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01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防跳绳结构包括支架、挡圈和减震组件,挡圈可活动地连接在支架上,支架和挡圈共同形成容置框,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减震组件分别与挡圈和支架连接;减震组件用于减小钢丝绳在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该防跳绳结构形成的容置框能够限定钢丝绳的移动范围,并且减震组件的设置能够缓减钢丝绳对挡圈以及支架的冲击,结构可靠,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钢丝绳振幅过大而“跳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基础施工市场日益火爆,履带起重机的作用不仅仅满足于吊装,还适用于强夯、冲抓斗、振动锤等作业工况。对于安装自由吊钩功能的履带起重机,在拉力突然有无作业过程中,钢丝绳产生严重晃动,比如:重物落地后钢丝绳会有严重的晃动。当晃动量超过臂架范围,会导致钢丝绳“跳绳”挂到臂架上其他零部件,进而导致钢丝绳磨损臂架等,产生各种故障,因此防跳绳结构的应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其能够缓减钢丝绳的晃动,有效避免钢丝绳振幅过大而“跳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跳绳结构,包括支架、挡圈和减震组件,所述挡圈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挡圈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减震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挡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支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支架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采用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支撑件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能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移动,所述第二支撑件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能沿所述第二导向孔移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所述容置框。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跳绳结构,所述防跳绳结构安装在所述臂架上。防跳绳结构包括支架、挡圈和减震组件,所述挡圈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挡圈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通过支架和挡圈围合形成容置框,形成的容置框能够限定钢丝绳的移动范围,减少钢丝绳的晃动,并且减震组件的设置能够缓减钢丝绳对挡圈以及支架的冲击,结构可靠,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钢丝绳振幅过大而“跳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上述的防跳绳结构,将防跳绳结构安装在臂架上,能够有效减小钢丝绳的晃动,即运动振幅,降低钢丝绳与臂架、支架以及挡圈的冲击、磨损,降低故障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防跳绳结构;110-支架;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0-挡圈;121-第一支撑件;122-第二支撑件;123-第一限位块;124-第二限位块;125-第一调节件;126-第二调节件;140-减震组件;141-第一弹性件;142-第二弹性件;143-第三弹性件;144-第四弹性件;150-挡块;151-安装部;160-安装架;170-安全绳;171-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100,包括支架110、挡圈120和减震组件140,挡圈120可活动地连接在支架110上,支架110和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图未标),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图未示)穿过,钢丝绳只能在容置框限定的范围内运动。减震组件140分别与挡圈120和支架110连接,减震组件140用于减小钢丝绳在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以降低钢丝绳对挡圈120和支架110的冲击,同时也能防止钢丝绳跳绳。该防跳绳结构100简单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0)、挡圈(120)和减震组件(140),所述挡圈(120)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110)上,所述支架(110)和所述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140)分别与所述挡圈(120)和所述支架(110)连接;所述减震组件(140)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10)、挡圈(120)和减震组件(140),所述挡圈(120)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110)上,所述支架(110)和所述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140)分别与所述挡圈(120)和所述支架(110)连接;所述减震组件(140)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20)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减震组件(140)设于所述支架(110)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140)包括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二弹性件(142),所述挡圈(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所述第一支撑件(12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2)分别与所述支架(110)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21)和所述支架(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42)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22)和所述支架(1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123)和第二限位块(124),所述第一限位块(12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121)上,所述第二限位块(124)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22)上;
所述第一弹性件(141)设于所述支架(110)和所述第一限位块(123)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142)设于所述支架(11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1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跳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42)分别采用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141)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2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4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江蔡晟彬曹智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