之间相对滑动,影响球头旋转,所述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中心处相向延伸出用于引导信号线的通道,用来保护和引导穿过的信号线与电线。优选地,所述凸起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沿着套筒内周壁呈环形密布,使得凸起与套筒之间受力均匀,加强稳固性。优选地,所述通道两端端面均倒圆角处理,防止在装配或转动内后视镜的时候端面开口割破信号线及电线。优选地,所述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设有用于容纳球头的开口,开口为爪型并作收紧处理,开口端面倒圆角处理,爪型开口具备一定延展性与弹性,方便球头装卸。优选地,每个爪型开口顶部宽度小于根部,球头套的爪型开口虽然具备弹性,但是存在容易断裂问题,而其顶部宽度小于根部,加强爪型开口根部强度和韧性,则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优选地,所述套筒内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于第一球头套与第二球头套凸起,使得两球头套之间具备弹性缓冲,增强转动手感。优选地,与弹簧相抵的凸起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端部嵌合于凹槽内,用来对弹簧进行限位,防止弹簧在套筒内晃动。优选地,位于球头开口处的套筒也相应作收紧处理,使得套筒固定于球头套上,套筒能带动两个球头转动。本技术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其优点如下:1、采用套筒两端各设置一个球头,控制内后视镜镜头与其底座分别转动,提高了整个内后视镜的灵活性;2、套筒与球头之间通过球头套固定,球头与球头套之间相对转动,球头套与套筒之间通过凸起限位固定,凸起还起到加强筋作用,增强球头套强度;3、球头、球头套、套筒及弹簧均可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省略套筒)。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省略套筒与弹簧)。图4是本技术第一球头套(第二球头套)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球头,2、第二球头,3、第一球头套,4、第二球头套,5、套筒,6、凸起,7、通道,8、开口,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它包括第一球头1、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2、第二球头套4及套筒5,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设有用于容纳球头的开口8,第一球头1与第二球头2分别安装于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开口8内形成万向头,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分别连接于套筒5两端,本实施例中,套筒5两端开口以收紧方式分别与第一球头套3及第二球头套4固定,另外,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套4与套筒5连接处均延伸出凸起6,凸起6与套筒5内周壁相贴合并沿着套筒5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加固球头套与套筒5之间的连接,防止球头套与套筒5发生相对滑动,同时套筒5与球头套装卸时,只需相互往反方向插拔即可完成,第一球头1与第二球头2分别连接内视镜镜头和底座。如图2所示,套筒5内设有弹簧9,弹簧9两端分别抵于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的凸起6,使得位于套筒5两端的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之间具备弹性缓冲,凸起6面上可增开凹槽,对弹簧9进行限位加固。如图3所示,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中心处相向延伸出用于引导信号线的通道7,信号线及电线从通道7内穿过,且套筒5内的弹簧9套于通道7外,因此通道7对弹簧9具有一定的固定限位作用,防止弹簧9在套筒5内晃动。本实施例中,凸起6数量为一个以上,从球头上延伸出来的多个凸起6沿着套筒5内周壁呈环形均匀分布。通道7两端端面均倒圆角处理,即信号线及电线穿过的部位端面均倒圆角,防止球头转动时锋利的端面角损伤信号线及电线。另外,如图4所示,球头套的开口8为爪型并作收紧处理,球头安装于爪型球头套内,爪型球头套与球头之间接触面积小,而开口8端面倒圆角处理是防止第一球头1与第二球头2在球头套内转动时磨损,长时间的磨损会影响球头与球头套配合,每个爪型开口8顶部宽度小于根部,使得开口8具备弹性,球头转动手感更佳,同时增加强度与韧性。以上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它包括第一球头(1)、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2)、第二球头套(4)及套筒(5),所述第一球头(1)传动连接于第一球头套(3),所述第二球头(2)传动连接于第二球头套(4),所述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分别连接于套筒(5)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套(4)与套筒(5)连接处均延伸出凸起(6),所述凸起(6)与套筒(5)内周壁相贴合并沿着套筒(5)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中心处相向延伸出用于引导信号线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它包括第一球头(1)、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2)、第二球头套(4)及套筒(5),所述第一球头(1)传动连接于第一球头套(3),所述第二球头(2)传动连接于第二球头套(4),所述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分别连接于套筒(5)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套(3)、第二球头套(4)与套筒(5)连接处均延伸出凸起(6),所述凸起(6)与套筒(5)内周壁相贴合并沿着套筒(5)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球头套(3)与第二球头套(4)中心处相向延伸出用于引导信号线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6)数量为一个以上,当凸起(6)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且沿着套筒(5)内周壁呈环形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后视镜用万向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7)两端端面倒圆角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磊佟泊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峰梅视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