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48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5
为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可应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能量回馈。该能量回馈装置与变频装置连接,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所述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可应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的能量回馈。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数量不断增多。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若要实现节约空间的目的,则需要将停在乘入室的车辆利用升降机搬运至停车设备层。一般情况下,当升降机在搬运车辆下行或者升降机空车板上行时,电动机均处于发电状态,升降机的变频系统会将产生的机械能变为电能传递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侧。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变频装置产生过电压故障,会在变频装置的外侧安装制动电阻来消耗掉此部分能量(以垂直升降类塔库为例,需要安装的制动电阻功率大约在10KW左右),以保证变频装置能正常运行。采用制动电阻而消耗电能的方法虽然解决了变频装置直流母线过电压问题,但是产生了大量热量,此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将直流母线的电能逆变回电网循环再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该装置与立体车库的变频装置连接,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所述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所述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直流检测单元;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充电装置、电源检测单元、直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控制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充电装置、电容充电单元;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蓄电池组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装置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正极,第一功率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容充电单元与平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功率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负极,第二功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平波电容的负极。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充电单元包括并联的功率电阻和接触器。进一步地,所述平波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电容充电单元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隔离装置输出端正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单元为STM32F10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转化了变频装置直流母线侧电动机回馈的电能,保护了变频装置,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2.本专利技术将能量以蓄电池组的形式储存起来,当外电源突然中断时,由操作员手动开启或自动开启应急接接触器,将储存的电能回馈至供电电网,达到用户应急取车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装置当机械式停车设备正常运行时,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检测直流电压,当变频装置直流母线电压大于变频装置输入侧电压时,将能量回馈至电源电网,供给机械式停车设备,节约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的主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可应用于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因该类型车库提升电机功率大约30Kw,变频装置功率达37Kw,电机工作在一三象限为电动状态,二四象限处为发电状态。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端,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变频装置的电源输入端。当电机运行在电动状态时,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不工作,电能由变频装置直接供给电机,由电机拖动设备运行。当电机运行在发电状态时,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启动工作,蓄电池组先进行充电,为停电应急时储存能量。电能由变频装置母线侧供给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蓄电池组充电完毕,则启动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电能由变频装置直流母线侧经过隔离装置供给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直流端,由微处理器单元控制逆变单元IPM,为变频装置的电源输入端提供电能。当外电网突然停电后,应急接触器吸合,将蓄电池组接入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直流侧,蓄电池组为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直流侧提供直流电源,同时为开关电源供电,微处理器单元控制运行接触器吸合,并为能量回馈逆变单元提供PWM信号,输出应急电源供变频装置使用,为变频装置输入端提供电能,保证设备应急运行。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如图1、图2所示,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所述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隔离装置送入电源后,经电容充电单元的功率电阻为平波电容进行充电,平波电容充电完成后,由微处理器单元控制电容充电单元的接触器吸合,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主电路经隔离装置从变频装置直流母线回路取得直流电源,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逆变为三相交流电源,输出至变频装置输入侧,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直流检测单元;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充电装置、电源检测单元、直流检测单元连接;微处理器单元分别控制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充电装置、电容充电单元;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直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蓄电池组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隔离装置主要由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组成,变频装置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功率二极管的正极,第一功率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容充电单元连接至平波电容的负极,变频装置的负极连接至第二功率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功率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平波电容的正极;通过该隔离装置为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引入动力电源,同时防止了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的直流电反送回变频装置中。电容充电单元包括并联的功率电阻和接触器。平波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电容充电单元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隔离装置输出端正极连接。充电装置选择市面上销售的标准动力电池充电机,该装置由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正、负端引入电源后,输出端接至蓄电池组正负极。当立体车库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该装置与立体车库的变频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n所述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n所述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n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直流检测单元;/n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充电装置、电源检测单元、直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控制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充电装置、电容充电单元;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蓄电池组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能量回馈装置,该装置与立体车库的变频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主电路包括隔离装置、电容充电单元、平波电容、充电装置、蓄电池组、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和运行接触器;
所述隔离装置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隔离装置的输出端经过电容充电单元分为两路,一路经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以及运行接触器连接至变频装置的输入端,并且能量回馈逆变单元与平波电容并联,另一路经充电装置为蓄电池组充电;所述蓄电池组的两端还通过应急接触器与能量回馈逆变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直流检测单元;
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流母线回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充电装置、电源检测单元、直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控制能量回馈逆变单元、充电装置、电容充电单元;所述电源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变频装置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国栋叶新华路海博吴东刚许明金杨茂华乔冠楠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翔云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