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91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窑,包括环轨、与所述环轨轨道连接的窑室,所述隧道窑还包括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第三闸门、伸缩窑室,所述窑室依次分段为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湿坯烘干段、干坯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冷却段,有益效果:进行无公害排放,节约焙烧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窑
本专利技术涉及砖瓦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砖坯烧制的环形的隧道窑。
技术介绍
在隧道窑的湿坯进窑烘干时,由于排潮负压,误吸入大量空气,引起脱硫塔排出气体的氧含量超标。另外现有的隧道窑在焙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损耗,保火能力不强,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窑,本隧道窑预烘干段前进时可伸缩,能使得烟气达到较低含氧量的达标排放;本装置的保火能力显著增强,节能性显著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包括环轨1、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的窑室2,所述隧道窑还包括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滑动窑室6,所述窑室2依次分段为湿坯烘干段8、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所述滑动窑室6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所述滑动窑室6可与所述窑室2交错重叠,所述第三闸门5设于所述滑动窑室6的外端,所述第二闸门4设于所述窑室2靠近所述第三闸门5的一端,所述第二闸门4与所述第三闸门5之间的空间为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余热管道13一端与所述冷却段12连通,所述余热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闸门3设于所述窑室2中部,所述第一闸门3的两侧分别为所述隔断湿坯烘干段8和所述干坯预热段9。进一步,所述隧道窑含有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所述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合并后送入所述湿坯烘干段8的支管道,所述湿坯烘干段8的所述支管道与排潮管道16连接,所述排潮管道16与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连接,所述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与脱硫塔18连接。进一步,所述隧道窑的所述余热管道13通过风机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隧道窑包括窑室2、供窑室2旋转的内、外圆形轨道即本申请的环轨1、余热管道13、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旋转式隧道窑的窑室2包括烘干,排潮,预热,焙烧,保温,冷却。本专利技术在旋转式隧道窑的主体上设计了三个闸门,第一闸门设置在湿坯烘干段8与干坯预热段9分隔处,保证了旋转式隧道窑完成预热、焙烧、保温、冷却的密封性能,不会把湿坯烘干段8的湿汽带入干坯预热段9,影响制品质量,而且保证了旋转式隧道窑需要的保火的功能,杜绝了无风机窑炉无法保火的缺陷。第二闸门4设置在窑室2的靠近第三闸门5的端部,第三闸门5设置在滑动窑室6最前面,确保湿坯预热段的密封,这二道门在焙烧过程中,旋转隧道窑进湿坯时,交替关闭。保证湿坯进窑烘干时,由于排潮负压力误吸入大量空气,引起氧含量超标。焙烧段的烟气通过管道,设置在旋转窑主体的两侧,分别送入烘干段,干燥制品,方便设置的中间闸门。干净的焙烧冷却段余热,用单独管道,加接力风机送往湿坯的预热段,生产的湿坯蒸汽通过风机,进行无公害排放。同时余热管道13循环利用热量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隧道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中:环轨1、窑室2、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滑动窑室6、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湿坯烘干段8、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余热管道13、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排潮管道16、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脱硫塔18。一种隧道窑,包括环轨1、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的窑室2,所述隧道窑还包括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滑动窑室6,所述窑室2按照工艺次序依次分段为湿坯烘干段8、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与依次进行的湿坯烘干、干坯预热、焙烧、保温、冷却的工艺链相一致。所述滑动窑室6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所述滑动窑室6可与所述窑室2交错重叠,环轨1含有内层轨道和外层轨道,内层轨道和外层轨道均为形如列出轨的双轨结构,内层轨道安装窑室2,外层轨道安装滑动窑室6,使得滑动窑室能与窑室2交错重叠。所述第三闸门5设于所述滑动窑室6的外端,所述第二闸门4设于所述窑室2靠近所述第三闸门5的一端,所述第二闸门4与所述第三闸门5之间的空间为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随着滑动窑室6的移动可以调节第二闸门4与所述第三闸门5之间的间距,从而实时的改变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的空间大小。余热管道13一端与所述冷却段12连通,所述余热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连通。所述湿坯烘干段8位于所述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之间,所述第一闸门3的一侧依次为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所述第一闸门3设于所述窑室2中部,所述第一闸门3的两侧分别为所述隔断湿坯烘干段8和所述干坯预热段9。第一闸门3起到隔热保火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所述隧道窑含有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所述内抽风管道14、外抽风管道15合并后送入所述湿坯烘干段8的支管道,所述湿坯烘干段8的所述支管道与排潮管道16连接,所述排潮管道16与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连接,所述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与脱硫塔18连接。通过管道的层层连接最终于脱硫塔中排烟。所述隧道窑的所述余热管道13通过风机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连接。提供了余热管道气流交换的效率,该余热管道13为利用余热的管道,将窑室2的末段,即冷却段12所冷却散发的热量再次利用,用于最初的湿坯的预热排潮,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其中与地下环形密封通道17相连接的脱硫塔内置有风机,因此给抽风带来一定的动力,使得管道内形成负压,便于窑室的排潮。排潮过程中第三闸门5为密封关闭状态,送坯过程中第三闸门5打开,滑动窑室6使置于环轨1中间码放的环形的湿坯被送至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中,进入烧砖工艺链。待加工的砖坯固定码放不动,通过窑室内的运动实现砖坯的依次煅烧。在出货时,滑动窑室6不动,使窑室2运动,窑室2运动的同时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空间缩小,那么在窑室2的另一端烧结完成的成品砖块呈现而出,通过该动作完成循环性的湿坯上料、产出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窑,包括环轨(1)、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的窑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还包括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滑动窑室(6),所述窑室(2)依次分段为湿坯烘干段(8)、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所述滑动窑室(6)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所述滑动窑室(6)可与所述窑室(2)交错重叠,所述第三闸门(5)设于所述滑动窑室(6)的外端,所述第二闸门(4)设于所述窑室(2)靠近所述第三闸门(5)的一端,所述第二闸门(4)与所述第三闸门(5)之间的空间为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余热管道(13)一端与所述冷却段(12)连通,所述余热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连通,所述第一闸门(3)设于所述窑室(2)中部,所述第一闸门(3)的两侧分别为所述隔断湿坯烘干段(8)和所述干坯预热段(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包括环轨(1)、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的窑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还包括第一闸门(3)、第二闸门(4)、第三闸门(5)、滑动窑室(6),所述窑室(2)依次分段为湿坯烘干段(8)、干坯预热段(9)、焙烧段(10)、保温段(11)、冷却段(12),所述滑动窑室(6)与所述环轨(1)轨道连接,所述滑动窑室(6)可与所述窑室(2)交错重叠,所述第三闸门(5)设于所述滑动窑室(6)的外端,所述第二闸门(4)设于所述窑室(2)靠近所述第三闸门(5)的一端,所述第二闸门(4)与所述第三闸门(5)之间的空间为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段(7),余热管道(13)一端与所述冷却段(12)连通,所述余热管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湿坯预热排潮可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恒全于银龙夏宏武杨世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