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03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箱体及设置于箱体外侧的出线盒,出线盒的前侧设有出线板,出线板上设有若干出线孔,第三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三引出线直接设置于上部的出线孔中,第一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一引出线和第二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二引出线分别沿下部的出线孔中引出,以使相邻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本申请在出线盒的前侧设置出线板,使得相邻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这种出线方式可以减少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和第三引出线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变压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大容量电炉变压器,内封角、侧出线,a、b、c三相呈“品”字形分布。随着变压器容量的不断提高,低压电流随之增大。低压引线所用的铜排尺寸越来越大,封角铜排一般结构是3-4个或多个支路并联,封角引线三路并联的低压引线。引线占据油箱空间变大,油箱的几何尺寸,考虑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不能任意放大,因此在箱壁和结构件上的涡流损耗及热点温度可能到不能允许的程度。综上所述,如何减少引线占据的空间、以减小变压器的尺寸,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采用该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可以减小变压器内部空间,从而减小变压器的整体尺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的出线盒,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的前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的前侧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出线盒的前侧设有出线板,所述出线板上设有品字形排布的若干出线孔,所述第三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三引出线直接设置于上部的所述出线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二引出线分别沿下部的所述出线孔中引出,以使相邻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优选地,所有所述出线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线板上部的、与所述第三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三出线孔、设置于所述出线板下部的、与所述第一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一出线孔和与所述第二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二出线孔,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所有所述第二出线孔和所有所述第三出线孔呈品字形排布,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和所有所述第二出线孔均为方形出线孔。优选地,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沿竖直方向排列且平行分布,所有所述第二出线孔沿竖直方向排列且平行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铜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二铜板,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第三铜板,所有所述第一铜板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平行设置,所有所述第二铜板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平行设置,所有所述第三铜板沿竖直方向排列并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出线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数量一致的第一引出铜板和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二引出线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数量一致的第二引出铜板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三引出线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件数量一致的第三引出铜板和第三接线柱,每个所述第一铜板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引出铜板,每个所述第二铜板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引出铜板,每个所述第三铜板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引出铜板,每个所述第一引出铜板上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接线柱,每个所述第二引出铜板上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接线柱,每个所述第三引出铜板上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三接线柱。优选地,所述第三接线柱通过接线片和螺栓安装于所述上部的所述出线孔。优选地,所述出线板为环氧玻璃布板或硬质铝合金板。本申请在出线盒的前侧设置出线板,使得相邻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这种出线方式可以减少第一引出线、第二引出线和第三引出线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变压器的尺寸。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c与x连接的封角整块铜排,其流通的电流不集中,减少了相邻结构件上的附加损耗;还能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漏磁起到屏蔽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引出铜板的安装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引出铜板的安装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三连接件的安装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的俯视图。图1-5中:1-出线板、2-第一出线孔、3-第一接线柱、4-第三接线柱、5-第二接线柱、6-第一引出铜板、7-第一连接件、8-第三引出铜板、9-第三连接件、10-第一线圈、11-第二线圈、12-第三线圈、13-出线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采用该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可以减小变压器内部空间,从而减小变压器的整体尺寸。请参考图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引出铜板的安装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三连接件和第三引出铜板的安装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三连接件的安装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的俯视图。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外侧的出线盒13,箱体内设有第一线圈10、第二线圈11和第三线圈12,第一线圈10和第二线圈11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连接,第二线圈11与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线圈10和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连接,出线盒13的前侧设有出线板1,出线板1上设有品字形排布的若干出线孔,第三连接件9上的若干第三引出线直接设置于上部的出线孔中,第一连接件7上的若干第一引出线和第二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二引出线分别沿下部的出线孔中引出,以使相邻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低压引线连接,保证三相电阻平衡,一般大电流电路变压器在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突出于箱体侧平面的盒子状结构,变压器的低压三相由此引出,此为侧出线的方式,而本申请设置的出线方式正为侧出线的方式,出线盒13即为凸出于箱体侧面的盒子,低压三相由出线盒13引出。一般变压器内部三相是三个独立的线圈,工作时流过相电流。根据设计要求,用引线将三个线圈采用不同方式连接,一般分为Y接或D接(即角接)。连接后,形成三个接线端子,这三个端子流过线电流。在箱体内部完成三角形接线,为内封角。本申请采用的封角方式正为内封角。即使用第一连接件7连接第一线圈10和第二线圈11,使用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线圈11和第三线圈12,使用第三连接件9连接第一线圈10和第三线圈12,并分别将第一引线连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的出线盒(13),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线圈(10)、第二线圈(11)和第三线圈(12),所述第一线圈(10)和所述第二线圈(11)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连接,所述第二线圈(11)与所述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线圈(10)和所述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连接,所述出线盒(13)的前侧设有出线板(1),所述出线板(1)上设有品字形排布的若干出线孔,所述第三连接件(9)上的若干第三引出线直接设置于上部的所述出线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上的若干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二引出线分别沿下部的所述出线孔中引出,以使相邻所述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所述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所述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的出线盒(13),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线圈(10)、第二线圈(11)和第三线圈(12),所述第一线圈(10)和所述第二线圈(11)的前侧通过第一连接件(7)连接,所述第二线圈(11)与所述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线圈(10)和所述第三线圈(12)的前侧通过第三连接件(9)连接,所述出线盒(13)的前侧设有出线板(1),所述出线板(1)上设有品字形排布的若干出线孔,所述第三连接件(9)上的若干第三引出线直接设置于上部的所述出线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上的若干第一引出线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若干第二引出线分别沿下部的所述出线孔中引出,以使相邻所述第一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所述第二引出线之间无连接,相邻所述第三引出线之间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出线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线板(1)上部的、与所述第三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三出线孔、设置于所述出线板(1)下部的、与所述第一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一出线孔(2)和与所述第二引出线数量一致的第二出线孔,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2)、所有所述第二出线孔和所有所述第三出线孔呈品字形排布,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2)和所有所述第二出线孔均为方形出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电炉变压器的侧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出线孔(2)沿竖直方向排列且平行分布,所有所述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宇杨丹丹王飞钱丽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