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001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包括冷混机、输料管、料仓和螺杆挤出机,输料管竖向设置,冷混机下侧部的排料口与输料管上侧部连接,输料管下端口与料仓上端口连接,料仓下端口与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连接,冷混机内设有冷混料温度监控排料装置,料仓内部上方设有落料降速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科学,结构简单,在现有冷混机和料仓的适当位置进行加装即可,能够解决由于时间控制导致原料温度得不到精准控制的问题以及在落料时失重称受到震动导致计量不精确的问题,提高计量精确度,保证产品质量,将成品纤维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进而降低成品纤维色泽不合格导致的返工现象,为可连续生产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帮助。大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纤维生产
,具体涉及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发用纤维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流程是投料

热混

冷混

计量

挤出

纺丝

牵伸

定型,原料经过热混后温度会达到一百多摄氏度,原料温度较高无法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所以需经过一个重要的生产过程就是冷混,冷混的目的一是降低热混原料的温度,二是加入一些小分子辅料。其中冷混工序和计量工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1、目前冷混工艺控制以冷混时间为主,也就是在冷混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开始排料,原料温度无法确定,特别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每锅原料温度的差异以及每个批次冷混原来的差异。所制发用纤维有深色系和浅色系的差别,冷混原料温度的差异会造成色系之间纤维质量的差异。
[0004] 2、没有精准的下料计量就会导致成品纤维色泽不一,即花色以及颜色达不到要求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混机、输料管、料仓和螺杆挤出机,输料管竖向设置,冷混机下侧部的排料口与输料管上侧部连接,输料管下端口与料仓上端口连接,料仓下端口与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连接,冷混机内设有冷混料温度监控排料装置,料仓内部上方设有落料降速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冷混料温度监控排料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磁排料阀和导热护管,冷混机的顶板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导热护管穿过通孔伸入到冷混机内部,通孔内设有与导热护管外圆密封配合的密封圈,导热护管下端封闭、上端敞口,温度传感器设在导热护管内,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电磁排料阀通过第二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电磁排料阀设在冷混机下侧部的排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外圆沿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顶板伸入卡装在环形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导热护管晃动的稳固支架;稳固支架包括套在导热护管上端外圆的定位套,定位套下部圆周面均匀设有四根斜撑定位杆,每根斜撑定位杆下端均水平设有一块定位板,定位板通过四个螺钉与顶板固定连接;导热护管上部外圆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定位套顶面压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热护管下端为下尖上粗的圆锥状结构;导热护管上端口设有防尘盖,防尘盖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信号线的透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原料温控冷混及防冲击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落料降速缓冲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缓冲机构,固定支架底部固定安装在车间地面上;活动支架下部通过定位紧固组件设在固定支架上,活动支架伸入到料仓内部,缓冲机构设置在活动支架上并位于料仓内部中心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青宣超丁俊好李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