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液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46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氮气;除菌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氮气发生装置相配合,用于对经第一管路输送来的氮气进行除菌;液氮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除菌装置相配合,用于压缩经过杀菌后的氮气以形成无菌液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生的液氮里面无菌无毒,在对细胞冷冻和培养时,细胞不会受到污染,保障细胞的成活率;且该无菌液氮适用面广,可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液氮系统
本技术属于生物科技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菌液氮系统。
技术介绍
液氮由于具有稳定、无毒、常压下温度低的特点,其在生物领域中广泛的被用于的细胞培养,胚胎冷冻等技术;目前生物实验室等产所的液氮均是采用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生产液氮的厂家将液氮装到罐体当中,然后运输到所需要的实验室或是需要使用液氮的场所当中。但是由于直接购买来的液氮其是其他厂家生产的,其生产出来液氮不止应用于生物领域当中,因此在生产中对液氮的无菌、无毒的要求不严格,其生产出的液氮易存在病菌污染,同时在灌装和输送液氮的时候,液氮也容易被存储罐和输送氮气的管路所污染,因此直接购买来的液氮其多数无法达到生物制造所需的无菌无毒条件,容易造成细胞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生产无菌无毒的无菌液氮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氮气;除菌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氮气发生装置相配合,用于对经第一管路输送来的氮气进行除菌;液氮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除菌装置相配合,用于压缩经过杀菌后的氮气以形成无菌液氮。本技术通过采用氮气发生装置来产生氮气,然后经过第一管路输送到除菌装置当中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经过杀菌消毒处理后的氮气通过第二管路输送到液氮发生装置当中压缩成为液氮;其通过对氮气发生装置产生的氮气进行过滤除菌,使得氮气纯度高,因此再将氮气进行压缩之后所形成的液氮具有无菌无毒的效果,因此在对细胞冷冻和培养时,细胞不会受到污染,保障细胞的成活率;同时通过该无菌液氮系统所生产出的液氮适用面广,可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并且氮气发生器和液氮发生器装置其均能够直接从市场上获得,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提供气体和/或液体以对所述第一管路内部杀菌的灭菌装置;通过向第一管路当中通入气体或液体对第一管路的内壁进行杀菌消毒,因此输送过来的氮气当中所留存的部分阳性的细胞粘附在第一管路内壁,灭菌装置提供气体或液体能够对第一管路内壁的阳性细胞进行持续性的杀灭,因此保障氮气在液化后处于无菌无毒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灭菌装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内部提供过氧化氢气体的过氧化氢发生器;通过过氧化氢发生器产生过氧化氢气体通入到第一管路当中,过氧化氢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其能氧化阳性细胞的细胞壁,造成阳性细胞死亡,从而实现杀菌的效果,其杀菌效果好,并且过氧化氢气体无污染,环保性高。优选的,所述除菌装置包括下罐体、与所述下罐体可拆卸连接的滤芯及套设于所述滤芯上的上罐体,所述上罐体与所述下罐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下罐体上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管路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件;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密封件,并且该密封件和管道内壁之间相接触,此时密封件不会发生位移,其保障了密封件对进气管和第一管路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斜壁;通过将密封件的侧壁设置成倾斜的斜壁,其整体面积大,因此在进气管和第一管路相连的时候,其接触面积大,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氮气泄露,同样的也可以完全杜绝外部细菌从进气管和第一管路的连接处进入到第一管路当中。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多个截面为C形的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与所述第一管路内壁相抵接;通过将密封凸筋设置成为C形结构,其在将进气管的前部插入至第一管路当中的时候,密封凸筋会发生形变展开,其保障了密封凸筋和第一管路内壁之间始终是处于相接触的状态,其提高了密封性的同时,还保密封件为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设有用于紫外线照射氮气的紫外线消毒装置;通过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可对氮气进行二次消毒,其进一步增强了氮气处于无菌无毒的状态。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灯座和设于所述灯座上的多个紫外线灯管,所述灯座与所述出气管内壁相抵接;通过设置灯座和多个紫外线灯管,其保障紫外线灯管对氮气进行均匀的照射,因此杀菌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产生的液氮里面无菌无毒,在对细胞冷冻和培养时,细胞不会受到污染,保障细胞的成活率;且该无菌液氮适用面广,可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除菌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密封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包括氮气发生装置1、除菌装置2及液氮发生装置3,其中所述氮气发生装置1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氮气发生器,其可直接采购得来,该氮气发生装置1产生氮气;所述除菌装置2用于对氮气发生装置1产生的氮气进行过滤和杀菌,并且所述氮气发生装置1产的氮气是通过第一管路5输送到除菌装置2当中的,也就是说,除菌装置2用来对第一管路5输送来的氮气进行杀菌和过滤;其中所述第一管路5为金属管;在经过除菌装置2除菌之后的氮气通过第二管路6输送到液氮发生装置3当中进行压缩成无菌的液氮,其中所述液氮发生装置3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液氮发生器,其为现有技术;所述第二管路6金属管。为了保障氮气在经过第一管路5的时候,第一管路5内壁上不会留存阳性细胞,该阳性细胞为除了需要培养以外的细胞,本无菌液氮系统还采用了灭菌装置7来向所述第一管路5当中通入气体来杀灭的第一管路5内壁上的细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通入液体的方式对第一管路5内壁进行杀菌;具体的,所述灭菌装置7为过氧化氢发生器,该过氧化氢发生器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过氧化氢发生器,其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具体赘述;该过氧化氢发生器的出气口和支管相对应,进而产生的过氧化氢气体经过支管输送到第一管路5当中实现对第一管路5内壁进行杀菌。进一步的,所述除菌装置2的包括下罐体21、上罐体22及滤芯,其中所述下罐体21为金属罐,所述滤芯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除菌过滤器当中的滤芯,所述滤芯与所述下罐体2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罐体22为金属罐,该上罐体22套在所述滤芯上,并且上罐体22与下罐体2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所述下罐体21上设有进气管25和出气管26,其中进气管25与所述出气管26均为金属管,氮气由所述进气管25吹入,然后经过滤芯之后由出气管26吹出;在所述进气管25的端部上套入有密封件27,该密封件27为橡胶环,在所述进气管25和第一管路5相连的时候,所述密封件27与所述第一管路5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密封件27的端面倾斜面,所述第一管路5前端的内壁为斜面;在所述密封件27上设有多圈密封凸筋29,该密封凸筋29为截面是C形结构的橡胶环,在所述进气管插入至第一管路当中的时候,所述密封凸筋29展开与第一管路5内壁相接触;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氮气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氮气;/n除菌装置(2),通过第一管路(5)与所述氮气发生装置(1)相配合,用于对经第一管路(5)输送来的氮气进行除菌;/n液氮发生装置(3),通过第二管路(6)与所述除菌装置(2)相配合,用于压缩经过杀菌后的氮气以形成无菌液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氮气发生装置(1),用于产生氮气;
除菌装置(2),通过第一管路(5)与所述氮气发生装置(1)相配合,用于对经第一管路(5)输送来的氮气进行除菌;
液氮发生装置(3),通过第二管路(6)与所述除菌装置(2)相配合,用于压缩经过杀菌后的氮气以形成无菌液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5)提供气体和/或液体以对所述第一管路(5)内部杀菌的灭菌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7)为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5)内部提供过氧化氢气体的过氧化氢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液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装置(2)包括下罐体(21)、与所述下罐体(21)可拆卸连接的滤芯及套设于所述滤芯上的上罐体(22),所述上罐体(22)与所述下罐体(21)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钰栋吴立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原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