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液中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540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液中微量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方法。主要是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测试手段,利用阿霉素在200-700nm范围内某一波长处有特征吸收,根据Lambert-Beer定律,阿霉素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线性变化规律。以吸光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并得回归直线方程。对于未知浓度的阿霉素溶液,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值,由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溶液中阿霉素的准确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测试溶液中阿霉素浓度范围为0-4μg/m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现性好,为溶液中微量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阿霉素(Doxorubicin),别名羟柔红霉素、羟正定霉素、多柔比星,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类抗肿瘤药,抗瘤谱广、疗效广,可治疗多种肿瘤。目前, 国内外阿霉素的定量分析大多采用液相色谱或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但这些测试方法价格昂贵,测试条件复杂,测试过程繁琐费时。对于微量组分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准确 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测试费用低。鉴于以上 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微量阿霉素定量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溶液中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阿霉素进行定量的测定,包含以下步骤(1) 配置较低浓度的阿霉素溶液,以溶剂为参比,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0—700nm范围内扫描,确定阿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2) 精确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阿霉素标准溶液,以溶剂为参比,在最大 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并得回归直线 方程。(3)测定未知浓度的阿霉素溶液的吸光度,由步骤(2)的回归直线方程 计算出样品溶液中阿霉素的准确浓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中阿霉素的浓度范围为0—4ug/ml。 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现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阿霉素溶液的uv吸收曲线。图2为阿霉素溶液在480nm处的吸光度一浓度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 限于此。实施例l: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配制2吗,ml—1的盐酸阿霉素溶液,以去离子 水为参照液,UV分光光度计在200-700nm范围内扫描,在480nm处出现最 大吸收(见图1)。精密配制质量浓度p分别为0.8吗'mr1, 1.6吗'ml",2.4吗'ml",3.2吗'mr1, 4.0呢'mr1的阿霉素标准溶液,在480nm处测定吸收度A,同一样品取3次实 验的平均值。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标 准曲线(见图2)。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阿霉素进行定量的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O配置较低浓度的阿霉素溶液,以溶剂为参比,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0—700nm范围内扫描,确定阿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2)精确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阿霉素标准溶液,以溶剂为参比,在最大 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并得回归直线 方程。(3)测定未知浓度的阿霉素溶液的吸光度,由步骤(2)的回归直线方程 计算出样品溶液中阿霉素的准确浓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4. 根据权利要求l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中阿霉素的浓度范 围为0—4ug/ml。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液中微量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方法。主要是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测试手段,利用阿霉素在200-700nm范围内某一波长处有特征吸收,根据Lambert-Beer定律,阿霉素在此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线性变化规律。以吸光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并得回归直线方程。对于未知浓度的阿霉素溶液,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值,由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溶液中阿霉素的准确浓度。本专利技术测试溶液中阿霉素浓度范围为0-4μg/ml。本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现性好,为溶液中微量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文档编号G01N21/33GK101271061SQ20081003679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雷 周, 姜厚友, 徐云龙, 戎丽娜, 赵崇军, 钱秀珍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中阿霉素的定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阿霉素进行定量的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秀珍姜厚友徐云龙赵崇军戎丽娜周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