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53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带U型卡槽的三个定位块,U型卡槽分别与手把管的固定段和两操作端对应;所述U型卡槽上连接可以转动的检测块。它还包括另外两个带U型卡槽的辅助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分别位于与手把管固定段对应的定位块和与手把管两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之间的底板上,U型卡槽与手把管的支撑段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实现摩托车手把管操作端相对固定段的位置关系检测;它模拟手把管在摩托车上的实际安装状态,因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具体说来涉及一种用于对摩托车手把管的空间位置进行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手把管位于整车前部,其作用有二一是供骑手在骑乘时双手掌握和支撑身体前倾的重心;二是进行转向操作和用于安装闸把座以操作各种指示灯的开启。手把管的固定段开有两处增大摩擦力的花纹,花纹分别对应着摩托车上连接板上的安装卡座,再通过与卡座对应的卡子将手把管固定在上连接板上。只要松开卡子,就可以根据骑乘者不同的身高和习惯来调整手把管的角度。虽然手把管是转动可调的,但其本身一经成型,能调整的范围也就确定了。由于手把管的操作端其不同的角度朝向对骑乘者的操作有很大影响,而这种角度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但其与手把管固定端的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操作端的位置超差较大,是不能通过转动手把管来调整的。因此,有必要在安装前对手把管的形状位置进行检测。而目前对手把管的检测仍沿用常规的检测手段,包括用高度尺、分度头和角度尺来测量各相关尺寸及角度,这种检测方法速度慢,只能实行抽检,不适应大批量生产对零部件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对手把管检测速度慢、不适应大批量检测要求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快速、适应大批量检测要求的手把管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带U型卡槽的三个定位块,U型卡槽分别与手把管的固定段和两操作端对应;所述U型卡槽上连接可以转动的检测块。更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另外两个带U型卡槽的辅助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分别位于与手把管固定段对应的定位块和与手把管两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之间的底板上,U型卡槽与手把管的支撑段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只需把手把管的固定段、两支撑段和两操作端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定位块上的U型卡槽内,如能顺利放入,表明手把管初测合格,可以进入下一步检测,否则为不合格。在初测合格的前提下,转动与固定段对应的定位块上的检测块以使其将固定段限定在U型卡槽内,然后再分别转动与两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上的检测块,如能顺利从两操作端上面通过,则表明手把管合格,否则不合格。因为手把管的两操作端与固定段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也可以通过与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上的检测块来固定操作端在U型卡槽内,而转动与固定段对应的检测块达到检测目的。上述方案采用两步判定法,不但检测快速,而且能直观地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由于本技术模拟手把管在摩托车上的实际安装状态,因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2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由底板1和五个定位块2、3、4组成;参见图3-图5,每个定位块表面均开有U型卡槽2-1、3-1、4-1,U型卡槽2-1、3-1、4-1分别对应着手把管的固定段7、两操作端8和两支撑段9;参见图2,由于手把管操作端向上有一定角度,在底板1上安装了一角度块5。因为摩托车手把管两支撑段9和两操作端8相对于固定段7呈完全对称结构,所以与之对应的定位块4、3各有两个,相对于与固定段7对应的定位块2呈对称分布。各U型卡槽2-1、3-1、4-1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根据手把管6产品图的相应尺寸和公差运用包络的原理确定。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中,U型卡槽2-1、3-1、4-1的作用相当于卡规,实现对手把管6检测前的定位和初测。在与固定段7对应的U型卡槽2-1和与操作端8对应的两U型卡槽3-1上均设置有可以转动的检测块2-2、3-2。检测块2-2、3-2的检测原理体现在由于U型卡槽2-1、3-1的高度尺寸是根据手把管6的最大尺寸确定的,如果尺寸超差或者手把管操作端8上翘,检测块2-2、3-2势必不能自如地从置于U型卡槽2-1、3-1中的手把管6最高点处通过,由此即可判定其不合格。如果手把管操作端8下沉,当其放入U型卡槽3-1中,操作端8的其它部分式必会弓起来,检测块3-2同样不能从上面通过。手把管的两操作端8相对固定段7向两对称的方向斜上伸出,所以与之对应的U型卡槽3-1也同样是斜向的。为了简化工艺操作和加工方便,在底板1上安装了一角度块5,参见图2和图5,再将带有U型卡槽3-1的定位块3固定于角度块5的斜面上。由于本技术主要检测手把管的操作端相对于固定段的位置关系,所以也可以取消与支撑段对应的定位块,这同样可以达到本技术的检测目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为先把固定段7的检测块2-2转过来扣住手把管6,即把固定段7固定好,然后再旋转操作端8的检测块3-2进行检测。因为手把管操作端8与固定段7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也可以先扣住操作端的检测块3-2再转动固定段上的检测块2-2。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带U型卡槽(2-1、3-1、)的三个定位块(2、3),U型卡槽(2-1、3-1)分别与手把管(6)的固定段(7)和两操作端(8)对应;所述U型卡槽(2-1、3-1)上连接可以转动的检测块(2-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另外两个带U型卡槽(4-1)的辅助定位块(4),该两定位块(4)分别位于与手把管固定段(7)对应的定位块(2)和与手把管两操作端(8)对应的定位块(3)之间的底板(1)上,U型卡槽(4-1)与手把管的支撑段(9)对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带U型卡槽的三个定位块,U型卡槽分别与手把管的固定段和两操作端对应;所述U型卡槽上连接可以转动的检测块。它还包括另外两个带U型卡槽的辅助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分别位于与手把管固定段对应的定位块和与手把管两操作端对应的定位块之间的底板上,U型卡槽与手把管的支撑段对应。本技术可快速实现摩托车手把管操作端相对固定段的位置关系检测;它模拟手把管在摩托车上的实际安装状态,因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文档编号G01M17/00GK2727692SQ20042006151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俊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手把管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带U型卡槽(2-1、3-1、)的三个定位块(2、3),U型卡槽(2-1、3-1)分别与手把管(6)的固定段(7)和两操作端(8)对应;所述U型卡槽(2-1、3-1)上连接可以转动的检测块(2-2、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