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及软包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及软包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常见的电动汽车一般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由于单体电池容量有限,在作为动力和储能电池使用时,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后构成电池模组。单体电池的串并联电连接通常是通过极耳与汇流排的连接实现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螺栓连接,即极耳和汇流排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将极耳与汇流排连接起来。如申请号为CN201821506684.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单元、绝缘板、端板、绝缘底座、模组支架和模组螺栓,电芯单元包括上底座、下底座、软包电芯、汇流排、第二螺钉、极耳、金属卡座、散热片和端盖,所述极耳的上部下段呈弧折弯,上部上段折弯后通过第二螺钉与汇流排一起压接在金属卡座上。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螺栓间隔在极耳之间,因此需要手工逐个对电芯极耳进行折弯,难以实现自动化;(2)旋紧螺栓的过程较为费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电芯(1)、第二电芯(2)和汇流排(3),所述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上均设有正负极耳(4),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3)上对应于极耳(4)的位置设有极耳槽(5),所述极耳(4)伸出汇流排(3)的上端同向折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电芯(1)、第二电芯(2)和汇流排(3),所述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上均设有正负极耳(4),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3)上对应于极耳(4)的位置设有极耳槽(5),所述极耳(4)伸出汇流排(3)的上端同向折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1)的极耳与第二电芯(2)的极耳同向折弯后有重叠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的靠近极耳折弯处设有焊接区(6),用于将第一电芯(1)的极耳、第二电芯(2)的极耳和汇流排(3)上表面焊接在一起。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的软包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和至少两个汇流排(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芯(1)、第二电芯(2)、第一散热片(7)、第二散热片(8)和电芯支架(9);所述第一散热片(7)、第一电芯(1)、第二电芯(2)和第二散热片(8)依次贴合,所述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的正负极耳(4)均位于电芯顶部;所述电芯支架(9)设于第一散热片(7)、第一电芯(1)、第二电芯(2)和第二散热片(8)上方;所述电芯支架(9)上对应于极耳(4)的位置设有极耳开口(10);所述汇流排(3)设于电芯支架(9)上方,用于将同一电池单元内的第一电芯(1)和第二电芯(2)并联在一起,以及将不同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3)上并排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丁,刘萱,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