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00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工作井中隧道洞口处,包括底座以及水平滑移设置在底座上滑移架,滑移架上设置有车轨组,车轨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车编组行驶入或行驶出隧道洞口的方向,且车轨组在滑移架上沿水平垂直与车轨组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组,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在机架上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升盾构施工效率,并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减短施工周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盾构施工中,需要用到电机车编组运输盾构掘进时所需要的管片、同步浆液等材料,同时对于土压盾构机,电机车编组还需要运输盾构机排出的渣土。因此电机车编组中一般包括作为动力的电机车头、管片车、同步浆液箱车和土箱车,可见整个电机车编组在长度方向上普遍较长。传统的盾构施工始发工作井设置在车站位置,因此,工作井后方的车站结构留有足够的空间安放电机车编组。此外,由于管片、同步浆液和渣土需要通过工作井上方的吊机运输,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通常还在工作井后方设置岔道,即满足多列电机车编组的放置,当隧道内的电机车编组行驶时,工作井口的电机车编组能同步进行上述材料的吊装作业。当盾构施工遇到狭小空间的始发井时,即工作井后方没有空间安放整个电机车编组,此时,电机车编组就不得不通过井口上方的吊机进行驳运,即电机车编组在驶入隧道时,需要通过吊机依次吊装编组中的车辆至轨道上才能实现电机车的编组;电机车编组在驶出隧道时,则需要通过吊机依次吊装编组中的车辆至轨道两侧临时安放。同时吊机还需要负责吊运管片、渣土箱等工作,在此情况下,严重影响盾构施工效率,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周期,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借助驱动组件驱动滑移架以及滑移架上的电机车在底座上滑移,有助于提升盾构施工效率,并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减短施工周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工作井中隧道洞口处,包括底座以及水平滑移设置在底座上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车轨组,所述车轨组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车编组行驶入或行驶出隧道洞口的方向,且所述车轨组在滑移架上沿水平垂直与车轨组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在机架上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电机车进行编组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驱动组件驱动滑移架滑移,使得滑移架上的车轨组依次与隧道洞口处车轨对接,并依次将滑移架上的电机车与隧道中的电机车连接并进行编组;当电机车驶出隧道时,由驱动组件驱动滑移架滑移,使得滑移架上的车轨组依次与隧道洞口处车轨对接,依次将各个电机车依次驶出隧道,并同时依次断开各个电机车与处于轨道中的电机车的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盾构施工效率,并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减短施工周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根据滑移架承载的重量在滑移架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架的下侧设置支撑梁,有助于保证滑移架的承重能力,并有助于滑移架在底座上滑移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滑移架的下侧设置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与导向轨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设置在滑移架下侧的导向轮组与导向轨配合,从而实现对滑移架滑移作业的导向,有助于保证滑移架滑移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并有助于保证电机车正常的编组作业和推料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引向轮,两所述引向轮均转动设置在滑移架的下侧,两所述引向轮的转动轴线均呈竖直设置,且两所述引向轮分别位于导向轨沿水平垂直与滑移架滑移方向的两侧并夹紧导向轨,并且所述导向轮组沿导向轨长度方向至少平行间隔设置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个引向轮夹紧导向轨,并在滑移架上设置多组导向轮,进一步保证滑移架滑移的稳定性和正确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呈框架设置,且所述底座包括若干条支撑轨,所述支撑轮滚动滑移在支撑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座呈框架状设置,并在底座上设置若干支撑轨支撑支撑轮滚动,有助于降低底座生产成本,且有助于保证滑移架滑移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齿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齿条平行于滑移架的滑移方向,所述齿轮转动架设在滑移架的下侧,且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滑移架的下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连接并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并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下,启动滑移架在底座上滑移,从而实现对滑移架在底座上的自动化驱动作业,并提升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在底座上沿水平垂直于滑移架滑移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齿轮与齿条一一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和齿轮换向箱,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齿轮同轴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与齿轮换向箱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换向箱与连接轴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换向箱驱动连接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驱动电机和齿轮换向箱配合驱动两个齿轮同步转动,并在两个齿轮与两条齿条的配合下,驱动滑移架在底座上滑移,从而进一步提升滑移架在机架上滑移的稳定性和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轨组的高度与隧道内车轨的高度等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车轨组的高度与隧道内车轨的高度等高设置,大大方便电机车进入和退出隧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借助驱动组件驱动滑移架以及滑移架上的电机车在底座上滑移,有助于提升盾构施工效率,并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减短施工周期;(2)通过支撑轮支撑滑移架,并由导向轮组对滑移架进行引导,以及由两条齿条和两个齿轮配合对滑移架进行驱动,大大提升滑移架在底座上滑移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位于工作井中转台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支撑轮和支撑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支撑轮、导向轮组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图5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滑移架底侧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局部B的放大图,主要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附图标记:1、底座;11、支撑轨;12、导向轨;2、滑移架;21、车轨组;22、支撑轮;23、导向轮组;231、引向轮;3、驱动组件;31、齿条;32、齿轮;33、连接轴;34、齿轮换向箱;35、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设置在工作井中隧道洞口处,包括底座1以及水平滑移设置在底座1上滑移架2,滑移架2上设置有车轨组21,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车编组行驶入或行驶出隧道洞口的方向,且车轨组21在滑移架2上沿水平垂直与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组,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2在机架上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3(参见图3)。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在工作井中隧道洞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水平滑移设置在底座(1)上滑移架(2),所述滑移架(2)上设置有车轨组(21),所述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车编组行驶入或行驶出隧道洞口的方向,且所述车轨组(21)在滑移架(2)上沿水平垂直与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2)在机架上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在工作井中隧道洞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水平滑移设置在底座(1)上滑移架(2),所述滑移架(2)上设置有车轨组(21),所述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机车编组行驶入或行驶出隧道洞口的方向,且所述车轨组(21)在滑移架(2)上沿水平垂直与车轨组(21)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2)在机架上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2)上设置有支撑轮(22),所述支撑轮(22)根据滑移架(2)承载的重量在滑移架(2)的下侧设置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轨(12),所述滑移架(2)的下侧设置有导向轮组(23),所述导向轮组(23)与导向轨(12)滑移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车编组用平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23)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引向轮(231),两所述引向轮(231)均转动设置在滑移架(2)的下侧,两所述引向轮(231)的转动轴线均呈竖直设置,且两所述引向轮(231)分别位于导向轨(12)沿水平垂直与滑移架(2)滑移方向的两侧并夹紧导向轨(12),并且所述导向轮组(23)沿导向轨(12)长度方向至少平行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乐陈耀峰卞正辰丰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