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77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属于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时,会产生震动噪音且难以缓解等技术问题。本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支架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螺接有缓冲件,缓冲件的外侧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时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上安装减震器,用于缓解路面的坑洼导致汽车在驾驶过程中的颠簸或吸收发动机产生的震动,还会导致噪音的产生。汽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其减震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车内还是感受到明显的噪音。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时,会产生震动,该震动通过减震器进行缓震,但是减震器本身震动无法消除。产生的噪音问题比较明显难以缓解,影响汽车驾驶时的舒适性和NVH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减震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减震器支架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螺接有缓冲件,缓冲件的外侧设有配重块。减震器通过减震器支架与车身相连,在减震器支架上通过螺接件传递减震器支架的震动,并且将该震动传递至缓冲件和配重块上。但是,因为配重块的重量大,所以导致配重块的震动相对于缓冲件以及安装套筒的震动滞后。因为配重块的震动滞后,所以能够与缓冲件产生震动方向相反的力,减震器支架上的震动能够在缓冲件上与配重块得到抵消,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缓冲件呈套筒状,缓冲件的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缓冲件两个端面的调节孔。通过在缓冲件上开设调节孔,使配重块对缓冲件施加反向的震动时,能够压缩调节孔的大小,提高缓冲件的压缩比提高缓冲件吸震的能力,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r>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调节孔沿缓冲件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调节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由于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其产生的震动方向不定,所以需要在缓冲件上沿轴向均布间隔设置调节孔来吸收汽车产生不定方向的震动,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调节孔的个数是6个,形状呈腰圆孔状。腰圆孔的形状能够扩大调节孔可压缩的空间,结合调节孔的个数实现圆周方向频率相同目的,使其能够适应汽车不同方向的震动,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缓冲件内套接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件及配重块的轴向长度。由于汽车震动的维度不仅仅是上下震动,在行驶的过程中还有使缓冲件和配重块轴向移动的震动,如果将其直接固定在减震器支架上则无法抵消这个方向的震动。因此通过安装套筒设置使缓冲件与配重块具有轴向移动的余量,通过安装套筒的长度设计还能够避免由于缓冲件及配重块的轴向移动与安装座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异响。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配重块呈圆环状设于缓冲件的外侧,所述安装套筒与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安装套筒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与紧固螺栓之间设有与安装套筒相抵靠的垫片,垫片上设有能够限制配重块掉落的阻挡翻边,所述阻挡翻边的外径尺寸大于配重块的内径。缓冲件会相对于安装套筒产生移动,属于运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缓冲件与安装套筒以及配重块之间的连接会失效,当连接失效后配重块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掉落,通过阻挡翻边的设置能够避免配重块的掉落。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阻挡翻边相较于垫片远离安装套筒端面。安装套筒远离安装座一端的其震动的摆幅会扩大,导致配重块的端面发生倾斜,缓冲件和配重块由于震动产生轴向的移动。为了避免垫片对配重块发生干涉和碰撞,增加阻挡翻边与配重块之间的间距。在上述的减震器,所述缓冲件由硫化橡胶制成,所述配重块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内芯,内芯的外表面具有与缓冲件一体成型的包裹层。将缓冲件与配重块的包裹层一体成型可以尽可能的延缓缓冲件与配重块之间的连接失效,提升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2、通过垫片及阻挡翻边的设置,使缓冲件与配重块以及安装套筒之间连接失效后,能够避免配重块的掉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减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减震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安装套筒、缓冲件和配重块组装后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安装套筒、缓冲件、配重块、垫片以及紧固螺栓组装后的剖视图。图中,1、减震器支架;2、安装座;3、安装套筒;4、缓冲件;4a、调节孔;5、配重块;5a、包裹层;5b、内芯;6、垫片;6a、阻挡翻边;7、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1,在减震器支架1上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上通过紧固螺栓7螺接有安装套筒3,紧固螺栓7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2上,另一端与安装套筒3抵靠,安装套筒3的外周壁上设有能够缓冲吸震的缓冲件4,缓冲件4的外侧设有配重块5。减震器通过减震器支架1与车身相连,在减震器支架1上的安装座2螺接的安装套筒3能够传递减震器支架1的震动,并且将该震动传递至缓冲件4和配重块5上。但是,因为配重块5的重量大,所以导致配重块5的震动相对于缓冲件4以及安装套筒3的震动滞后。因为配重块5的震动滞后,所以能够与缓冲件4产生震动方向相反的力,减震器支架1上的震动能够在缓冲件4上与配重块5得到抵消,降低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如图3至图5所示,缓冲件4和配重块5均呈套筒状,缓冲件4位于配重块5的之间。缓冲件4由硫化橡胶制成,配重块5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内芯5b以及包裹在内芯5b外表面上与缓冲件4一体成型的包裹层5a。如图3所示,缓冲件4上开设有6个呈腰圆孔状的调节孔4a,调节孔4a沿缓冲件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间隔的距离相同,调节孔4a贯穿缓冲件4的两个端面。通过在缓冲件4上开设调节孔4a,使配重块5对缓冲件4施加反向的震动时,能够压缩调节孔4a的大小,提高缓冲件4的压缩比和缓冲件4吸震的能力。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安装套筒3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件4及配重块5的轴向长度,安装套筒3远离安装座2的一端与紧固螺栓7之间设有与安装套筒3相抵靠的垫片6。通过安装套筒设置使缓冲件与配重块具有轴向移动的余量能够消耗掉减震器支架上该方向的震动强度,通过安装套筒的长度设计还能够避免由于缓冲件及配重块的轴向移动与安装座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异响。由于缓冲件4会相对于安装套筒3产生移动,属于运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缓冲件4与安装套筒3以及配重块5之间的连接会失效,当连接失效后配重块5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掉落,在垫片6上设有能够限制配重块5掉落的阻挡翻边6a,阻挡翻边6a的外径尺寸大于配重块5的内径尺寸,且阻挡翻边6a相较于垫片6本体远离安装套筒3的端面。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由于汽车的震动会导致缓冲件4及配重块5的轴向移动,安装套筒3的长度设计还能够避免由于缓冲件4及配重块5的轴向移动与安装座2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异响。安装套筒3远离安装座2一端的其震动的摆幅会扩大,导致配重块5的端面发生倾斜,以及缓冲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1),其特征在于,减震器支架(1)上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上螺接有缓冲件(4),缓冲件(4)的外侧设有配重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支架(1),其特征在于,减震器支架(1)上设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上螺接有缓冲件(4),缓冲件(4)的外侧设有配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4)呈套筒状,缓冲件(4)的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缓冲件(4)两个端面的调节孔(4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4a)沿缓冲件(4)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调节孔(4a)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4a)的个数是6个,形状呈腰圆孔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4)内套接有安装套筒(3),所述安装套筒(3)的轴向长度大于缓冲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亮马祖国杨玉伟赵小峰陈旭郑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