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及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07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与变压器室结合安装,所述变压器室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室侧壁下部具有进风口,所述侧壁上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排风扇,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包括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互相平行,且相邻的所述导风板连接环绕形成若干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排列的圆弧段和倾斜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排风口对接。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的通风阻力较小,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空气涡流,排风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配电相关,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及变电站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的工作周期从太阳升起开始,到太阳落山结束,因此光伏发电变电站的运行模式为白天运行晚上停止,在白天温度较高时,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变电站尤其时变电站的变压器室需要设置散热结构。参见图1,变压器室1内部具有内腔100,内腔100中设置变压器10,变压器室1侧壁下部具有进风口11,侧壁上部具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内侧安装排风扇120。变压器室1散热主要依靠排风扇120,提高散热效果需要采用功率更大的排风扇120,增加了能耗;变电站停运时雨雪或灰尘容易通过出风口12进入内腔100中,影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并增加维护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般在出风口外侧安装简易导风道2,现有的导风道2结构参见图2,遮挡出风口12外部空间的顶部和侧部,从下部进行排风。简易导风道能够起到一定防止雨雪灰尘效果,但是对于排风形成一定阻碍,排出的热气会到达进风口11附近,不利于散热循环。此外,参见图2,现有的导风道2内部容易衬产生紊流及空气涡流,影响出风效率。

3、综上,本领域需要对现有光伏发电变电站的导风道结构进行改进,以避免产生涡流,提高出风效率,减少散热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采用多风道并行结构,且风道的入风段采用圆弧形弯折,减少出风阻力,并防止形成空气涡流。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的变电站。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与变压器室结合安装,所述变压器室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室侧壁下部具有进风口,所述侧壁上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排风扇,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包括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互相平行,且相邻的所述导风板连接环绕形成若干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排列的圆弧段和倾斜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排风口对接。

4、优选地,所述排风扇的直径为d,所述圆弧段的圆弧半径为d+100mm。

5、优选地,所述圆弧段的圆弧角度范围为不超过45°。

6、优选地,所述倾斜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7、优选地,包括5个导风板,形成4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8、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包括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及变电站的优点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的通风阻力较小,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空气涡流,排风效果更好;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适配功率更小的风机即可达到有效排风散热的效果,有助于降低能耗;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能够引导热风远离进风口,有助于提高散热循环的效果;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能够有效阻挡雨雪及灰尘,便于维护;所述变电站采用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散热效果更好,能耗更低,且维护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与变压器室结合安装,所述变压器室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室侧壁下部具有进风口,所述侧壁上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包括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互相平行,且相邻的所述导风板连接环绕形成若干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排列的圆弧段和倾斜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排风口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的直径为d,所述圆弧段的圆弧半径为d+1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的圆弧角度范围为不超过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5个导风板,形成4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6.一种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与变压器室结合安装,所述变压器室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室侧壁下部具有进风口,所述侧壁上部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侧安装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包括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互相平行,且相邻的所述导风板连接环绕形成若干风道,所述风道具有入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所述导风板包括依次排列的圆弧段和倾斜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排风口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占泉王萍李永新范啸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