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45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窑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窑车组和辅助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能够产生热能且可移动供电的辅助加热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窑车组上,在窑车组到达窑炉体的加热区域时,辅助加热装置的集电器从滑触线上自动获取电能再通过加热盘转化成热能,从窑炉底部向上加热,使窑炉中间快速获取热量,实现炉腔加热区的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且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烧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窑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
技术介绍
烧制陶瓷的隧道窑炉因其容量大、坯料进出方便而被广泛使用。隧道窑炉由于需要考虑窑车的通过性,一般采取两侧边加热的方式进行供热,但是对于宽体窑炉,由于两侧加热的热能有限,隧道中间的升温速度往往比两侧的慢,有时甚至中间温度比两侧的低,炉温不均匀直接影响坯料烧制效果。虽然人们通过在窑车上增加隔热层及密封板进行保温,但无法快速增加中间的温度,无法解决炉温不均及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如何对窑炉进行改进,使窑炉中间能够进行辅助加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窑车组和辅助加热装置。本技术是将能够产生热能且可移动供电的辅助加热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的窑车组上,在窑车组到达窑炉体的加热区域时,辅助加热装置的集电器从滑触线上自动获取电能再通过加热盘转化成热能,从窑炉底部向上加热,使窑炉中间快速获取热量,实现炉腔加热区的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且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烧制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和窑车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置于窑车组上,窑车组置于窑炉体的炉内下部,且可在窑炉体内移动,窑车组进入窑炉体内时可由车载的辅助加热装置向炉内补充热能。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和供电合件,所述的加热盘由电阻丝或红外石英管制备,优选由电阻丝制备蛇形状,且固接在窑车组的平台上方,其热辐射面向上,所述的供电合件固接在窑车组车体的下方或左侧方或右侧方,优选车体下方,所述的加热盘与供电合件通过带耐高温护套的耐热电缆串接,所述的窑车组进入窑炉体内后供电合件可向加热盘供电。进一步,所述的供电合件包括集电器和滑触线,所述的滑触线为载电体,所述的集电器为取电体,所述的集电器的碳刷与滑触线的铜排紧密接触且可沿滑触线的铜排进行滑移。进一步,所述的集电器为组合式滑触线集电器,所述的滑触线为多级无接缝滑触线,优选四级。所述的窑车组包括车体和隔热层,所述的隔热层为耐火砖砌筑且固接在车体上,所述的车体顶部设有密封板和产品架,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的窑炉体为隧道窑,从隧道入口到出口依次设为预热区、加热区和冷却区,其窑腔底部设有用于承载窑车组移动的轨道。进一步,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加热盘固接在窑车组的隔热层上方,所述的集电器固接在窑车组的车体下方或左侧方或右侧方,优选车体下方,所述的滑触线固接在窑炉体加热区底部的轨枕上,且水平布设在窑炉体轨枕上的中轴线附近或侧立布设在窑炉体轨枕的左侧或右侧,优选水平布设在窑炉体轨枕上的中轴线上,所述的滑触线的中心线与窑炉体下方的轨道中心线平行,所述的窑车组的行走轮置于窑炉体下方的轨道上且在轨道上移动。由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的优点在于:一是辅助加热装置安装在移动的窑车组上,能够从窑炉体的底部给窑炉供热,可解决隧道窑考虑窑车的通过性而无法从底部给窑炉的中间加热的问题;二是供电方式采用集电器和滑触线进行授电,既简单又安全。本技术从窑炉底部向上加热,使窑炉中间快速获取热量,实现炉腔加热区的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且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烧制质量。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窑车组及辅助加热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A-A剖面旋转示意图附图标记:1窑炉体;2窑车组;21车体;22隔热层;3辅助加热装置;31加热盘;32供电合件;321集电器;322滑触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1、窑车组2和辅助加热装置3。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盘31和供电合件32,所述的供电合件32包括集电器321和滑触线322,所述的窑车组2包括车体21和隔热层22。所述的隔热层22用耐热胶泥固定在车体21上;所述的加热盘31卡固在窑车组2的隔热层22上方,其热辐射面向上;所述的集电器321用螺栓锁在窑车组2的车体21下方;所述的加热盘31与集电器321用带耐高温护套的耐热电缆串接;所述的滑触线322用卡板卡固在窑炉体1加热区底部的轨枕上,且水平布设在窑炉体1轨枕上的中轴线上,所述的滑触线322的中心线与窑炉体1下方的轨道中心线平行;所述的集电器321的碳刷与滑触线322的铜排紧密接触且可沿滑触线322的铜排进行滑移;所述的窑车组2的车体21顶部安装有密封板和产品架,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其行走轮放置在窑炉体1下方的轨道上且可在轨道上移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使用方法如下:将装有陶瓷坯料的窑车组2推入窑炉体1内,启动窑炉的加热装置开始两侧加热;同时窑车组2进入加热区后,固定在窑车组2车体21下方的集电器321的碳刷与固定在窑炉体1加热区底部的轨枕上方的滑触线322的铜排紧密接触,集电器321从滑触线322上取电,并送至加热盘31进行辅助加热,热量从窑炉的底部向上辐射,使炉膛中间获得充足的热能,实现炉腔加热区的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当窑车组2上的产品烧制结束后,窑车组2从加热区进入冷却区,由于冷却区无侧边加热及未布设滑触线322,集电器321脱离滑触线322后辅助加热装置3也停止加热,开始冷却。本技术从窑炉底部向上加热,使窑炉中间能快速获取热量,实现炉腔加热区的中间与两侧同步升温,且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烧制质量。在本技术文案的阐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如“左”、“右”等指示性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简化描述,不是明示或暗指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或位置关系,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1)和窑车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3),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3)置于窑车组(2)上,窑车组(2)置于窑炉体(1)的炉内下部,且可在窑炉体(1)内移动,窑车组(2)进入窑炉体(1)内时可由车载的辅助加热装置(3)向炉内补充热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包括窑炉体(1)和窑车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3),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3)置于窑车组(2)上,窑车组(2)置于窑炉体(1)的炉内下部,且可在窑炉体(1)内移动,窑车组(2)进入窑炉体(1)内时可由车载的辅助加热装置(3)向炉内补充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盘(31)和供电合件(32),所述的加热盘(31)由电阻丝或红外石英管制备,且固接在窑车组(2)的平台上方,其热辐射面向上,所述的供电合件(32)固接在窑车组(2)车体的下方或左侧方或右侧方,所述的加热盘(31)与供电合件(32)通过带耐高温护套的耐热电缆串接,所述的窑车组(2)进入窑炉体(1)内后供电合件(32)可向加热盘(31)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车载辅助加热的陶瓷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合件(32)包括集电器(321)和滑触线(322),所述的滑触线(322)为载电体,所述的集电器(321)为取电体,所述的集电器(321)的碳刷与滑触线(322)的铜排紧密接触且可沿滑触线(322)的铜排进行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宇科新型节能窑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