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04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一种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是在内置有害虫的且内壁附着药剂的容器中放置经相同浓度药剂处理过的害虫喜食的植物组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适用广泛,对触杀、胃毒同时作用的药剂均能够进行有效测定,能准确测定出药剂对于害虫的最低有效剂量,既能有效毒杀害虫,又最高程度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药剂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药剂是防治蓟马等r-对策小虫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也是害虫综合治理(IPM)的重要组 成部分。任何药剂投放到田间使用前必须经过室内的筛选过程,因此探索出简便实用有效的 生物测定方法就成为药剂防治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药剂生物测定的方法包括点滴法、浸叶法、浸虫法、玻璃药膜法等,这些方 法适合针对体积较大的害虫测试药剂的有效剂量,但是上述方法对于最大体长仅1毫米的害 虫来讲均不适用。比如近年来,在蔬菜和花卉上的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的蓟马,2001年棕 榈蓟马在我国北方首次发现,并对保护地蔬菜造成严重威胁。2003年一种新的入侵害虫一西 花蓟马入侵我国,由于其入侵性强,危害广泛而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欧晓明1996年(《测 定蓟马抗药性的一种新技术》.农药科学与管理,1996 (4): 23-24)提出了一种玻璃残留处 理法,用于测定蓟马的抗药性,但该方法步骤多,还需要Potter喷雾塔作为辅助设备,Potter 喷雾塔因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而不易被大多数单位采用。Ru6da and She Hon 2003年(Rueda A and Shelton A M. Development of a bioassay system for monitoring susceptibility in Thrips tabaci. Pest Manag. Sci. 2003, 59: 553-558.)提出了一种针对蓟马的生物测 定方法一TIBS (thrips insectcide bioassay system),该方法设备简单、便于操作,适用 于对田间蓟马种群的生物测定,通过药剂处理容器内部,使用真空泵吸取害虫到容器中,使 害虫接触到容器内避上的药膜而起触杀作用,其对具有触杀活性的药剂能够很准确地进行药 效评价,适合于小虫子的药剂生物测定。但是该方法虽然解决了小体积害虫的药剂生物测定中存在的困难,却与上述的其他方法 都存在一个缺陷没有考虑到很多药剂对于害虫不仅仅具有触杀活性,对于同时具有触杀、 胃毒作用的药剂,不能真实地测出该类药剂的有效活性,导致测试出来的剂量大大超过致死 剂量,环境污染严重,也浪费药剂,还给害虫施加了较大的选择压力。对于体积较大一点的 害虫,不存在难以操作的问题,测试人员一般会直接将虫子浸泡在药剂中测试药物的触杀活 性,或者直接给害虫喂药剂浸泡过的植物组织以测试药剂的胃毒活性,但仍然没有兼顾到触 杀与胃毒同时起作用的情况,导致在防治体积较大一点的害虫时给的药剂量也大大高于所需, 施药时给环境造成污染更是不言而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广泛,对触杀、胃毒同时作用的药剂均能够 进行有效测定的新方法-一命名为叶管药膜法,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出一种药剂对于害虫的最低 有效剂量,既能有效毒杀害虫,又最高程度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药剂浪费。,其特征是在内置有害虫的且内壁附着有药剂的容器中放置经 相同浓度药剂处理过的害虫喜食的植物组织。所述内壁附着药剂的容器是通过药剂浸泡容器内部得到。所述药剂处理指药剂浸泡植物组织。所述内置的害虫可以用镊子或毛笔等器具移入。所述容器底部有小孔,内置的害虫可以采用真空泵产生的气流吸入容器中。 所述容器为塑料离心管。所述塑料离心管为0. 5ml或1. 5ML的有封口盖的离心管。所述害虫为蓟马类害虫。所述植物为害虫的寄生植物。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测定方法以药物对害虫的综合作用方式测出被试药剂的最低有效剂 量,在内壁附着有药剂的容器中放置经药剂处理过的害虫喜食的植物组织,放入害虫后,害 虫通过接触容器内壁的药膜而使药剂对其触杀作用起效,放入的植物材料一方面起到喂养害 虫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被食用而使药剂发挥胃毒作用。对于具有熏蒸作用的药剂,可以采 用密闭容器,即可保证触杀作用、胃毒作用、熏蒸作用同时有效,因而能准确有效地评价被 试剂药剂的效果。本方法所用的容器可以用很多方式使其内壁附着药膜,是药剂剂型而定,本专利技术采用药 剂浸泡容器内部使内壁附着一层药膜。对于植物材料的处理也可以采用很多方式使其成为药 剂的载体,例如喷雾、浸泡,本专利技术中用最简单的浸泡方法。对于被试害虫,体积若较大,大至用镊子或者柔软毛笔可以将其转移到容器中而不会对 起生命力造成损伤的,则直接用镊子或毛笔将其移入容器中,而对于体积小至肉眼难以逐个 分辨的害虫,如蓟马类害虫,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真空泵的气流将虫子吸入容器的方法,此时所用 的容器是底部有小孔的管子,虫子被气流经小孔送入容器内,然后用封口膜将小孔封住。这 样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用毛笔或者镊子直接挑取害虫时对害虫的生命力造成损伤而影响准确测 定,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采用实验室常用的塑料带密封盖的离心管,这类管子使用成本低,易于获得,且方便在其底部穿刺出吸虫的小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生物测定方法所用的容器视被试的害虫的体积而定,对于蚜虫、蓟马 类微小体积的害虫,1.5ML或者0.5ML的塑料离心管就可以达到要求,而不必使用玻璃或塑 料的培养皿、试管或三角瓶等作为实验容器,这些需占用较大空间,而且许多玻璃器皿容易 破损,刷洗不便,费工费力。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测定方法对于防治r-对策小虫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蓟马这种 危害严重,难以防治的害虫,因此本专利技术以蓟马作为试虫,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药剂生物测试 方法对于防治种类害虫能快速提供有效的用药标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测定方法中使用了害虫食用的植物材料,该植物材料最好是被试害虫 的寄主植物且是其喜欢食用的组织,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际生产中防治害虫的环境条件, 对于准确测定药剂的效果非常重要。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叶管药膜法步骤l:浸管药剂配制6-7个浓度如表1 ,另加l个空白对照,将每个浓度药液分别注 满1. 5mL离心管4只,每只为1重复,用记号笔标记好相应对照和处理浓度,放置4 h。然 后倒掉药液,将离心管置于实验台上晾千,待用。步骤2:浸叶将采集的新鲜甘蓝叶洗干净,晾干。分别在每个浓度药液中浸渍10秒钟, 药剂处理后的叶片置实验台上晾干,待用。用剪刀将晾干的甘蓝叶片剪成2cmX4cm的长方形 小条,用小镊子夹入相应药液浓度的离心管中,每管1片,放置平整。步骤3:吸虫将长约10cm左右的细针针尖经酒精灯加热,刺晾干的离心管管底,烫直 径约2-3mm的孔。真空泵的接口用纱布封好,套在以上处理好的离心管管口 ,打开真空泵, 调节气流大小(以刚好能够吸起试虫为宜),把离心管管底的烫孔对准蓟马,使虫顺气流吸入 离心管。先对照后处理,每管吸2龄若虫10-20头,然后盖好管盖,用封口膜封好烫孔。最 后置于25。C恒温箱内,光照16L: 8D,于48h后检查结果。步骤4:检查结果将离心管内虫子及叶片倒出于白纸上,先对照后处理。判断死亡标准为,用毛笔轻触虫体,不能爬行视为死亡。记录相应浓度下每管内的虫子总数、活虫数和死虫数。试验数据参照机率值Finney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LCs。等值。计算各处理的虫子 的死亡率并应用SAS软件分析不同处理(不同方法和不同浓度)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表1比较 了用叶管药膜法和TIBS方法测定10%除尽SC对西花蓟马的毒杀效果,除尽的主要作用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害虫的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是在内置有害虫的且内壁附着有药剂的容器中放置经相同浓度药剂处理过的害虫喜食的植物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君张治军徐宝云张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