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326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6
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包括自动换板装置,风量台,被测装置;所述自动换板装置包括箱体,转板,步进电机;所述箱体空腔包括外板,橡胶气柱,侧板,内板;所述转板为一圆型转板,位于箱体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风量板呈圆柱状,包括环形板、弹簧和测试板,所述测试板边缘设置红外线接受器;所述风量台风筒内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同位置布置等数量的红外线发射器装置。以及提供一种智能测试系统实现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达到很好的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风机性能测试中,风量测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将裸风机、负压箱或者是整机连接风筒,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孔板来调整风机运行的工况,最后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风机的风量和静压等数据。孔板通常采用不锈钢圆板,目前风量测试过程中,更换不同规格的圆板过程需要手动进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测试装置,智能更换孔板,快速进行风量测试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及其方法,有效提高实验的测试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包括自动换板装置(1)和风量台(2);所述自动换板装置(1)包括箱体(11)、转板(12),步进电机(14);所述箱体(11)上端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型空腔,下端为落地的长方型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圆柱型空腔包括外板(111)、橡胶气柱(112)、侧板(113)和内板(114),所述外板(111)与风量台等高位置设置一出风孔;所述橡胶气柱(112)空心设置,一端固定于外板(111),所述橡胶气柱(112)连接充气装置;所述内板(114)一端与侧板(113)固定,所述内板(114)另一端固定于风量台;所述转板(12)为一圆型转板,位于箱体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转板中心与步进电机旋转轴同轴布置,所述转板(12)环布风量板(13);所述风量板(13)呈圆柱状,包括环形板(131)、弹簧(132)和测试板(133),所述环形板(131)与测试板(133)焊接,所述弹簧(132)固定于环形板;所述测试板(133)中心开孔,开孔大小根据国标而定,所述测试板(133)边缘设置红外线接受器;所述风量台风筒内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同位置布置等数量的红外线发射器装置。进一步,所述风量板(13)数量为11块,与水平线夹角θ=0°命名为0号板,逆时针依次为1号板,2号板…10号板,两块板之间的间隔夹角为360/11°。再进一步,所述转板直径D3=1200mm;所述环形板(131)外径为D1=340-345mm,内径D2=310-313mm;所述测试板(133)开设孔大小与板位对应,从0号板开始依次设置d0=0mm,d1=40mm,d2=60mm,d3=80mm…d10=220mm。所述橡胶气柱(112)数量为8,所述弹簧(132)数量为12个,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数量为8。所述步进电机(14)与风量台中心等高设置。一种智能风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脑指令系统发送需要测试的板号T0,T1,T2…T10,2)所述板号信号T(x)传送至信号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可接收来自步进电机的反馈一级信号K1和光信号接收模块的反馈二级信号K2,信号控制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判断,输出电机所需旋转角度R(x);3)所述旋转角度R(x)信号输送至角度信号转换模块,所述角度信号转换模块将接收的角度信号转换位步进电机能接收的频率信号f(x);4)步进电机接收频率信号f(x)后,开始角度旋转,旋转指定角度后发出反馈一级信号K1和二级信号D至电源;5)接收到电源信号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均布的八个红外线接收装置均接收到光信号发送二次反馈信号K2;,6)当红外线接收装置均接收到光信号后,充气装置开启充气工作;7)橡胶气柱充气后膨胀,将测试板推进风量台风筒内,测试完成后给电脑测试完成信号W(x)同时充气装置停止工作橡胶气柱内气体回流,弹簧推动风量板回到原位置,8)如此循环,直至全部风量板测试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设置圆形转动换板机制,实现自动机械式调节运行工况。(2)本装置设置一套自动测试的流程,两个反馈信息,提升自动换板的准确度。(3)本测试系统可根据电脑指令更换不同的孔板,加快测试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侧视图。图3是箱体图中A-A局部图。图4是风量测试孔板的环形布置图。图5是一实施例中0号测试板的结构图。图6是一实施例中0号测试板上红外线接收点布置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智能测试风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为了更详细地展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现在将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来进行描述。通过结合相应的图片及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目的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7,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包括自动换板装置(1),风量台(2),被测装置(3);所述自动换板装置(1)包括箱体(11)。转板(12)和步进电机(13);所述箱体(11)上端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型空腔,下端为落地的长方型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圆柱型空腔包括外板(111)、橡胶气柱(112)、侧板(113)和内板(114);所述外板(111)与风量台等高位置设置一出风孔;所述橡胶气柱(112)空心设置,一端固定于外板(111),所述橡胶气柱(112)连接充气装置,所述橡胶气柱(112)数量为8;所述内板(114)一端与侧板固定,另一端固定于风量台;所述转板(12)为一圆型转板,位于箱体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圆板中心与电机旋转轴同轴布置,所述转板(12)环布11块风量板(13);所述风量板(13)呈圆柱状,包括环形板(131),弹簧(132),测试板(133),所述环形板(131)与测试板(133)焊接,所述弹簧(132)固定于环形板,所述弹簧(132)数量为12个;所述测试板(133)中心开孔,开孔大小根据国标而定,所述测试板(133)边缘设置红外线接受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数量为8,最上端开始红外线接收器依次编号为l1,l2,l3…l8;所述异步电机(14)与风量台中心等高设置;所述风量台(2)根据国标适配选择,所述风量台风筒内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同位置布置等数量的红外线发射器装置;所述被测装置(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述风量板(13)数量为11块,与水平线夹角θ=0°命名为0号板,逆时针依次为1号板,2号板…10号板,两块板之间的间隔夹角为360/11°;所述转板直径D3=1200mm;所述环形板(131)外径为D1=340-345mm,内径D2=310-313mm;所述测试板(133)开设孔大小与板位对应,从0号板开始依次设置d0=0mm,d1=40mm,d2=60mm,d3=80mm…d10=220mm;一种智能测试方法,采用自动旋转换板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电脑指令系统发送需要测试的板号T0,T1,T2…T10;2)所述板号信号T(x)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换板装置(1)和风量台(2);所述自动换板装置(1)包括箱体(11)、转板(12),步进电机(14);所述箱体(11)上端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型空腔,下端为落地的长方型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圆柱型空腔包括外板(111)、橡胶气柱(112)、侧板(113)和内板(114),所述外板(111)与风量台等高位置设置一出风孔;所述橡胶气柱(112)空心设置,一端固定于外板(111),所述橡胶气柱(112)连接充气装置;所述内板(114)一端与侧板(113)固定,所述内板(114)另一端固定于风量台;所述转板(12)为一圆型转板,位于箱体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转板中心与步进电机旋转轴同轴布置,所述转板(12)环布风量板(13);所述风量板(13)呈圆柱状,包括环形板(131)、弹簧(132)和测试板(133),所述环形板(131)与测试板(133)焊接,所述弹簧(132)固定于环形板;所述测试板(133)中心开孔,开孔大小根据国标而定,所述测试板(133)边缘设置红外线接受器;所述风量台风筒内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同位置布置等数量的红外线发射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换板装置(1)和风量台(2);所述自动换板装置(1)包括箱体(11)、转板(12),步进电机(14);所述箱体(11)上端为一侧开口的圆柱型空腔,下端为落地的长方型箱体;所述箱体上端的圆柱型空腔包括外板(111)、橡胶气柱(112)、侧板(113)和内板(114),所述外板(111)与风量台等高位置设置一出风孔;所述橡胶气柱(112)空心设置,一端固定于外板(111),所述橡胶气柱(112)连接充气装置;所述内板(114)一端与侧板(113)固定,所述内板(114)另一端固定于风量台;所述转板(12)为一圆型转板,位于箱体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转板中心与步进电机旋转轴同轴布置,所述转板(12)环布风量板(13);所述风量板(13)呈圆柱状,包括环形板(131)、弹簧(132)和测试板(133),所述环形板(131)与测试板(133)焊接,所述弹簧(132)固定于环形板;所述测试板(133)中心开孔,开孔大小根据国标而定,所述测试板(133)边缘设置红外线接受器;所述风量台风筒内与红外线发射器相同位置布置等数量的红外线发射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板(13)数量为11块,与水平线夹角θ=0°命名为0号板,逆时针依次为1号板,2号板…10号板,两块板之间的间隔夹角为360/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风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直径D3=1200mm;所述环形板(131)外径为D1=340-345mm,内径D2=310-313mm;所述测试板(133)开设孔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清李哲宇胡银杰周华欣杨柯董豪炳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