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42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提供一种能抑制执行提前角控制时的夹入的误检测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门ECU(25)具备夹入检测部(55),该夹入检测部根据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0)的电流值(Im)来检测由滑动门引起的夹入。此外门ECU(25)具备: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43),该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用于向电动机(20)供给驱动电力的电动机控制信号(Smc);及提前角值设定部(51),该提前角值设定部设定用于使该电动机控制信号(Smc)的相位提前的提前角值(α)。提前角值设定部(51)具有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51a),电动机(20)的电流值(Im)达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时,该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禁止提前角值(α)的增加设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动力滑门装置等具有驱动源使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动作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中,多数情况下,将电动机用于该驱动源。并且,以往,在电动机控制装置具有执行使向该电动机的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相位提前的提前角控制的结构。即,存在因转速的上升而导致电动机的电流相位发生延迟的情况。但是,即使在像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为了向电动机供给驱动电力而向驱动电路输出的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相位适当地提前,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电动机。此外,通过执行像这样的提前角控制,该电动机转矩(T)和转速(N)的关系、即所谓N-T特性发生变化。并且,由此,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雨刮器控制装置那样,能够使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控制对象以高速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8273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通过执行提前角控制,电动机转矩(T)和电动机电流值(I)的关系、即所谓I-T特性也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提前角控制的提前角值越大,电动机电流值就越是增加。另一方面,在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中,根据电动机电流值来检测由开闭体引起的夹入。在该情况下,当通过执行提前角控制而使电动机电流值显著增加时,存在误检测为夹入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执行提前角控制时的夹入的误检测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具备: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使车辆的开闭体动作;以及夹入检测部,该夹入检测部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来检测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所述驱动控制部具备: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该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给驱动电力的电动机控制信号;以及提前角值设定部,该提前角值设定部设定用于使所述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相位提前的提前角值,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具有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在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达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时,该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禁止提前角值的增加设定。根据该结构,在执行提前角控制时,当随着提前角值的增加而增加的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到达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时,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在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中禁止提前角值的增加设定。由此,提前角值不能继续增加,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也不会增加到显著超过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因此,能够抑制所述夹入检测部中的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的夹入的误检测。关于上述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夹入检测部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与夹入检测阈值的大小关系来检测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并具有夹入检测阈值校正部,该夹入检测阈值校正部以提前角值越大则所述夹入检测阈值越大的方式进行校正,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具有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校正部,该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校正部以提前角值越大则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越大的方式进行校正。确认到,如果与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的检测有关的所述电动机的转矩(以下,也称作“容许转矩”)相同,则与其对应的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随着提前角值变大而变大。根据该结构,所述夹入检测部通过在所述夹入检测阈值校正部以提前角值越大则所述夹入检测阈值越大的方式进行校正,能够根据更接近容许转矩的转矩而更佳地检测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此外,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在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校正部中,以提前角值越大则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越大的方式进行校正。即,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被校正为追随以提前角值越大则越大的方式被校正的所述夹入检测阈值。因此,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在所述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中,能够更佳地禁止提前角值的增加设定。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抑制执行提前角控制时的夹入的误检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设置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动力滑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动力滑门装置的控制框图。图4是表示提前角控制的模式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因提前角控制的执行而变化的电动机的N-T特性及其提前角值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夹入检测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执行提前角控制时,变更了夹入的检测条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因提前角控制的执行而变化的电动机的I-T特性的曲线图。图9是为了变更夹入检测的判定条件而使用的校正映射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提前角值设定的模式的流程图。图11的(a)、(b)是表示提前角控制的提前角值的增加时的电动机的电流值及提前角值的推移的时序图。图12是表示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的校正的模式的流程图。图13是用于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的校正的校正映射的说明图。符号说明α…提前角值、β,γ…校正值、Im…电流值、Ith…夹入检测阈值、Smc…电动机控制信号、Imax…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1…车辆、20…电动机、43…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51…提前角值设定部、51a…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51b…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校正部、55…夹入检测部、55a…夹入检测阈值校正部、70…驱动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备滑动门4,该滑动门4对设置于车身2的侧面2s的门开口部3进行开闭。具体而言,在该车辆1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导轨5(5a~5c)和将这些各导轨5连结的多个导辊单元6(6a~6c)。即,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门4经由这些各导轨5及各导辊单元6被支承于车身2的侧面2s。此外,这些各导轨5及各导辊单元6能够沿着各导轨5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各导轨5的各导辊单元6的卡合位置移动。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门4由此构成为,以沿着车身2的侧面2s的状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即,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门4通过向车辆前方侧(图1中、左侧)移动而成为将门开口部3闭塞的全闭状态,通过向车辆后方侧(同图中、右侧)移动而成为车辆1的乘员能够经由该门开口部3上下车的全开状态。并且,在该滑动门4设置有用于对该滑动门4进行开闭操作的外侧门把手或内侧门把手门等门把手10。此外,如图2所示,在该滑动门4设置有多个锁装置11。另外,在该滑动门4设置有作为全闭锁的前锁11a及后锁11b,该前锁11a及后锁11b在全闭位置约束该滑动门4。并且,在该滑动门4设置有全开锁11c,该全开锁11c用于在全开位置约束该滑动门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门4中,这些各锁装置11经由遥控器12与门把手10连结。即,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门4通过操作门把手10而解除各锁装置11的约束状态。另外,该滑动门4通过乘员操作设置于车室内的操作开关或携带机等,即使是远程操作也能够解除各锁装置11的约束状态。并且,该滑动门4能够以该门把手10为把持部,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动作。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具备:/n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使车辆的开闭体动作;以及/n夹入检测部,该夹入检测部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来检测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n所述驱动控制部具备:/n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该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给驱动电力的电动机控制信号;以及/n提前角值设定部,该提前角值设定部设定用于使所述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相位提前的提前角值,/n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具有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在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到达提前角值增加禁止电流值时,该提前角值增加禁止部禁止提前角值的增加设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2 JP 2019-0448231.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具备:
驱动控制部,该驱动控制部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使车辆的开闭体动作;以及
夹入检测部,该夹入检测部根据所述电动机的电流值来检测由所述开闭体引起的夹入,
所述驱动控制部具备:
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该电动机控制信号输出部输出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给驱动电力的电动机控制信号;以及
提前角值设定部,该提前角值设定部设定用于使所述电动机控制信号的相位提前的提前角值,
所述提前角值设定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中友幸小林康平甲斐野嵩志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