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67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实车碰撞试验中的牵引小车,包括拖挂被测车辆的挂钩和一牵引脱钩装置,且所述装置包括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脱钩装置还包括凸轮、锁紧钳和夹具,其中,凸轮与碰杆同轴连接为一体;锁紧钳包括一松力杆,且与凸轮机械接触;锁紧钳与夹具也机械接触,从而使锁紧钳锁紧夹具,夹具夹住钢丝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牵引小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实车碰撞试验中,用于对被测车辆起牵引加速作用的牵引小车。
技术介绍
实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试验方法,因为其与真实的汽车碰撞事故情形最为接近,所以试验结果说服力最强。同时,它也是最终检验汽车安全性能必不可少的试验。由于实车碰撞属于瞬时发生的猛烈冲击,被测车辆是破坏性的、不能修复的,所以要求试验设备必须准确无误地实现预先设定的碰撞,各种测量仪器设备能精确记录车辆和乘员在碰撞时的运动状态、破坏状态及与伤害相关的动力学响应。这些都对进行实车碰撞试验的试验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较为完善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应包括碰撞区、牵引系统、浸车环境室、照明系统、假人标定室、测量分析室及车辆翻转台等。其中,牵引系统是将被测车辆从静止加速到所设定的碰撞初速度的装置,一般包括牵引电机、牵引轨道和牵引小车。牵引电机通常采用两台225kW的直流电机,分别驱动两个轮毂,牵引钢丝绳为循环盘绕,在两个轮毂间使用液压油缸张紧,通过钢丝绳与轮毂间的摩擦力驱动循环的钢丝绳运动,牵引试验车辆进行碰撞试验。牵引轨道通常为100m,牵引钢丝绳置于其中,可将2000kg的车辆加速到80km/h,最大牵引加速度不超过0.3g。牵引小车用于拖挂且引导被测车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连接车辆,而另一部分是引导部分并与钢丝绳相连,这两部分通常安装在一起。在被测车辆碰撞前30m处,牵引小车通常要与被测车辆脱开,以保证被测车辆有一段匀速行使距离,并在自由状态下发生碰撞。由上述可见,在整个牵引过程中,由于牵引力通常较大,要求与钢丝绳相连的牵引小车具有足够的锁紧力,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专用的锁紧钳装置;同时,还要求牵引小车的碰杆碰到脱钩块时,锁紧钳能及时松开钢丝绳,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凸轮式松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牵引小车,其具有足够的锁紧力夹紧钢丝绳,并且,在被测车辆达到预定速度时,能够及时松开钢丝绳以保持匀速行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实车碰撞试验中的牵引小车,包括拖挂被测车辆的挂钩和一牵引脱钩装置,且所述装置包括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脱钩装置还包括凸轮、锁紧钳和夹具,其中,凸轮与碰杆同轴连接为一体;锁紧钳包括一松力杆,且与凸轮机械接触;锁紧钳与夹具也机械接触,从而使锁紧钳锁紧夹具,夹具夹住钢丝绳。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了锁紧钳装置锁紧夹具,使夹具有足够的锁紧力夹紧钢丝绳;而采用凸轮脱钩装置,使锁紧钳能够及时松开,让夹具打开脱离钢丝绳。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锁紧钳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锁紧钳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夹子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夹子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的夹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1的车头部为一碰撞挡板11,车尾部正面(以牵引小车的可见面为准)向上设有一挂钩12,用以拖挂被测车辆。在车身正面的一侧设有一碰杆13,其与一枢轴14固定连接为一体,而可随枢轴14一同旋转。另外,在车身正面上还设有一拉紧手柄15。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该牵引小车1的车身背面安装有四个导轮16,而使其能够在牵引轨道中滑行。对应车身正面的碰杆13,车身背面设有一凸轮17,且也与枢轴14同轴固定连接为一体,所以,凸轮17可随碰杆13旋转,即当碰杆13受到碰撞后旋转时,凸轮17也将一同旋转。凸轮17与一锁紧钳20机械接触(两机械器件有部分位置产生接触,但并未连接在一起),同时,该锁紧钳20还和一夹具30也具有机械接触。上述的碰杆13、凸轮17、锁紧钳20与夹具30共同构成一牵引脱钩装置,该装置能够在被测车辆被牵引时锁紧钢丝绳,而在被测车辆达到预定速度后,松开钢丝绳使牵引小车保持匀速行使。请参阅图4至图5,该锁紧钳20主要由一条型主支杆21和一具有一弯折的条型压紧杆22组成,两杆内部均挖空成槽,并通过位于槽中的一钳支杆23、一活动杆24使二者产生连接,其中,钳支杆23的一端枢接于压紧杆22的弯折处,而另一端则置于主支杆21的挖空处;活动杆24为一角型杆,其一端及弯角处分别枢接主支杆21和压紧杆22,并且,位于两枢接轴之间还设有一弹簧25以连接活动杆24和主支杆21。在压紧杆22的另一端,凹槽中还装设有一松力杆26,其一端枢接于压紧杆22,并与钳支杆23机械接触,而另一端则与凸轮17机械接触。在压紧杆22的外部,还设有一拉绳螺母27,其通过钢丝与牵引小车1正面的拉紧手柄15连接,当拉动拉紧手柄15时,钢丝带动拉绳螺母27,可使压紧杆22向主支杆21靠拢。另外,在主支杆21上,与松力杆26相对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钉28和并紧螺母29,且锁紧螺钉28的末端与钳支杆23机械接触。该锁紧钳20的做动原理为当钢丝拉动拉绳螺母27,压紧杆22将向主支杆21靠拢,由于压紧杆22具有一弯折,藉助杠杆原理,压紧杆22将带动活动杆24向内侧移动而使锁紧钳20锁紧,同时,弹簧25呈拉伸状态。当松力杆26受凸轮17作用也向主支杆21靠拢时,其向钳支杆23施加作用力,但是,因为钳支杆23的末端与锁紧螺钉28机械接触,将反而推动压紧杆22离开主支杆21,此时,作用在活动杆24上的夹紧力瞬间消失,同时,弹簧25回复原状,从而带动活动杆24向外侧移动,使锁紧钳20松开。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8,该夹具30包括夹子31、32,二者通过转动销枢接装设在固定于牵引小车1背面的夹子支座33、34上,其中,夹子支座33上开有一方形孔,而使锁紧钳20的活动杆24穿过,并与夹子31机械接触,同时,夹子32也与锁紧钳20的主支杆21机械接触,并且在两夹子31、32的顶部还内嵌有一弹簧35。该夹具30的做动原理为当夹具30未夹紧钢丝绳时,弹簧35呈自然状态使夹子31、32分开。如果此时活动杆24向内侧移动,将推动夹子31也向内侧移动,使两夹子31、32合拢夹紧钢丝绳,此时,弹簧35呈压缩状态。当活动杆24突然向外侧移动,弹簧35将伸长恢复自然状态,而使夹子31、32瞬间弹开,松开钢丝绳。本专利技术牵引小车在使用时,工程技术人员只需向上拉动拉紧手柄,通过钢丝使锁紧钳锁紧夹具,夹具夹住钢丝绳。当牵引电机转动后,钢丝绳在牵引轨道里直线运动,因为锁紧钳锁紧夹具以夹紧钢丝绳,所以牵引小车也能在牵引轨道上直线行驶,其挂钩拉着被测车辆运动。此时,被测车辆是以加速度行使的。当牵引小车的碰杆碰到固定在轨道末端的脱钩块时,碰杆带动凸轮旋转,使锁紧钳松开,夹具则被打开,从而脱开钢丝绳。由于惯性,牵引小车以较快的速度撞向缓冲装置上,牵引小车停止下来。同时,被测车辆由于失去了牵引力,将保持匀速行使,直至撞上碰撞台,完成实车碰撞试验。上述实施例只是体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的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实车碰撞试验中的牵引小车,包括拖挂被测车辆的挂钩和一牵引脱钩装置,且所述装置包括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实车碰撞试验中的牵引小车,包括拖挂被测车辆的挂钩和一牵引脱钩装置,且所述装置包括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脱钩装置还包括凸轮、锁紧钳和夹具,其中,凸轮与碰杆同轴连接为一体;锁紧钳包括一松力杆,且与凸轮机械接触;锁紧钳与夹具也机械接触,从而使锁紧钳锁紧夹具,夹具夹住钢丝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天德付才林张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