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58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包括从内圈到外圈依次设置的内模、外模和下模;其中所述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注料腔体;所述内模和外模顶部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料腔体的压盖;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注料腔体相通的抽真空孔和注料口;所述下模的内腔底部表面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底部凸块和第二底部凸块;所述第一底部凸块与第二底部凸块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的底部凸起嵌入固定;其中所述内模的底部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与下模的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外模的外圈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下模外圈的定位凸块相互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模具加工的精准性,同时上下配合且便于模具拆卸更换,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
本技术属于泵盖骨架铸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制作泵盖骨架表面的涂层用的模具密封性能差,造成涂层表面有气孔,同时由于模具精度的问题,导致长时间时间用会产生位移,不能限位,造成产品加工后尺寸产生偏差,增加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保证模具加工的精准性,同时上、下配合且便于模具拆卸更换,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包括从内圈到外圈依次设置的内模、外模和下模;其中所述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注料腔体;所述内模和外模顶部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料腔体的压盖;所述压盖上设有与所述注料腔体相通的抽真空孔和注料口;所述下模的内腔底部表面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底部凸块和第二底部凸块;所述第一底部凸块与第二底部凸块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的底部凸起嵌入固定;其中所述内模的底部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与下模的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外模的外圈设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下模外圈的定位凸块相互适配。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的底部设有定位垫板;通过设置定位垫板提高整体改进模具的强度同时便于和其他设备紧固连接放置。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盖底部的向下延伸部位于所述注料腔体内;更加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性。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其中所述第一底部凸块与第二底部凸块之间形成的凹槽上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底部凸起第二定位螺栓孔;更加提高外模和下模之间的定位,防止位移,影响铸造涂层的加工精度。本技术通过内模、外模和下模之间的配合和压盖之间的密封,形成密封的注料腔体;通过抽真空孔抽去空气,防止加工时从注料口进入的原料成型时表面会有气孔;通过设置第一定位螺栓可以保证下模与内模之间紧固,不会产生位移,保证外模和内模之间的位置精密性;所述第一底部凸块与第二底部凸块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的底部凸起嵌入固定;同时卡合凸起和定位凸块适配,保证了外模与下模之间横向和竖向位置之间都不会产生位置偏移,保证模具加工后产品的精度。有益效果:保证模具加工的精准性,同时上下配合且便于模具拆卸更换,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列表:1、内模;2、外模;3、下模;4、压盖;5、抽真空孔;6、注料口;7、第一定位螺栓;8、定位垫板;9、第二定位螺栓孔;10、注料腔体;22、卡合凸起;31、第一底部凸块;32、第二底部凸块;33、定位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2所示;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包括从内圈到外圈依次设置的内模1、外模2和下模3;所述下模2的底部设有定位垫板8。其中所述内模1和外模2之间形成注料腔体10;所述内模1和外模2顶部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料腔体3的压盖4;所述压盖4底部的向下延伸部位于所述注料腔体10内。所述压盖4上设有与所述注料腔体3相通的抽真空孔5和注料口6;所述下模3的内腔底部表面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底部凸块31和第二底部凸块32;所述第一底部凸块31与第二底部凸块32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2的底部凸起21嵌入固定;其中所述内模1的底部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7与下模3的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外模2的外圈设有卡合凸起22;所述卡合凸起22与所述下模3外圈的定位凸块33相互适配。本实施例通过内模1、外模2和下模3之间的配合和压盖4之间的密封,形成密封的注料腔体10;通过抽真空孔5抽去空气,防止加工时从注料口6进入的原料成型时表面会有气孔;通过设置第一定位螺栓7可以保证下模3与内模1之间紧固,不会产生位移,保证外模2和内模1之间的位置精密性;所述第一底部凸块31与第二底部凸块32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2的底部凸起嵌入固定;同时卡合凸起22和定位凸块33适配,保证了外模2与下模3之间横向和竖向位置之间都不会产生位置偏移,保证模具加工后涂层产品的精度。其中所述第一底部凸块31与第二底部凸块32之间形成的凹槽上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底部凸起21的第二定位螺栓孔9;更加提高外模和下模之间的定位,防止位移,影响铸造涂层的加工精度。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圈到外圈依次设置的内模(1)、外模(2)和下模(3);其中所述内模(1)和外模(2)之间形成注料腔体(10);所述内模(1)和外模(2)顶部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料腔体(10)的压盖(4);所述压盖(4)上设有与所述注料腔体(10)相通的抽真空孔(5)和注料口(6);所述下模(3)的内腔底部表面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底部凸块(31)和第二底部凸块(32);所述第一底部凸块(31)与第二底部凸块(32)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2)的底部凸起(21)嵌入固定;其中所述内模(1)的底部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7)与下模(3)的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外模(2)的外圈设有卡合凸起(22);所述卡合凸起(22)与所述下模(3)外圈的定位凸块(33)相互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泵盖骨架铸造涂层的改进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圈到外圈依次设置的内模(1)、外模(2)和下模(3);其中所述内模(1)和外模(2)之间形成注料腔体(10);所述内模(1)和外模(2)顶部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注料腔体(10)的压盖(4);所述压盖(4)上设有与所述注料腔体(10)相通的抽真空孔(5)和注料口(6);所述下模(3)的内腔底部表面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底部凸块(31)和第二底部凸块(32);所述第一底部凸块(31)与第二底部凸块(32)之间形成的凹槽用于所述外模(2)的底部凸起(21)嵌入固定;其中所述内模(1)的底部均通过第一定位螺栓(7)与下模(3)的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亿升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