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48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两端开口的拱形空腔结构,窑体包括预烘干窑和再烘干窑,窑体内设置有轨道;再烘干窑底部设置有加热槽,再烘干窑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再烘干窑连接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预烘干窑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挡板,挡板将第二隔板外侧的预烘干窑分为空气预热区和液体预热区,空气预热区处的第二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孔道,空气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与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气泵。解决耐火砖不易烘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
本技术涉及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
技术介绍
耐火材料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也叫浇注料,是由多种骨料或集料和一种或多种粘和剂组成的混合粉状颗料,使用时必须和一种或多种液体配合搅拌均匀,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定型耐火材料一般指耐火砖,其形状有标准规则,也可以根据需要筑切时临时加工。耐火黏土产品有多种形式,其基本质量要求是氧化铝高于38%以及低铁低碱金属含量。这些产品可不煅烧或经煅烧,并包括高性能煅烧产品如莫来石。耐火黏土用于定形和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生产。砖产品包括耐火黏土砖,如高炉阻隔砖和高氧化铝砖,如用于水平感应电炉和垂直感应电炉衬里的支撑砖。在无定形料部门,有多种产品消费,如耐火黏土、超负荷用塑性料、高氧化铝塑料、耐火黏土和高氧化铝浇注料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解决耐火砖不易烘干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包括窑体,所述窑体两端开口的拱形空腔结构,窑体包括预烘干窑和再烘干窑,窑体内设置有轨道;再烘干窑底部设置有加热槽,再烘干窑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再烘干窑连接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预烘干窑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挡板,挡板将第二隔板外侧的预烘干窑分为空气预热区和液体预热区,空气预热区处的第二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孔道,空气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与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气泵。进一步的;所述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壁上设置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第三管道壁上开有孔道;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壁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三隔板;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顶部连接第四管道。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管道连接干燥盒,干燥盒设置为圆柱体干燥盒内螺旋设置有第四隔板,第四隔板内间隔设置干燥层,干燥盒开有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窑体外层设置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孔道处活动连接与孔道大小相匹配的孔板。进一步的;所述窑体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窑门,窑门一端固定设置链轮,窑门通过链轮设置在窑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耐火砖通过轨道进入到窑体内,耐火砖由预烘干窑初步烘干在进入再烘干窑再次烘干,再烘干窑的加热槽通过天然气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热量进入到第一隔板外的再烘干窑内,在循环风机的作用进行热量的均匀,便于对耐火砖进行烘干,且再烘干窑内的热量在通过空气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对耐火砖进行初步的干燥,实现了对耐火砖的烘干。2、空气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对耐火砖的空气通过第二隔板上的孔道进入到空气预热区内,气体在气泵的作用由空气预热区进入到液体预热区内,液体预热区内对气体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且进入的空气使得液体预热区温度有一定的升高,可以对耐火砖进行温度升高,便于随着在轨道上运输,较好的对耐火砖进行烘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再烘干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窑体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液体预热区处的预烘干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保温层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窑体(1)、预烘干窑(2)、再烘干窑(3)、轨道(4)、加热槽(5)、第一隔板(6)、第一管道(7)、循环风机(8)、第二隔板(9)、挡板(10)、空气预热区(11)、液体预热区(12)、第二管道(13)、气泵(14)、第三管道(15)、控制阀(16)、第三隔板(17)、第四管道(18)、干燥盒(19)、第四隔板(20)、干燥层(21)、保温层(22)、孔板(23)、卡槽(24)、窑门(25)、链轮(26)。具体实施方式图1-6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包括窑体1,窑体1两端开口的拱形空腔结构,窑体1包括预烘干窑2和再烘干窑3,窑体1内设置有轨道4;再烘干窑3底部设置有加热槽5,再烘干窑3内设置有第一隔板6,再烘干窑3连接第一管道7,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循环风机8;预烘干窑2内设置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上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将第二隔板9外侧的预烘干窑2分为空气预热区11和液体预热区12,空气预热区11处的第二隔板9上均匀设置有孔道,空气预热区11处的预烘干窑2与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通过第二管道13连通,第二管道13上设置有气泵14;耐火砖通过轨道4进入到窑体1内,耐火砖由预烘干窑2初步烘干在进入再烘干窑3再次烘干,再烘干窑3的加热槽5通过天然气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热量进入到第一隔板6外的再烘干窑3内,在循环风机8的作用进行热量的均匀,便于对耐火砖进行烘干,且再烘干窑3内的热量在通过空气预热区11处的预烘干窑2对耐火砖进行初步的干燥,实现了对耐火砖的烘干。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壁上设置有第三管道15,第三管道15与第二管道13连通,第二管道13上设置有控制阀16,第三管道15壁上开有孔道;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壁上设置有倾斜的第三隔板17;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顶部连接第四管道18;空气预热区11处的预烘干窑2对耐火砖的空气通过第二隔板9上的孔道进入到空气预热区11内,气体在气泵14的作用由空气预热区11进入到液体预热区12内,液体预热区12内对气体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且进入的空气使得液体预热区12温度有一定的升高,可以对耐火砖进行温度升高,便于随着在轨道4上运输,较好的对耐火砖进行烘干。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第四管道18连接干燥盒19,干燥盒19设置为圆柱体干燥盒19内螺旋设置有第四隔板20,第四隔板20内间隔设置干燥层21,干燥盒19开有出气口;脱硫脱硝处理后的气体进入到干燥盒19内,干燥盒19内的干燥层21除去水可以满足需要排除。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窑体1外层设置有保温层22;保温层22可以对窑体1保温。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孔道处活动连接与孔道大小相匹配的孔板23;在没有热空气由孔道进入到液体预热区12内,第三管道15同时关闭控制阀16,可以减少液体进入到第三管道15内。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窑体1侧壁上设置有卡槽24,卡槽24内设置有窑门25,窑门25一端固定设置链轮26,窑门25通过链轮26设置在窑体1上;在窑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包括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两端开口的拱形空腔结构,窑体(1)包括预烘干窑(2)和再烘干窑(3),窑体(1)内设置有轨道(4);/n再烘干窑(3)底部设置有加热槽(5),再烘干窑(3)内设置有第一隔板(6),再烘干窑(3)连接第一管道(7),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循环风机(8);/n预烘干窑(2)内设置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上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将第二隔板(9)外侧的预烘干窑(2)分为空气预热区(11)和液体预热区(12),空气预热区(11)处的第二隔板(9)上均匀设置有孔道,空气预热区(11)处的预烘干窑(2)与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通过第二管道(13)连通,第二管道(13)上设置有气泵(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包括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两端开口的拱形空腔结构,窑体(1)包括预烘干窑(2)和再烘干窑(3),窑体(1)内设置有轨道(4);
再烘干窑(3)底部设置有加热槽(5),再烘干窑(3)内设置有第一隔板(6),再烘干窑(3)连接第一管道(7),第一管道(7)上设置有循环风机(8);
预烘干窑(2)内设置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上设置有挡板(10),挡板(10)将第二隔板(9)外侧的预烘干窑(2)分为空气预热区(11)和液体预热区(12),空气预热区(11)处的第二隔板(9)上均匀设置有孔道,空气预热区(11)处的预烘干窑(2)与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通过第二管道(13)连通,第二管道(13)上设置有气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型轻质耐火砖干燥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预热区(12)处的预烘干窑(2)壁上设置有第三管道(15),第三管道(15)与第二管道(13)连通,第二管道(13)上设置有控制阀(16),第三管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栋浩周栋烁刘中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惠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