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2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包括中心轴和槽型轮体,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左筒体,槽型轮体的右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右筒体,左筒体和右筒体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筒体外圆右端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曲面平滑过渡,槽型轮体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耐磨陶瓷涂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导丝轮的基础上增设左筒体和右筒体,然后再涂覆一层耐磨陶瓷涂料,不用拆卸导丝轮,便于操作,提高了导丝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缠丝和打滑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
本技术属于假发制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
技术介绍
发用纤维在输送过程中会用到较多的导丝轮,现有的导丝轮包括中心轴和槽型轮体,中心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中心轴穿设在槽型轮体的中心孔内,槽型轮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上,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轴承压盖,槽型轮体的圆周面为左右两端凸起、中部凹陷的弧面结构,发用纤维束在绕过槽型轮体通过与槽型轮体表面的摩擦力带动槽型轮体转动。由于发用纤维束在经过槽型轮体是散开的,部分纤维丝会沿着槽型轮体左右两端移动到固定轴承端盖的螺栓和中心轴上,由于中心轴与轴承端盖的内孔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就会将纤维丝缠绕到此处,纤维丝被扯断,并且越缠越多,严重的话还要停机进行清理。另外,随着导丝轮的长时间运行,发用纤维束将槽型轮体的圆周面磨锃亮光滑,若轴承润滑出现一些问题,发用纤维束在通过导丝轮时,就直接滑动过去,不再驱动槽型轮体转动,这样会磨损发用纤维束,使发用纤维束变细甚至部分纤维丝被扯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包括中心轴和槽型轮体,中心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中心轴穿设在槽型轮体的中心孔内,槽型轮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上,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轴承压盖,槽型轮体的圆周面为左右两端凸起、中部凹陷的弧面结构,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左筒体,槽型轮体的右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右筒体,左筒体和右筒体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筒体的外圆呈左粗右细的圆锥形结构,左筒体外圆右端的直径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的直径相等,左筒体外圆右端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曲面平滑过渡,左筒体的左端向内折弯后截面形成钩状结构。槽型轮体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耐磨陶瓷涂料。左筒体的左端折弯后的边沿与槽型轮体的左端面之间通过至少三根左斜撑杆连接,右筒体的右端折弯后的边沿与槽型轮体的右端面之间通过至少三根右斜撑杆连接,所有的左斜撑杆和右斜撑杆均沿中心轴的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筒体和右筒体的设置,延长了槽型轮体的轴向长度,并且提高了槽深,这样可确保发用纤维丝束在散开的状态下也不会有个别纤维丝脱离左筒体和右筒体,从而杜绝了缠丝情况的出现,确保纤维丝不会因缠丝而断丝。在槽型轮体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耐磨陶瓷涂料,耐磨陶瓷涂料既耐磨又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这样可与发用纤维束之间具有较大摩擦力,避免了发用纤维束打滑,确保发用纤维束不被导丝轮磨细甚至磨断。左筒体的左端和右筒体的右端均向内折弯,这样可增加左筒体和右筒体自身的强度。左斜撑杆和右斜撑杆的设置,增强左筒体、右筒体分别与槽型轮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现有导丝轮的基础上增设左筒体和右筒体,然后再涂覆一层耐磨陶瓷涂料,不用拆卸导丝轮,便于操作,提高了导丝轮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缠丝和打滑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包括中心轴1和槽型轮体2,中心轴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中心轴1穿设在槽型轮体2的中心孔内,槽型轮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11转动连接在中心轴1上,槽型轮体2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通过螺栓3连接有一个轴承压盖4,槽型轮体2的圆周面为左右两端凸起、中部凹陷的弧面结构,槽型轮体2的左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左筒体5,槽型轮体2的右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右筒体6,左筒体5和右筒体6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筒体5的外圆呈左粗右细的圆锥形结构,左筒体5外圆右端的直径与槽型轮体2外圆左端的直径相等,左筒体5外圆右端与槽型轮体2外圆左端曲面平滑过渡,左筒体5的左端向内折弯后截面形成钩状结构7。槽型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5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6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耐磨陶瓷涂料8。耐磨陶瓷涂料8的涂覆(涂抹)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涂覆前,先将槽型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5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6的外圆周表面进行打磨,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涂覆耐磨陶瓷涂料8后连接强度更好。左筒体5的左端折弯后的边沿与槽型轮体2的左端面之间通过至少三根左斜撑杆9连接,右筒体6的右端折弯后的边沿与槽型轮体2的右端面之间通过至少三根右斜撑杆10连接,所有的左斜撑杆9和右斜撑杆10均沿中心轴1的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本技术中左筒体5和右筒体6的设置,延长了槽型轮体2的轴向长度,并且提高了槽深,这样可确保发用纤维丝束在散开的状态下也不会有个别纤维丝脱离左筒体5和右筒体6,从而杜绝了缠丝情况的出现,确保纤维丝不会因缠丝而断丝。在槽型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左筒体5的外圆周表面和右筒体6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耐磨陶瓷涂料8,耐磨陶瓷涂料8既耐磨又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这样可与发用纤维束之间具有较大摩擦力,避免了发用纤维束打滑,确保发用纤维束不被导丝轮磨细甚至磨断。左筒体5的左端和右筒体6的右端均向内折弯,这样可增加左筒体5和右筒体6自身的强度。左斜撑杆9和右斜撑杆10的设置,增强左筒体5、右筒体6分别与槽型轮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包括中心轴和槽型轮体,中心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中心轴穿设在槽型轮体的中心孔内,槽型轮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上,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轴承压盖,槽型轮体的圆周面为左右两端凸起、中部凹陷的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左筒体,槽型轮体的右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右筒体,左筒体和右筒体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筒体的外圆呈左粗右细的圆锥形结构,左筒体外圆右端的直径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的直径相等,左筒体外圆右端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曲面平滑过渡,左筒体的左端向内折弯后截面形成钩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用纤维防缠丝及防打滑导丝轮,包括中心轴和槽型轮体,中心轴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中心轴穿设在槽型轮体的中心孔内,槽型轮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转动连接在中心轴上,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轴承压盖,槽型轮体的圆周面为左右两端凸起、中部凹陷的弧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槽型轮体的左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左筒体,槽型轮体的右端面同轴向固定设有右筒体,左筒体和右筒体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筒体的外圆呈左粗右细的圆锥形结构,左筒体外圆右端的直径与槽型轮体外圆左端的直径相等,左筒体外圆右端与槽型轮体外圆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青吴学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